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296发布日期:2019-02-15 19:5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钣金的折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钣金的成型工艺中,折弯是最普遍的加工方式之一,为了实现钣金的弯折,现有技术利用截面呈V字型的槽状模具(以下简称V模)对板状的钣金材料起到塑形作用,其模式如图1所示;当上模下压时,钣金与下模边缘的接触位置作为受力点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再加之模具的硬度远远大于钣金材料的硬度,因此在折弯的过程中会在上述受力点处形成较为明显的折痕。

为了避免折痕的产生,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方案主要用于较薄的钣金材料(例如材料厚度小于1mm),是通过在V模上垫置胶膜来降低压强,这种方法尽管能缓解折痕,但每折弯一次要移动一下胶膜,影响效率,而且胶膜难以重复使用,再加之目前此类胶膜价格较为昂贵,因此整体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另一种方案则用于较厚的钣金材料(例如材料厚度大于2mm),该方案主要通过在V模上垫置金属材料,使压痕主要留在金属材料上,然而,这种模式同样存在着重复性操作和材料浪费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开发一种无需垫材无痕折弯模具,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折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无痕折弯模具在每次操作前都需要更换垫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的钣金折弯模具在弯折较窄小的材料时,材料定位较为困难,因而易发生折斜现象。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包括模座,下模,折弯挡块,上模,POM圆棒,定位挡块,锁紧螺母,其中模座的顶端开设有下模,在模座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POM圆棒固定连接在模座的顶端,POM圆棒有2个、二者分别位于下模的两侧,POM圆棒的顶端高于模座的顶端,POM圆棒的顶端低于折弯挡块的顶端,定位挡块铰接在模座的侧壁上,在定位挡块与模座的铰接轴处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位于下模的下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垫,平垫,限位销,其中弹垫和平垫垫置于锁紧螺母与定位挡块之间,限位销连接在锁紧螺母上。

作为优选,定位挡块有2个,二者与模座的铰接轴相互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钣金材料,所述钣金材料位于POM圆棒的上端,所述钣金材料的边缘与折弯挡块相接触。

作为优选,钣金材料的厚度为1.5~5mm;POM圆棒的直径为25mm;POM圆棒的顶端到模座顶面的距离为7.5mm;2个POM圆棒之间的距离为40mm。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POM圆棒是指POM材质的圆柱形物体。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模座是下模的基础结构,下模与上模共同对钣金材料起到折弯作用,模座顶面上的折弯挡块用于对钣金材料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POM圆棒直接承载钣金材料,使得折弯过程中钣金材料先与POM圆棒接触,集中受力点也在POM圆棒上,由于POM强度高,有一定弹性而且硬度低于普通的金属板材,因此不会产生折弯痕;铰接于模座侧壁上的定位挡块可以沿铰接轴旋转,并通过锁紧螺母加以固定,从而对钣金材料在X方向(即下模凹槽的延伸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较窄小材料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导致折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了锁紧螺母与定位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在锁紧螺母与定位挡块之间垫置有弹垫和平垫,而连接在锁紧螺母上的限位销对定位挡块起到卡紧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无需垫置胶膜或金属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无痕折弯,有效提高了折弯效率,减少浪费,节省成本;而且采用本技术方案制作的无痕V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钣金折弯模具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紧螺母处局部结构的左视图;

图中:

1、模座 2、下模 3、折弯挡块 4、上模

5、钣金材料 6、受力点 7、POM圆棒 8、定位挡块

9、锁紧螺母 10、弹垫 11、平垫 12、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如图2所示,包括模座1,下模2,折弯挡块3,上模4,POM圆棒7,定位挡块8,锁紧螺母9,其中模座1的顶端开设有下模2,在模座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3,上模4位于下模2的上方,POM圆棒7固定连接在模座1的顶端,POM圆棒7有2个、二者分别位于下模2的两侧,POM圆棒7的顶端高于模座1的顶端,POM圆棒7的顶端低于折弯挡块3的顶端,定位挡块8铰接在模座1的侧壁上,在定位挡块8与模座1的铰接轴处设置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位于下模2的下方。还包括钣金材料5,所述钣金材料5位于POM圆棒7的上端,所述钣金材料5的边缘与折弯挡块3相接触。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模座1是下模2的基础结构,下模2与上模4共同对钣金材料5起到折弯作用,模座1顶面上的折弯挡块3用于对钣金材料5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POM圆棒7直接承载钣金材料5,使得折弯过程中钣金材料5先与POM圆棒7接触,集中受力点也在POM圆棒7上,由于POM强度高,有一定弹性而且硬度低于普通的金属板材,因此不会产生折弯痕;铰接于模座1侧壁上的定位挡块8可以沿铰接轴旋转,并通过锁紧螺母9加以固定,从而对钣金材料5在X方向(即下模凹槽的延伸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较窄小材料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导致折斜。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钣金的无痕折弯模具,如图2、图3所示,包括模座1,下模2,折弯挡块3,上模4,POM圆棒7,定位挡块8,锁紧螺母9,其中模座1的顶端开设有下模2,在模座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3,上模4位于下模2的上方,POM圆棒7固定连接在模座1的顶端,POM圆棒7有2个、二者分别位于下模2的两侧,POM圆棒7的顶端高于模座1的顶端,POM圆棒7的顶端低于折弯挡块3的顶端,定位挡块8铰接在模座1的侧壁上,在定位挡块8与模座1的铰接轴处设置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位于下模2的下方。其中,还包括弹垫10,平垫11,限位销12,其中弹垫10和平垫11垫置于锁紧螺母9与定位挡块8之间,限位销12连接在锁紧螺母9上;定位挡块8有2个,二者与模座1的铰接轴相互重合;还包括钣金材料5,所述钣金材料5位于POM圆棒7的上端,所述钣金材料5的边缘与折弯挡块3相接触;钣金材料5的厚度为1.5~5mm;POM圆棒7的直径为25mm;POM圆棒7的顶端到模座1顶面的距离为7.5mm;2个POM圆棒7之间的距离为40mm。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模座1是下模2的基础结构,下模2与上模4共同对钣金材料5起到折弯作用,模座1顶面上的折弯挡块3用于对钣金材料5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POM圆棒7直接承载钣金材料5,使得折弯过程中钣金材料5先与POM圆棒7接触,集中受力点也在POM圆棒7上,由于POM强度高,有一定弹性而且硬度低于普通的金属板材,因此不会产生折弯痕;铰接于模座1侧壁上的定位挡块8可以沿铰接轴旋转,并通过锁紧螺母9加以固定,从而对钣金材料5在X方向(即下模凹槽的延伸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较窄小材料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导致折斜。在锁紧螺母9与定位挡块8之间垫置有弹垫10和平垫11,而连接在锁紧螺母9上的限位销12对定位挡块8起到卡紧固定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