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360发布日期:2019-01-22 21:4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产品或者零部件都需要进行组装,工厂一般采用不同的零部件进行分别注塑成型,然后由工人进行逐个组装成成品,工件之间需要两两进行组装,同时还需要进行打螺丝固定,整个组装过程十分缓慢,同时组装的质量会因为工人的状态而变化,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而且人员成本相对高昂。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代替人工进行组装,提高组装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减少人员投入的自动组装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组装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底座的第一注塑组、用于生产侧板的第二注塑组、用于生产侧盖的第三注塑组、初装工位以及终装工位,所述第二注塑组和第一注塑组之间设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可分别将侧板和底座从第二注塑组以及第一注塑组搬运到初装工位上进行初级组装,所述初装工位与终装工位之间设有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可将初级工位上的初级工件搬运至终装工位上,所述终装工位与第三注塑组之间设有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三机械手可将侧盖从第三注塑组搬运到终装工位上,并将侧盖组装在初级工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终装工位包括用于固定初级工件的固定座、滑轨以及用于打螺丝的第二组装手,所述滑轨的一端与初装工位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组装手连接,所述固定座可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片和活动片,所述活动片安装在夹紧气缸的输出端上,写可配合限位片夹紧初级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初装工位上设有用于方便侧板和底座进行组装的工作台以及用于打螺丝的第一组装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可将侧板和底座在工作台上进行初级组装,并通过第一组装手将侧板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注塑组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注塑组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机械手亦设有两组,且对应设置在第一注塑组和第二注塑组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注塑组、第二注塑组和第三注塑组并排设置在初装工位与终装工位的一侧上,所述初装工位与终装工位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自动组件线上在第二注塑组和第一注塑组之间设有第一机械手,利用第一机械手可分别将侧板和底座从第二注塑组以及第一注塑组搬运到初装工位上进行初级组装,实现搬运和组装均自动化,组装的效率高,同时质量统一;利用第二机械手可将初级工位上的初级工件搬运至终装工位上,在终装工位与第三注塑组之间设有第三机械手,利用第三机械手可将侧盖从第三注塑组搬运到终装工位上,并将侧盖组装在初级工件上。整个过程无论是在零部件的搬运或者是组装,均采用机械手进行实现,实现了无人化的操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了产品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装工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装工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组装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底座9的第一注塑组1、用于生产侧板10的第二注塑组2、用于生产侧盖11的第三注塑组3、初装工位4以及终装工位5,所述第二注塑组2和第一注塑组1之间设有第一机械手6,所述第一机械手6可分别将侧板10和底座9从第二注塑组2以及第一注塑组1搬运到初装工位4上进行初级组装,所述第二注塑组2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注塑组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所组装的产品是将两块侧板10组装在底座9上,然后再装侧盖11。所述第一机械手6亦设有两组,且对应设置在第一注塑组1和第二注塑组2之间。

所述初装工位4与终装工位5之间设有第二机械手7,所述第二机械手7可将初级工位上的初级工件搬运至终装工位5上,所述终装工位5与第三注塑组3之间设有第三机械手8,所述第三机械手8可将侧盖11从第三注塑组3搬运到终装工位5上,并将侧盖11组装在初级工件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组1、第二注塑组2和第三注塑组3并排设置在初装工位4与终装工位5的一侧上,所述初装工位4与终装工位5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带12。第一注塑组1、第二注塑组2和第三注塑组3均为注塑机,三者均并排沿传送带12输送方向进行设置。

其中,所述初装工位4上设有用于方便侧板10和底座9进行组装的工作台41以及用于打螺丝的第一组装手42,所述第一机械手6可将侧板10和底座9在工作台41上进行初级组装,并通过第一组装手42将侧板10固定在底座9上。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终装工位5包括用于固定初级工件的固定座51、滑轨52以及用于打螺丝的第二组装手53,所述滑轨52的一端与初装工位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组装手53连接,所述固定座51可滑动安装在滑轨52上。所述固定座51上设有限位片511和活动片512,所述活动片512安装在夹紧气缸513的输出端上,写可配合限位片511夹紧初级工件。当第二机械手7将初级工件搬运至终装工位5上时,第二机械手7可将底座9的一端卡在限位片511和活动片512之间,然后夹紧气缸513驱动活动片512配合限位片511夹紧初级工件,然后在进行侧盖11的组装。

本自动组件线上在第二注塑组2和第一注塑组1之间设有第一机械手6,利用第一机械手6可分别将侧板10和底座9从第二注塑组2以及第一注塑组1搬运到初装工位4上进行初级组装,实现搬运和组装均自动化,组装的效率高,同时质量统一;利用第二机械手7可将初级工位上的初级工件搬运至终装工位5上,在终装工位5与第三注塑组3之间设有第三机械手8,利用第三机械手8可将侧盖11从第三注塑组3搬运到终装工位5上,并将侧盖11组装在初级工件上。整个过程无论是在零部件的搬运或者是组装,均采用机械手进行实现,实现了无人化的操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了产品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