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4044发布日期:2018-11-13 21:3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加工高强度材料的工件的铣刀刀具一般只能精铣或者粗铣,这样使得在工件的加工的工程中,一般先经过粗铣刀具进行粗铣,然后再将其移至下一工位进行精铣,这使得工件的加工效率降低,同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能够使得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刀具即可实现工件的精铣和粗铣,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包括刀柄及连接于所述刀柄的铣削部,所述铣削部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刀片,所述刀片包括由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的精铣端和粗铣端,相邻的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容屑槽;

所述第一容屑槽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精铣端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为3:5;

所述第一容屑槽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粗铣端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为7:1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屑槽的宽度为1-1.3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屑槽的深度为0.3-0.5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粗铣端的长度为9-12mm,所述精铣端的长度为13-16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粗铣端设有多个粗铣刀刃。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精铣端包括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第一后刀面的第一后角α为4-8°,所述第二后刀面的第二后角β为9-15°。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铣削部的前端面设置有端面刀刃,所述端面刀刃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刀齿,相邻的所述刀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容屑槽,所述第二容屑槽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5-45°。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齿的第一后角δ为7-10°,所述刀齿的第二后角γ为15-2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柄与所述铣削部的长度之和为73-7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具的铣削部的刀片自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精铣端和粗铣端,使得刀具能实现对待加工件的精铣和粗铣,从而提高了刀具的加工效率。此外,实用新型将设置第一容屑槽与精铣端的截面面积比例以及第一容屑槽与粗铣端的截面面积比例,既能保证待加工件加工过程中,排屑方便顺畅,提高加工效率,又能保证了刀具的铣削部的强度要求,避免了由于扩大容屑槽尺寸而导致刀具的强度降低,进而出现刀具容易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粗精铣一体式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粗精铣一体式刀具的正视图。

图中:

1、刀柄;2、铣削部;3、刀片;31、精铣端;32、粗铣端;4、第一容屑槽;5、端面刀刃;51、刀齿;52、第二容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精铣一体式刀具,如图1和图2所示,该粗精铣一体式刀具包括刀柄1及连接于所述刀柄1的铣削部2,所述铣削部2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刀片3,所述刀片3包括由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的精铣端31和粗铣端32,相邻的所述刀片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容屑槽4,其中,所述第一容屑槽4的截面面积与所述铣削部2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为3:5,所述第一容屑槽4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粗铣端32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为7:10。其中,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后端指向前端的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在刀具的铣削部2的刀片3自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精铣端31和粗铣端32,使得刀具既能实现对待加工件的精铣和粗铣,从而提高了刀具的加工效率。此外,本实施例将设置第一容屑槽4与精铣端31的截面面积比例以及第一容屑槽4与粗铣端32的截面面积比例,既能保证待加工件加工过程中,排屑方便顺畅,提高加工效率,又能保证了刀具的铣削部2的强度要求,避免了扩大容屑槽尺寸时,导致刀具的强度随之降低而容易损坏。

所述第一容屑槽4的宽度为1-1.3mm,作为优选,第一容屑槽4的宽度为1.1mm;所述第一容屑槽4的深度为0.3-0.5mm,作为优选,第一容屑槽4的深度为0.3mm,从而保证了刀具的第一容屑槽4排屑通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容屑槽4的宽度和深度不作限定,实际应用中,深度和宽度均在宽度和深度的范围内适应性进行调整。

所述粗铣端32的长度为9-12mm,所述精铣端31的长度为13-16mm,作为优选,粗铣端32的长度为10mm,精铣端31的长度为15mm,以保证铣刀的铣削部2的尺寸要求,避免了铣削部2过长或过短,而影响刀具的正常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粗铣端32和精铣端31的长度不作限定,实际应用中,均可在长度范围内进行适应性调整。

所述粗铣端32设有多个粗铣刀刃,具体地,在刀片3的前端间隔设置多个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面形成粗铣刀刃。

所述精铣端31包括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第一后刀面的第一后角α为4-8°,第二后刀面的第二后角β为9-15°,增强了精铣端31的刚性,不易缺角,并保证了精铣端31的加工精度。

所述铣削部2的前端面设置有端面刀刃5,所述端面刀刃5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刀齿51,相邻的所述刀齿5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容屑槽52,所述第二容屑槽52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5-45°,保证了端面刀刃5处能够排屑通畅,提高了刀具的工作效率。

上述刀齿51的第一后角δ为7-10°,作为优选,刀齿51的第一后角δ为8°;所述刀齿51的第二后角γ为15-20°,作为优选,刀齿51的第二后角γ为16°,以保证了刀齿51的切削强度。

所述刀柄1与所述铣削部2的长度之和为73-76mm,作为优选,刀体的长度为75mm,以保证刀具的正常使用要求。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