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8720发布日期:2018-10-16 18:1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铣床是一种主要用于金属切削的机床,于1818年由包括埃里·惠特尼在内的数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共同发明。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表面这种方法叫做铣削,铣削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做旋转的切削运动,辅以工作台做进给运动。铣床用来切削平面,或者用特殊形状的铣刀铣出成型表面、螺旋槽或齿轮的齿形等。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的重要配套材料。人类使用切削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器、铜器和铁器时,就知道浇水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古罗马时代,车削活塞泵的铸件时就使用橄榄油,16世纪使用牛脂和水溶剂来抛光金属盔甲。从1775年英国的约翰·威尔金森为了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而研制成功镗床开始,伴随出现了水和油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到1860年经历了漫长发展后,车、铣、刨、磨、齿轮加工和螺纹加工等各种机床相继出现,也标志着切削液开始较大规模的应用。现有的铣床用切削液混合搅拌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混料精度质量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包括铣床本体,所述铣床本体一侧端固定安装有切削液配制箱,所述切削液配制箱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桶,切削液配制箱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储液桶,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一侧表面上端均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均通过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塞盖,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均配合安装有螺杆,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内部均设置有滑盘,所述滑盘下表面均固定粘合有橡胶活塞,滑盘两侧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限位块,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内部两侧壁均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盘通过限位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盘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凸出块,凸出块内部开设有环型槽,所述螺杆下端固定套设有卡盘,螺杆下端通过卡盘与环型槽活动卡合,所述切削液配制箱内部开设有锥型腔,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内部底表面均开设有贯通于锥型腔的出液口,所述切削液配制箱一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切削液配制箱内部在锥型腔下方开设有出液槽道,所述出液管与出液槽道连通连接,所述锥型腔底表面中部开设有贯通于出液槽道的通孔,所述切削液配制箱另一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轴杆,轴杆活动插设与出液槽道内,且轴杆表面在出液槽道内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组螺旋叶片,所述切削液配制箱前侧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活动插设与锥型腔内,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在锥型腔内固定套设有套轮,所述套轮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上表面一侧端均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靠近螺杆一侧表面竖向绘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液桶和第二储液桶前侧表面上端均开设有窗口,窗口内安装有透明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表面与切削液配制箱外表面接触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机械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打开螺纹塞盖向第一储液箱倒入皂化油,向第二储液箱内倒入水,通过旋转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的螺杆,使螺杆带动滑盘在滑槽中下移,从而使橡胶活塞将皂化油和水压入锥型腔内,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套轮表面的搅拌杆能够将皂化油和水搅拌均匀形成切削液,启动第一电机,通过轴杆表面的螺旋叶片能够快速将切削液输送至铣床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混料快速搅拌均匀,出料方便,而且通过转动螺杆实现填料过程,保证了混料的精度,提高了切削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铣床本体、2切削液配制箱、3第一储液桶、4第二储液桶、5进液口、6螺纹塞盖、7螺纹孔、8螺杆、9竖板、10窗口、11滑盘、12滑槽、13橡胶活塞、14限位块、15凸出块、16卡盘、17锥型腔、18出液管、19出液槽道、20轴杆、21螺旋叶片、22第一电机、23套轮、24搅拌杆、25第二电机、2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床用切削液快速混合配制装置,包括铣床本体1,铣床本体1一侧端固定安装有切削液配制箱2,切削液配制箱2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桶3,切削液配制箱2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储液桶4,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一侧表面上端均开设有进液口5,进液口5内均通过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塞盖6,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7,螺纹孔7内均配合安装有螺杆8,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内部均设置有滑盘11,滑盘11下表面均固定粘合有橡胶活塞13,滑盘11两侧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体结构的限位块14,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内部两侧壁均竖向开设有滑槽12,滑盘11通过限位块14与滑槽12滑动连接,滑盘11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凸出块15,凸出块15内部开设有环型槽,螺杆8下端固定套设有卡盘16,螺杆8下端通过卡盘16与环型槽活动卡合,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上表面一侧端均固定安装有竖板9,竖板9靠近螺杆8一侧表面竖向绘有刻度线,转动螺杆8时,通过刻度线能够清楚观察螺杆8的位移量,从而控制填料的精度,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前侧表面上端均开设有窗口10,窗口10内安装有透明玻璃板。

切削液配制箱2内部开设有锥型腔17,第一储液桶3和第二储液桶4内部底表面均开设有贯通于锥型腔17的出液口,切削液配制箱2一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18,切削液配制箱2内部在锥型腔17下方开设有出液槽道19,出液管18与出液槽道19连通连接,锥型腔17底表面中部开设有贯通于出液槽道19的通孔26,切削液配制箱2另一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轴杆20,轴杆20活动插设与出液槽道19内,且轴杆20表面在出液槽道19内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组螺旋叶片21,切削液配制箱2前侧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活动插设与锥型腔17内,且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在锥型腔17内固定套设有套轮23,套轮23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组搅拌杆24,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表面与切削液配制箱2外表面接触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机械密封件。

工作原理:打开螺纹塞盖6向第一储液箱3倒入皂化油,向第二储液箱4内倒入水,通过旋转第一储液箱3和第二储液箱4的螺杆8,使螺杆8带动滑盘11在滑槽12中下移,从而使橡胶活塞13将皂化油和水压入锥型腔17内,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5,套轮23表面的搅拌杆24能够将皂化油和水搅拌均匀形成切削液,启动第一电机22,通过轴杆20表面的螺旋叶片21能够快速将切削液输送至铣床内。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