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车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178发布日期:2019-02-12 21:1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车削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汽车大梁支架上的外螺纹加工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金属零部件在车削时,受零件结构影响,不能用车床本身的液压杆进行自动加紧,导致工人需要用扳手进行手动锁紧,不仅增加了装夹时间,而且还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这在现代用工紧张的大背景下,该类工装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也很不受工人欢迎。

特别是夹持部位非圆形类零件,普通工装不能做到重量中心对称,不能平稳旋转,车削时离心力比较大,工件受离心力作用,降低了旋转时的同心度,使车床只能在较低转速下加工,损伤主轴的同时,由于旋转不同心也增加了刀具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夹持一类叉架类零件的车削用工装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汽车零部件车削工装,包括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左滑块(3),右滑块(4),左滑动支撑块(5),右滑动支撑块(6),法兰盘(7),滑块支架(8),拉杆(9);

所述法兰盘(7)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床主轴的花盘上,所述拉杆(9)通过螺纹连接在车床液压拉杆上,所述滑块支架(8)通过销钉连接在拉杆(9)的拉杆头上,所述左滑块(3)和所述右滑块(4)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滑块支架(8)的两端,所述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法兰盘(7)的中央;所述左滑动支撑块(5)和所述右滑动支撑块(6)设置在所述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外侧,并通过螺丝对称固定在所述法兰盘(7)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利用了车床本身的液压拉杆做施力机构,通过按钮即可加紧,比原普通手动工装装夹可靠、省力,同时,每件产品减少装夹时间40秒;车削转速由400转每分提高到850转每分,车削时间缩短136秒;8H班产量比原来增加了61%;刀具成本降低30%以上。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X向定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Y向定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零部件车削工装,包括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左滑块3,右滑块4,左滑动支撑块5,右滑动支撑块6,法兰盘7,滑块支架8,拉杆9。

法兰盘7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床主轴的花盘上,拉杆9通过螺纹连接在车床液压拉杆上,滑块支架8通过销钉连接在拉杆头上,左滑块3和右滑块4通过销钉连接在滑块支架8的两端,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通过螺丝固定在法兰盘7的中央。左滑动支撑块5和右滑动支撑块6设置在中心自动找正斜撑块2外侧,并通过螺丝对称固定在法兰盘7上。

工作原理:

在拉杆9松开的状态下,将待车削的产品1放在左滑块3和右滑块4中间,然后内壁贴着中心自动找正块2的两侧,然后通过车床液压按钮将拉杆9向下拉,通过滑块支架8将左滑块3和右滑块4同时向下拉紧,通过X、Y两方向的定位斜面自动将产品1导正,使产品轴线与车床主轴同心,并将产品1锁紧在工装上,至此,装夹完毕。

待车削结束后,拉杆9被车床液压杆推动,带动滑块支架8和左滑块3及右滑块4向外伸出,将车削完成的产品1松开,即可轻松向外取出产品,同上往复循环,即可实现高效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装置能够能轻松快速装夹,能够高速平稳旋转、高效车削,达到减轻工人劳动力,降低加工刀具和机床损耗,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巧妙的利用了数控车床本身的液压装夹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装夹时间;采用了对称装夹的方式,有效精准的减小了旋转离心力,减轻机床的磨损和刀具的损耗,增加了车削转速,提升车削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