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606发布日期:2019-02-22 21:3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骨架线圈为一种将线圈绕设在骨架上组成的产品,如图1所示为一种骨架线圈的示意图,该骨架线圈80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下接线柱801及上接线柱802,下接线柱801和上接线柱802均为两个。线圈通过线圈绕线机绕设在骨架上,在完成绕设后,通常会在上接线柱801及下接线柱802处留有一段线头(图中未示出),最后需要将线头剪去。

目前骨架线圈的线头剪切为人工剪切,在批量生产中,劳动强度大,人员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同时,人工剪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手法都有较高要求,难以保证剪切的一致性,也有可能存在漏剪或者失误的风险存在,剪切质量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剪切效率高、剪切质量好的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能够自动化地对骨架线圈绕线后的线头进行剪切,剪切效率高、剪切质量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沿骨架线圈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

理线机构,所述理线机构能够夹持并滑过所述骨架线圈的线头以理直所述线头;

下切线机构,所述下切线机构能够将所述骨架线圈的下接线柱处的线头剪断;及

上切线机构,所述上切线机构能够将所述骨架线圈的上接线柱处的线头剪断。

作为优选,所述理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理线支座,所述理线支座上滑动设置有上理线组件及下理线组件,所述上理线组件及所述下理线组件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对移动至所述理线机构处的所述骨架线圈的所述上接线柱及所述下接线柱处的线头理线。

作为优选,所述上理线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理线支座的上理线移动座,所述上理线移动座上设置有两对能够相对滑动的上理线夹爪,两对所述上理线夹爪能够分别夹持两个所述上接线柱处的线头并相互背离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理线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理线支座的下理线移动座,所述下理线移动座上设置有两对能够相对滑动的下理线夹爪,两对所述下理线夹爪能够分别夹持两个所述下接线柱处的线头并相互背离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切线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下切线支座;

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切线支座上的第一下切刀,所述第一下切刀能够移动至所述骨架线圈的下端面及所述下接线柱处的线头之间的间隙,以支撑线头;及

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切线支座上的第二下切刀,所述第二下切刀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下切刀移动以切断所述下接线柱上的线头。

作为优选,所述上切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上切线支座及滑动连接于所述上切线支座的上切线组件,所述上切线组件能够靠近移动至所述上切线机构处的所述骨架线圈并切断所述骨架线圈的所述上接线柱处的线头。

作为优选,所述上切线组件包括:

上切线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上切线支座;

第一上切刀,滑动连接于所述上切线支座的底部,所述第一上切刀能够伸入两个所述上接线柱的外侧并架起所述上接线柱处的线头;

第二上切刀,滑动连接于所述上切线支座,所述第二上切刀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上切刀移动以切断所述第一上切刀上的线头。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出料支座、移动设置于所述出料支座上的搬运组件及输出组件,所述搬运组件能够夹持移动至所述出料机构处的所述骨架线圈并将其搬运至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能够输出所述搬运组件搬运来的所述骨架线圈。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骨架线圈的转台机构,所述转台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理线机构、所述下切线机构、所述上切线机构及所述出料机构依次环设于所述转台机构的周围。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能够监测所述骨架线圈所处的位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理线机构能够夹持并滑过骨架线圈的线头以理直线头,下切线机构能够将骨架线圈的下接线柱处的线头剪断,上切线机构能够将骨架线圈的上接线柱处的线头剪断,通过沿骨架线圈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理线机构、下切线机构及上切线机构,能够自动化地对骨架线圈绕线后的线头进行剪切,剪切效率高、剪切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骨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理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下切线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下切线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上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上切线组件及转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的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80、骨架线圈;801、下接线柱;802、上接线柱;

1、基座;

2、理线机构;21、理线支座;22、上理线组件;221、上理线移动座;222、第一气爪气缸;223、第二气爪气缸;224、上理线夹爪;225、第一压块;23、下理线组件;231、下理线移动座;232、第三气爪气缸;233、第四气爪气缸;234、下理线夹爪;

3、下切线机构;31、下切线支座;32、第一下切刀;321、切刀头;33、第二下切刀;34、第二压块;35、压块气缸;

4、上切线机构;41、上切线支座;411、固定支座;412、转动支座;413、摆动气缸;42、上切线组件;421、上切线支撑板;422、第一上切刀;423、第二上切刀;424、切刀连接板;425、线头夹块;426、弹簧;43、定位卡块;44、第三压块;

5、出料机构;51、出料支座;52、搬运组件;521、气爪;522、移动支板;523、滑台气缸;53、输出组件;

6、转台机构;

7、传感器;

8、废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如图2-3所示,其包括基座1,骨架线圈80通过机械手等送入机构输送至基座1上,在基座1上沿骨架线圈8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理线机构2、下切线机构3、上切线机构4及出料机构5。其中,理线机构2能够夹持并滑过骨架线圈80的线头以理直线头;下切线机构3能够将骨架线圈80的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剪断;上切线机构4能够将骨架线圈80的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剪断,出料机构5能够将切线后的骨架线圈80送出。该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能够自动化地对骨架线圈80绕线后的线头进行剪切,剪切效率高、剪切质量好。

骨架线圈80在基座1上的输送通过转台机构6实现,转台机构6设置于基座1上,理线机构2、下切线机构3、上切线机构4及出料机构5依次环设于转台机构6的周围。转台机构6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分割器(图中未标示)及与分割器连接的转台(图中未标示),转台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与骨架线圈80配合的放置位,骨架线圈80通过机械手的搬运被放置于转台的边缘,并通过分割器驱动转台间歇性地转动一定角度,使其带动骨架线圈80逐个移动至理线机构2、下切线机构3、上切线机构4及出料机构5的位置。分割器为能够实现间歇转动的驱动设备,例如凸轮分割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理线机构2、下切线机构3、上切线机构4、出料机构5及转台机构6均与基座1内部的控制箱连接,各个机构之间的依次动作均通过控制箱来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控制箱的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控制系统,在此不需对其具体控制原理以及电路结构进行阐述。

骨架线圈80在被转台机构6输送时,需要精确判断其所处的位置,以便于控制理线机构2、下切线机构3、上切线机构4及出料机构5的动作时间,该骨架线圈线头剪切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于基座1上的传感器7,多个传感器7均与控制箱连接,能够监测骨架线圈80所处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各机构的动作时间点。

如图4所示,理线机构2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理线支座21,理线支座21上滑动设置有上理线组件22及下理线组件23,上理线组件22及下理线组件23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对移动至理线机构2处的骨架线圈80的上接线柱802及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理线。

上理线组件22包括滑动连接于理线支座21的上理线移动座221,上理线移动座221的移动通过设置于理线支座21上的气缸实现,上理线移动座221上设置有两对能够相对滑动的上理线夹爪224,两对上理线夹爪224能够分别夹持两个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并相互背离运动,上理线夹爪224移动时,其与线头接触的部位滑过线头,能够将线头导直。

具体地,上理线移动座221上设置有第一气爪气缸222,第一气爪气缸222的两个输出端能够相向或背离运动,且运动方向垂直于上理线移动座221的移动方向。第一气爪气缸222的两个输出端各连接有一第二气爪气缸223,每个第二气爪气缸223各连接一对上理线夹爪224,通过第一气爪气缸222能够带动两个第二气爪气缸223相向或背离运动,通过第二气爪气缸223实现上理线夹爪224的对线头的夹紧与放松。上理线组件22在对骨架线圈80的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理线时,首先,上理线组件22通过气缸驱动下降,两对上理线夹爪224分别夹住一个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第一气爪气缸222驱动两对上理线夹爪224背离运动,以使上理线夹爪224滑过线头,对线头进行导直。

在上理线移动座221的底部还设有一第一压块225,上理线组件22下降时,该第一压块225随之下降并压住骨架线圈80,用于对上理线组件22的下降进行限位,同时,通过该第一压块225的压紧作用能够保证在切线时骨架线圈80不会发生移动。

下理线组件23包括滑动连接于理线支座21的下理线移动座231,下理线移动座231的移动通过设置于理线支座21上的气缸实现,下理线移动座231上设置有两对能够相对滑动的下理线夹爪234,两对下理线夹爪234能够分别夹持两个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并相互背离运动。下理线夹爪234移动时,其与线头接触的部位滑过线头,能够将线头导直。

下理线组件23的动作原理与上理线组件22类似,具体地,下理线移动座231上设置有第三气爪气缸232,第三气爪气缸232的两个输出端能够相向或背离运动,且运动方向垂直于下理线移动座231的移动方向。第三气爪气缸232的两个输出端各连接有一第四气爪气缸233,每个第四气爪气缸233各连接一对下理线夹爪234,通过第三气爪气缸232能够带动两个第四气爪气缸233相向或背离运动,通过第四气爪气缸233实现下理线夹爪234的对线头的夹紧与放松。下理线组件23在对骨架线圈80的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理线时,首先,下理线组件23通过气缸驱动上升,两对下理线夹爪234分别夹住一个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第三气爪气缸232驱动两对下理线夹爪234背离运动,以使下理线夹爪234滑过线头,对线头进行导直。

理线完成后,骨架线圈80移动至下切线机构3。如图5-7所示,下切线机构3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下切线支座31、滑动设置于下切线支座31上的第一下切刀32以及第二下切刀33,第一下切刀3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切刀头321,分别对应两个下接线柱801的外侧面设置,切刀头321能够移动至骨架线圈80的下端面及下接线柱801处的线头之间的间隙,以支撑下接线柱801上的线头。第二下切刀33同样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下切刀33能够对应朝向两个切刀头321移动,将线头切割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切刀32及第二下切刀33均可采用气缸驱动等常用的驱动方式实现。切割下的线头直接落入位于第二下切刀33底部的废料桶8内(参照图3所示)。

下切线机构3还包括能够相对下切线支座31移动的第二压块34,参照图5,第二压块34与设置于下切线支座31上的压块气缸35连接,压块气缸35驱动第二压块34朝向位于下切线机构3处的骨架线圈80移动,以压住该骨架线圈80,从而固定骨架线圈80,避免骨架线圈80在被切线时发生晃动,导致切线不整齐。

骨架线圈80经过下切线机构3对其下接线柱801切线后,通过转台机构6移动至上切线机构4处,如图7-10所示,上切线机构4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上切线支座41及滑动连接于上切线支座41的上切线组件42,上切线组件42通过气缸的驱动实现相对上切线支座41的滑动,其能够靠近移动至上切线机构4处的骨架线圈80并切断骨架线圈80的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为了限制上切线组件42下降的距离,上切线支撑板421的底部设有第三压块44,当上切线组件42下降时,第三压块44能够抵压于骨架线圈80的顶面。

具体地,上切线组件42包括滑动连接于上切线支座41的上切线支撑板421、滑动连接于上切线支座41的底部的第一上切刀422以及滑动连接于上切线支座41的第二上切刀423,其中,第一上切刀422能够水平地伸入两个上接线柱802的外侧并架起上接线柱802处的线头,第二上切刀423能够竖直地朝向第一上切刀422移动以切断第一上切刀422上的线头。第一上切刀422通过设置于上切线支撑板421上的气缸驱动移动;第二上切刀423连接有一切刀连接板424,切刀连接板424滑动连接于上切线支撑板421,并且通过气缸驱动的方式实现滑动,从而带动第二上切刀423移动。

上切线支座41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固定支座411、设置于固定支座411上的摆动气缸413以及转动连接于该摆动气缸413的输出端的转动支座412,转动支座412与上切线组件42连接,能够带动上切线组件42摆动。上切线组件42将线头切断后,能够夹住切断的线头,并转动一定角度,将线头移至基座1上的废料桶8(参照图3),而后再重新转回至切线位置。

为了使上切线组件42能够夹住被切断的线头,切刀连接板424上还设有线头夹块425,线头夹块425跟随第二上切刀423同步升降,能够在第二上切刀423切割线头时,与第一上切刀422共同作用压住线头,便于在切割结束时将线头提起,从而把线头送至废料桶8。线头夹块425与切刀连接板424之间通过一弹簧426连接,通过设置弹簧426,能够使线头夹块425具有一定的弹性量,便于更好地压紧线头,避免线头夹块425与第一上切刀422之间刚性接触,发生撞刀的现象。

上切线组件42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支座411上的定位卡块43,定位卡块43能够朝向骨架线圈80移动,定位卡块43上设有以卡槽,该卡槽与骨架线圈80的下接线柱801配合,使定位卡块43卡住骨架线圈80,从而保证上接线柱802与上切线组件42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骨架线圈80经上切线机构4对其上接线柱802切线后,通过转台机构6移动至出料机构5并最终将成品送出,如图11所示,出料机构5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出料支座51、移动设置于出料支座51上的搬运组件52及输出组件53,搬运组件52能够夹持移动至出料机构5处的骨架线圈80并将其搬运至输出组件53,输出组件53能够输出搬运组件52搬运来的骨架线圈80。

具体地,搬运组件52包括滑动连接于出料支座51的移动支板522,移动支板522上设有一能够相对移动支板522作升降运动的气爪521,气爪521能够部分伸入骨架线圈80的内部并向骨架线圈80的内壁扩张,从而在气爪521上升时将骨架线圈80提起;移动支板522连接于一滑台气缸523,滑台气缸523设置于出料支座51上,通过滑台气缸523驱动移动支板522移动,从而带动气爪521移动,将骨架线圈80带至输出组件53上,随后气爪521收缩,骨架线圈80脱离气爪521,最终由输出组件53送出。输出组件53的结构形式可以是传动带输送,也可以是通过电机及丝杠组合来驱动一输送平台的方式来输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