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屑液导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098发布日期:2019-04-17 00: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屑液导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切屑液导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对于加工的切屑液排放都是利用了床身铸件外形特征,对切屑液进行导流及排放,但机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床身会出现积累切屑液甚至卡住废屑的现象,由于每个客户使用的切屑液的酸碱成分都不一样,对于铸件表面的腐蚀程度不一样,这样长期暴露在切屑液环境中的床身铸件表面就会受到破坏,影响床身铸件性能,也影响机台内部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切屑液导槽,安装在床身两侧,通过导槽来对加工的切屑液进行有效的导流及排放,减少床身铸件积累切屑液和废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切屑液导槽,包括槽体和若干导流板,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槽体自出水口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翻边,槽体的外侧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在槽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出水口上,相邻的导流板的侧边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自与槽体的内壁连接处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和导流板均包括基板和包覆在基板外的防腐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冷轧板或不锈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和导流板通过点焊连接,槽体和导流板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玻璃胶。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自出水口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位于第一翻边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腰型孔。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切屑液导槽,安装在床身两侧,在机床运作过程中,切屑液和切屑会随着导流板形成的斜面,流入出水口,在出水口再流入油箱进行有效的循环,有效地保护了床身铸件表面,加快了切屑液的回流和切屑的排放。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切屑液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屑液导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切屑液导槽,包括槽体1和若干导流板2,所述槽体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3,所述槽体1自出水口3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翻边11,槽体1的外侧设有固定法兰4;所述导流板2的一端连接在槽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出水口3上,相邻的导流板2的侧边相互连接。若干导流板2组成了切屑液导槽的内腔,切屑液导槽内腔合理的斜度和空间有利于提高切屑液和废屑的排放效率。切屑液导槽不仅成本低,且能有效加快切屑液的排放和保护床身铸件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2自与槽体1的内壁连接处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翻边21。第二翻边21延伸至床身铸件槽口,除了引流还可以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1和导流板2均包括基板和包覆在基板外的防腐层。优选所述基板为冷轧板或不锈钢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切屑液腐蚀导槽。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1和导流板2通过点焊连接,槽体1和导流板2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玻璃胶。槽体1和导流板2通过点焊和玻璃胶进行固定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2自出水口3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三翻边22,所述第三翻边22位于第一翻边11的内侧。第三翻边22可以引导切屑液流出,防止切屑液溅滴。此时,第二翻边21还起到保护第三翻边22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1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腰型孔12。通过腰型孔12与固定法兰4,将导槽固定在机床上,使其更加稳固,腰型孔12使其能适应不同规格机床及尺寸公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