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背板拉伸模具的阻料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5227发布日期:2019-02-19 20:16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大型背板拉伸模具的阻料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背板拉伸模具的阻料筋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拉伸件,需要通过拉伸和整形工艺,在大型背板的产品结构中,由于存在一些特殊的凸包拉伸,此类凸包很高(凸包超过20T以上的高度,T=材料厚度),由于拉伸时材料的流动而产生张力,导至产品翘起扭曲或凹凸起拱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大型背板拉伸变形的拉伸模具的阻料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拉伸块和与之对应的下脱料板,所述上模拉伸块和下脱料板均为内设通孔的长方体框架钢板,所述下脱料板上的四周设有设有若干直边凹槽和四个圆角凹槽,若干所述直边凹槽和四个圆角凹槽构成一个带若干缺口的矩形,所述直边凹槽和圆角凹槽中分别设有高出下脱料板顶面的阻料筋,所述上模拉伸块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阻料筋顶部适配的上模槽。

所述阻料筋顶部为弧形。

还包括所述阻料筋的固定装置,所述下脱料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倒T型槽,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蜗轮蜗杆、设在蜗杆端头的顶块、插设在蜗轮中心处的调节杆以及铰接在调节杆顶部的调节板,

所述蜗杆水平设在倒T型槽的水平槽中,并且非蜗齿段外套有支撑座;

所述顶块顶在阻料筋的位于下脱料板中部分的侧壁上;

所述蜗轮中心设带键槽的通孔,所述通孔顶部键槽封口,所述通孔的下方延伸设有与通孔形状、尺寸一致的延伸孔,所述延伸孔的底部与倒T型槽的底部接触;

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通孔和延伸孔适配;

所述调节板为长条形,与调节杆的铰接点位于调节板底面1/2-1/4处,所述倒T型槽竖直槽的槽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调节板以铰接点为界,以长边搭接在支撑板上;

所述调节板适配在倒T型槽的开口中,

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大于倒T型槽开口至通孔的距离。

所述顶块为硬质弹性顶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脱料板和上模拉伸块上分别设对应的阻料筋和上模槽,背板在拉伸过程中,四周因阻料筋存在会被卡在阻料筋和上模槽之间,从而阻止背板流动,防止产品翘曲变形;阻料筋顶部截面为弧形,不会对背板造成伤害,有效保护背板;在每个阻料筋上设有至少一个阻料筋的固定装置,不仅可防止阻料筋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还方便更换阻料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脱料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蜗轮蜗杆的俯视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模拉伸块,11是上模槽,2是下脱料板,21是缺口,3是阻料筋,4是倒T型槽,41是蜗杆,42是蜗轮,421是通孔,43是调节杆,44是调节板,45是支撑座,46是延伸孔,47是支撑板,48是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拉伸块1和与之对应的下脱料板2,所述上模拉伸块1和下脱料板2均为内设通孔的长方体框架钢板,所述下脱料板2上的四周设有设有若干直边凹槽和四个圆角凹槽,若干所述直边凹槽和四个圆角凹槽构成一个带若干缺口21的矩形(即每个凹槽间均有间隔,因为现在加工业自动化程度高,背板的取、放均通过机械手来操作,为了方便机械手抓取背板,所以在各阻料筋3直接设间隔),所述直边凹槽和圆角凹槽中分别设有高出下脱料板2顶面的阻料筋3,所述上模拉伸块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阻料筋3顶部适配的上模槽11。

所述阻料筋3顶部为弧形,降低拉伸过程中阻料筋3对背板的伤害。

还包括所述阻料筋3的固定装置,所述下脱料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倒T型槽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蜗轮蜗杆、设在蜗杆41端头的顶块48、插设在蜗轮42中心处的调节杆43以及铰接在调节杆43顶部的调节板44,

所述蜗杆41水平设在倒T型槽4的水平槽中,并且非蜗齿段外套有支撑座45;

所述顶块48顶在阻料筋3的位于下脱料板中部分的侧壁上;

所述蜗轮42中心设带键槽的通孔421,所述通孔421顶部键槽封口,所述通孔421的下方延伸设有与通孔421形状、尺寸一致的延伸孔46,所述延伸孔46的底部与倒T型槽4的底部接触;

所述调节杆43的底端与通孔421和延伸孔46适配;

所述调节板44为长条形,与调节杆43的铰接点位于调节板44底面1/2-1/4处,所述倒T型槽4竖直槽的槽壁上设有支撑板47,所述调节板44以铰接点为界,以长边搭接在支撑板47上;

所述调节板44适配在倒T型槽4的开口中,为了便于调节,调节板44长度略小于开口。

所述调节杆43的长度大于倒T型槽4开口至通孔421的距离。每个阻料筋3至少有一个上述的固定结构。在安装阻料筋3时,将阻料筋3依次放在凹槽中,拧动调节杆43,使顶块48顶住阻料筋3,然后方向调节杆43和调节板44,使调节板44置于倒T型槽4的开口中,在更换阻料筋3时,用手按下调节板44的短边端头,使长边端头向上翘起,抓住长边端头,向上提起调节板44和调节杆43,至调节杆43底端卡在键槽顶部封闭的通孔421中,然后反向拧动,使得顶块48与阻料筋3脱离,然后取出阻料筋3,放上新阻料筋3后,重复上面安装动作即可。这样,在使用时间较长、阻料筋3受损后,可方便快速地更换阻料筋3。

所述顶块48为硬质弹性顶块48。可以给予阻料筋3下部足够的顶力,使其固定,不会窜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模拉伸块1安装在拉伸模具的上模底部周围,下脱料板安装在下模顶部周围。待拉伸背板平放下脱料板上,在模具下压过程中上模拉伸组件接触到背板后,阻料筋3开始工作,通过上模槽11,把背板四周夹住,继续下压后,下脱料板和氮气弹簧被上模下压,接触到下模拉伸组件后,拉伸开始进行。拉伸后背板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