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8865发布日期:2018-12-11 20:5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拉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



背景技术:

伸线机是一种能够将较粗的线缆经过拉伸之后拉细,到达使用要求。工厂在进行线缆的加工时,时常需要不同直径的线缆,而有时线缆的规格不符合使用要求,需要自己加工成符合使用要求的线缆直径,一种伸线机应运而成。

公开号为CN19581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多头细线伸线机,它包括独立式轴承箱,可任意调节同步带的张紧力,上、下双列伸线轮的轮径左大右小呈比例依次递减缩小,使轮径更适应于拉伸过程中线径的变化和抗拉强度,消除断线现象,安装万向可调喷嘴,使润滑液可有效地冲掉伸线模孔处的铜粉,安装可调式伸线模架,有效地消除伸线轮表面上的沟痕和压线现象并实现一机多规格生产,在收线轮轴的后端段上分别安装被动盘和磁力盘,靠磁力来带动被动盘以及收线轮轴和收线轮旋转而卷线,在水箱中安装带底过水长槽孔的隔板和进水口上置的U形吸水管,提高润滑液冷却和过滤的效果,提高拉丝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伸长的线缆送出独立式轴承箱时,没有绕卷机构及时进行绕卷,容易造成线缆的杂乱堆叠造成难以进行下一步工序的使用,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具有能够绕卷出线的结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两个与机箱转动连接并轴线平行的卷线辊,所述卷线辊周向开设有若干导线槽,所述卷线辊伸出机箱一侧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机箱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两个所述卷线辊之间设置有伸线装置,所述出线孔处设置有卷线装置;

所述卷线装置包括传动轴和出线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通过皮带传动有变向组件,所述变向组件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在出线管上,所述出线管同轴转动连接于机箱,所述出线管下端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粗线缆从进线孔伸入机箱,绕在卷线辊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卷线辊卷线,同时将线缆通过伸线装置进行拉伸,然后线缆从出线孔中拉出,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变向组件将转动方向改为出线管轴线转动方向,并且带动出线管转动,将线缆均匀的绕成圈放置在一旁,减少线缆在从出线孔出线之后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变向组件包括固定杆和第二传动轮,所述固定杆与第一传动轮处的出线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两侧均延伸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与第二传动轮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绕在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转向再绕在转动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和第二传动轮带动转动轮转动,使不在一个面上的第一传动轮和转动轮实现转动,同时,当驱动电机转动时才会带动转动轮转动,带动出线管转动,对线缆进行盘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出线管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固定和安装固定杆,通过旋出和旋进螺杆能够调整连接杆上第二传送轮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调整和更换第二传送轮。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出线管能够将线缆随着转动轮的转动将线缆盘成较合适的一圈,减少角度过大造成盘成的线缆太散乱,角度过小造成盘成的线缆堆叠在一起不易使用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上凹陷有让线缆通过的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贴合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导向出线,让机箱内伸出的线缆通过凹槽导向出线管,减少线缆被卡在出线孔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伸线装置包括放置座和若干伸线柱,所述放置座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上沿卷线辊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排竖向固定柱,若干所述伸线柱放置在若干所述竖向固定柱之间,若干所述伸线柱沿轴线方向均开设有朝向导线槽的伸线孔,若干所述伸线孔的孔径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线缆绕在两个卷线辊的导线槽上,同时从竖向固定柱和伸线柱之间穿过,驱动电机转动,将线缆从不同孔径的伸线柱之间穿过,进行多次拉线,将线缆逐步进行拉细,减少线缆一次性拉细被拉断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更换不同孔径的伸线柱,对线缆拉伸的直径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槽和伸线柱的数量为18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拉伸线缆的精度更为精细,能够拉伸出更为贴近使用规格的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固定柱为圆柱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线缆经过竖向固定柱时被竖向固定柱的刮伤的情况,同时使线缆经过竖向固定柱时更加顺畅,减少卡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盛有润滑乳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润华乳液能够保证线缆的的润滑,使线缆更好的通过伸线柱,同时通过液体较高的比热容,对线缆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上铰接有箱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润华乳液被线缆带起溅出机箱的可能,并且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线缆崩坏弹出,伤害到工作人员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卷线装置,从而产生能够将出线进行卷起盘整的效果;

2.采用了变向组件,从而产生能够使第一传动杆带动出线管转动的效果;

3.采用了不同直径的伸线柱,从而产生能够拉伸不同直径线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伸线装置和卷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用于体现伸线装置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用于体现卷线装置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11、驱动电机;12、进线孔;13、出线孔;14、导向轮;141、凹槽;2、卷线辊;21、导线槽;3、伸线装置;31、放置座;32、伸线柱;321、伸线孔;33、竖向固定柱;4、卷线装置;41、传动轴;42、出线管;43、第一传动轮;44、转动轮;5、变向组件;51、固定杆;52、第二传动轮;53、连接杆;6、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自动绕卷式伸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两个与机箱1转动连接并且轴线平行的卷线辊2,卷线辊2周向开设有若干用于对线缆导向的导线槽21,卷线辊2伸出机箱1一侧同轴连接有驱动卷线辊2转动的驱动电机11(参见图4),机箱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两个卷线辊2之间设置有伸线装置3,机箱1外在出线孔13处设置有卷线装置4。

如图2所示,伸线装置3包括与机箱1固定连接的放置座31和18个伸线柱32,放置座31上沿卷线辊2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圆柱形的排竖向固定柱33,18个伸线柱32放置在竖向固定柱33之间,18个伸线柱32上开设有从小到大不同孔径的伸线孔321,伸线孔321朝向导线槽21,能够拉伸不同粗细的线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线缆直径的需求更换在竖向固定柱33之间的伸线柱32,对线缆拉伸的直径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固定柱33的排数为三排,能够有两排空隙存放伸线柱32,使伸线柱32能够交错放置,减少相邻伸线柱32抵触发生偏移。

如图3所示,卷线装置4包括传动轴41和出线管42,出线管42方向向下且同轴转动连接于机箱1(参见图1),出线管42下端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为20度的倾斜角;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传动轴41通过皮带连接(参见图4),然后传动轴41靠近出线孔13的一端套设有第一传动轮43,因为第一传动轮43与出线管42的轴线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第一传动轮43上通过皮带传动有变向组件5,第一传动轮43通过变向组件5带动套设在出线管42上的转动轮44转动。

如图3所示,变向组件5包括固定杆51和第二传动轮52,固定杆51与第一传动轮43处的出线管42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拆卸固定杆51;固定杆51远离出线管42一端向两侧均延伸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远离固定杆51一端与第二传动轮5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3上的皮带通过两个第二传动轮52改变方向,带动转动轮44转动,从而使倾斜的出线管42转动,使线缆从出线管42出来时进行盘整。

如图3所示,在第一传动轮43旁贴合有与机箱1转动连接的导向轮14,导向轮14上凹陷有让线缆通过的凹槽141,让机箱1内伸出的线缆通过凹槽141导向出线管42,减少线缆被卡在出线孔13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机箱1内盛有润滑乳液,能够保证线缆的的润滑,同时对线缆进行冷却,为了减少润滑乳液被线缆带起溅出机箱1,机箱1上铰接有箱盖6,也提升了伸线机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工作人员将粗线缆从机箱1上的进线孔12伸进,将线缆绕在两个卷线辊2的导线槽 21上,同时从竖向固定柱33和伸线柱32上的伸线孔321穿过,工作人员将压制板压制在伸线柱32上后,箱盖6翻下进行密封,然后驱动电机11转动,将线缆从不同孔径的伸线柱32之间穿过,进行多次拉线,将线缆根据不同伸线孔321进行拉伸;驱动电机11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轴41转动,传动轴41通过第一传动轮43转动,第一传动轮43通过第二传动轮52将转动方向改为出线管42轴线转动方向,并且带动出线管42转动,将线缆均匀的绕成圈放置在一旁,减少线缆在从出线孔13出线之后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