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0172发布日期:2019-02-01 19: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属于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 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铣孔、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 工件等。目前,常见的铣刀多数只设置一个切削齿,这样每次对工件只能形成一个切削工位,如果一个工件需要用到多个切削工序,就要使用多个铣刀,这样,不仅加大了铣刀的成本投入,同时加工效率也很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将整体切削内容分割,将外圆,不同槽面的加工内容分工,将对称开槽的齿型加工为具备各自切削内容的“三把刀”,设置成3个不同的切削齿,这样可以将复杂需要多次加工的切削内容一次完成,与常规的分步骤加工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更低的加工成本,更稳定的工件完成,以及更高的使用寿命。总之,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结构设计合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铣刀由刀柄和刀头组成,所述刀头由第一刀刃、第二刀刃、第三刀刃、第四刀刃、第五刀刃和第六刀刃组成,所述第一刀刃和第四刀刃上设有第一刀削齿,所述第一刀削齿的直径为4毫米,所述第一刀削齿的长度为2.5毫米,所述第二刀刃和第五刀刃上设有第二刀削齿,所述第二刀削齿的直径为4.65毫米,所述第二刀削齿的长度为0.65毫米,所述第三刀刃和第六刀刃上设有第三刀削齿,所述第三刀削齿的直径为4.93毫米,所述第三刀削齿的长度为0.24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削齿与刀头底端平齐,所述第二刀削齿到刀头底端的距离为0.61毫米,所述第三刀削齿到刀头底端的距离为1.6毫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将整体切削内容分割,将外圆,不同槽面的加工内容分工,将对称开槽的齿型加工为具备各自切削内容的“三把刀”,设置成3个不同的切削齿,这样可以将复杂需要多次加工的切削内容一次完成,与常规的分步骤加工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更低的加工成本,更稳定的工件完成,以及更高的使用寿命。总之,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结构设计合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1、第一刀刃;2、第二刀刃;3、第三刀刃;4、第四刀刃;5、第五刀刃;6、第六刀刃;7、第一刀削齿;8、第二刀削齿;9、第三刀削齿;10、刀柄;11、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包括刀柄10和刀头11,所述铣刀由刀柄10和刀头11组成,所述刀头11由第一刀刃1、第二刀刃2、第三刀刃3、第四刀刃4、第五刀刃5和第六刀刃6组成,所述第一刀刃1和第四刀刃4上设有第一刀削齿7,所述第一刀削齿7的直径为4毫米,所述第一刀削齿7的长度为2.5毫米,所述第二刀刃2和第五刀刃5上设有第二刀削齿8,所述第二刀削齿8的直径为4.65毫米,所述第二刀削齿8的长度为0.65毫米,所述第三刀刃3和第六刀刃6上设有第三刀削齿9,所述第三刀削齿9的直径为4.93毫米,所述第三刀削齿9的长度为0.24毫米,所述第一刀削齿7与刀头11底端平齐,所述第二刀削齿8到刀头11底端的距离为0.61毫米,所述第三刀削齿9到刀头11底端的距离为1.6毫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将整体切削内容分割,将外圆,不同槽面的加工内容分工,将对称开槽的齿型加工为具备各自切削内容的“三把刀”,设置成3个不同的切削齿,这样可以将复杂需要多次加工的切削内容一次完成,与常规的分步骤加工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更低的加工成本,更稳定的工件完成,以及更高的使用寿命。总之,该六刃错齿一体成型铣刀结构设计合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