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553发布日期:2018-11-30 20:3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载体外壳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S型载体规格越来越多,现有的S型载体外壳生产时采用手敲,外壳圆整度受影响,工序复杂且周期很长,导致新规格S型载体在交货周期上很长和产品价格很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所以要开发一种缩短制作周期及成本低廉的模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导柱、挡块、弹簧;所述上模具、下模具内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半圆形压槽,所述下模具两侧边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具两侧边设置有与导柱对应的插孔,所述下模具半圆形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下模具上半圆形凹槽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中心凸起的三角形挡块,所述上模具上半圆形凹槽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中心内陷为三角形凹槽的挡块,上模具、下模具上的挡块相配合,提高上模具、下模具间的咬合度,进而提高压制时外壳的圆整度。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上模具、下模具的半圆形凹槽内壁表面镀铬,增加内壁硬度,减少压制时外壳的摩擦损耗,保证外壳圆整度。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根据模具需要的咬合程度更换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提高了外壳的圆整度,缩短了S型载体外壳制作周期、提高公司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上模具、2-下模具、3-导柱、4-挡块、5-挡块、6-弹簧、7-半圆形压槽、8-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一种S型载体外壳生产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导柱3、挡块4,5、弹簧6;所述上模具1、下模具2内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半圆形压槽7,所述下模具2两侧边上设置有导柱3,所述上模具1两侧边设置有与导柱3对应的插孔8,所述下模具2半圆形凹槽7内设置有弹簧6;所述下模具2上半圆形凹槽7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中心凸起的三角形挡块4,所述上模具1上半圆形凹槽7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中心内陷为三角形凹槽的挡块5,上模具1、下模具2上的挡块4、5相配合,提高上模具1、下模具2间的咬合度,进而提高压制时外壳的圆整度。上模具1、下模具2的半圆形凹槽7内壁表面镀铬,增加内壁硬度,减少压制时外壳的摩擦损耗,保证外壳圆整度。根据模具需要的咬合程度更换挡块4、5。缩短了S型载体外壳制作周期、提高公司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