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耐磨刀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74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型耐磨刀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异型耐磨刀模具。



背景技术:

耐磨刀产品的右端面从中间开始有一个圆角向下往左一直延伸,直到产品的左端面,而产品从右端面到左端面的厚度方向是越来越薄。

请参阅图8至图9所示,现用的耐磨刀模具包括模芯91、上冲头92、下冲头93、限位器94、双向垫块95及底垫96等,模芯91设有模腔,上冲头92的下端与下冲头93的上端置于该膜腔内,并且上下相对,下冲头93上端具有圆弧拐角930,生产流程如下:(1)把底垫96对称放好;(2)把模芯91放在底垫96上;(3)下冲头93从模芯91的上方放入直到最底部;(4)装料;(5)放入双向垫块95;(6)上冲头92从模芯91上方放入进模腔;(7)放入限位器94;(8)用压力机从上往下压上冲头92,直到压住限位器94后再松开压力机;(9)拔出双向垫块95;(10)再用压力机从上往下压,直到模芯91压到底垫96后再松开压力机;(11)拿开限位器94和底垫96;(12)用脱模器压住模芯91往下脱模直至产品97脱出模腔。

使用上述模具生产有如下几个缺点:(1)因下冲头93上端太尖,在操作作业时容易碰坏;(2)在作业时,下冲头93没有缺,在生产压制过程中圆弧拐角930位置处受压最大,出现缺冲头的情况非常频繁,生产几件产品后,下冲头93上端圆弧拐角930的位置容易坏;(3)缺一次下冲头93的维修需要至少三天,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型耐磨刀产品模具,解决了耐磨刀模具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下冲头尖角缺失,维修更换率高、浪费时间和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型耐磨刀模具,其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及模芯,所述上冲头包括第一上端面、第一下端面、第一左端面、第一右端面、第一前端面及第一后端面,所述下冲头包括第二上端面、第二下端面、第二前端面、第二后端面、第二左端面、第二右端面、第二后内端面、第二右内端面及内底面,所述模芯内设有第一型腔,所述上冲头下端与下冲头上端置于第一型腔内,所述下冲头上端设有一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形成在第一型腔内壁与下冲头的后第二内端面、第二右内端面、内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型腔被包含于第一型腔,所述上冲头的下端同时置于第二型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冲头的第一下端面为水平面,用于向下压制位于第二型腔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下冲头的第二后内端面和第二右内端面与上冲头的第一后端面和第一右端面轮廓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腔内壁与下冲头的第二前端面、第二后端面、第二左端面、第二右端面的轮廓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型腔是从第二上端面凹陷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冲头的内底面与第二右内端面的邻接处设有圆弧拐角。

进一步的,所述异型耐磨刀模具还包括限位器,所述上冲头上端置于限位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异型耐磨刀模具还包括底垫及双向加压垫块,所述双向加压垫块垫在模芯与底垫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嵌套于一模套内。

本实用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下冲头上端设有一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形成在第一型腔内壁与下冲头的后第二内端面、第二右内端面、内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型腔被包含于第一型腔,所述上冲头的下端同时置于第二型腔内,防止下冲头出现缺角损坏的现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善了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上冲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上冲头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模芯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模芯的俯视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下冲头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下冲头的俯视图。

图8为现有异型耐磨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异型耐磨刀模具的下冲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异型耐磨刀模具,包括模芯4、上冲头1、限位器2、模套3、模芯4、下冲头6、双向加压垫块7及底垫8,下冲头6置于双向垫块7上,而双向加压垫块7置于底垫8上。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上冲头1包括第一前端面11、第一后端面12、第一左端面13、第一右端面14、第一上端面15及第一下端面16,第一下端面16为水平面,用于向下压制物料。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模芯4嵌套于模套3内,模芯4设有收容上冲头1下端与下冲头6上端的第一型腔40。

请参阅图6至图7所示,下冲头6包括第二上端面601、第二下端面602、第二前端面61、第二后端面62、第二左端面63、第二右端面64、第二后内端面621、第二右内端面641及内底面65,第二后内端面621、第二右内端面641、内底面65与第一型腔40内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型腔60,第二型腔60是从第二上端面601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型腔60被包含于第一型腔40,是第一型腔60的一部分,如此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几乎看不到合模线的,产品外观上的所有直边与圆角或是角度相接处是非常流畅圆滑的。上冲头1上端置于限位器2内,下端置于第二型腔60内。下冲头6的第二后内端面621和第二右内端面641,与上冲头1的第一后端面12和第一右端面14轮廓一致。内底面65上靠近第二右内端面641的邻接处设有圆弧拐角66。

第一型腔40内壁与下冲头6的第二前端面61、第二后端面62、第二左端面63、第二右端面64的轮廓一致。工作时,将物料置于第二型腔60内,下冲头6不动,上冲头1上下运动远离或靠近下冲头6,实现了物料在第二型腔60内压制成型,最终形成产品5,由于上冲头1保持在第二型腔60内上下活动,物料低于下冲头6的上端,物料不会对下冲头6上端较尖处进行压制,防止下冲头6上端被碰坏,延长了下冲头6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中生产的耐磨刀外形是一个刀尖小、刀尾宽像牛角形状,而且有分左右两款,按照现有的模具设计方式,一款产品需要一套模具,利用本实用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生产该两款产品可以共用同一个模芯4,只要换上冲头1、下冲头6就行。

本实用新型异型耐磨刀模具与现有模具相比在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的下冲头6使用寿命长,可以多次使用,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耐磨刀模具两款产品可共用一个模芯,这样就节省了一个模芯的成本。

3、下冲头6不会因经常缺冲头就会影响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交货周期。

4、因为不会缺冲头,就少了维修的时间,一个班可以正常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5、 下冲头6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最少可以生产10万件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6、因不会出现频繁维修模具,缺冲头的现象,废品也就少,合格率也就会提高,加上每班的产量上升,交期缩短,生产成本直接就下降了。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