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470发布日期:2019-05-11 01:5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箔片进行加工时,需对金属箔片的外形进行弯折和拍平,以使加工得到的金属箔片满足使用需求。传统的装置在对金属箔片进行加工时,均是采用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导致加工得到的金属箔片外形不均一,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弯折拍平装置存在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弯折拍平装置存在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弯折拍平装置包括:

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拍平气缸、设置在支架下侧的支座、设置在支座两侧的第一弯折头和第二弯折头,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拍平模板、设置在支座上侧且与拍平气缸相连接的弯折冲压头及第二拍平模板、设置在支座前端的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送料装置后端的下料装置、设置在支座一侧的推料装置;所述第一弯折头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弯折气缸相连,所述第二弯折头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二弯折气缸相连。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滑轨,以及设置在送料滑轨下端的第一送料气缸和第二送料气缸。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送料气缸与设置在送料滑轨上端的第一送料推块相连接,所述第二送料气缸与设置在送料滑轨上端的第二送料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推块可在第一送料气缸的驱动下沿送料滑轨进行水平滑动,所述第二送料推块可在第二送料气缸的驱动下沿送料滑轨进行水平滑动。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推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一侧的推料滑轨和推料气缸,以及设置在推料滑轨上的推料臂,所述推料臂与推料气缸相连接,所述推料臂在推料气缸的驱动下可沿推料滑轨进行滑动。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一侧的下料滑轨和下料移送气缸,以及设置在下料滑轨上的下料升降气缸,所述下料升降气缸与下料移送气缸相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气缸在下料移送气缸的驱动下可沿下料滑轨进行滑动,所述下料升降气缸上端固定设置有夹取装置。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拍平模板包括设置在第一拍平模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导正装置和第二导正装置,所述第二拍平模板包括设置在第二拍平模板两侧的第一撑开钉梢和第二撑开钉梢,第一导正装置中央设置有第一凹孔,第二导正装置中央设置有第二凹孔,第一撑开钉梢通过卡入第一凹孔与第一导正装置相互卡合,第二撑开钉梢通过卡入第二凹孔与第二导正装置相互卡合。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拍平模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拍平模板上的限位钉梢。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拍平模板包括设置在第二拍平模板下端面的凹形槽。

所述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凹形槽上端设置有弹顶钉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并通过第一弯折气缸和第二弯折气缸的驱动作用,使第一弯折头和第二弯折头从两侧相中央进行挤压,结合拍平气缸带动弯折冲压头下压,实现对工件进行弯折加工。通过将工件转移至第一拍平模板上,并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带动第二拍平模板下压,以实现对已弯折加工的工件进行拍平加工,并通过下料装置将已进行拍平加工的工件从第一拍平模板上送出,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弯折拍平装置包括:

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2、设置在支架2上的拍平气缸21、设置在支架2下侧的支座3、设置在支座3两侧的第一弯折头31和第二弯折头32,设置在支座3上的第一拍平模板33、设置在支座3上侧且与拍平气缸21相连接的弯折冲压头22及第二拍平模板23、设置在支座3前端的送料装置34以及设置在送料装置34后端的下料装置35、设置在支座3一侧的推料装置36;所述第一弯折头31与设置在支座3上的第一弯折气缸311相连,所述第二弯折头32与设置在支座3上的第二弯折气缸321相连。通过送料装置为弯折拍平装置进行供料,将工件送入支座中央。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并通过第一弯折气缸和第二弯折气缸的驱动作用,使第一弯折头和第二弯折头从两侧相中央进行挤压,结合拍平气缸带动弯折冲压头下压,实现对工件进行弯折加工。通过将工件转移至第一拍平模板上,并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带动第二拍平模板下压,以实现对已弯折加工的工件进行拍平加工,并通过下料装置将已进行拍平加工的工件从第一拍平模板上送出。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34包括送料滑轨341,以及设置在送料滑轨341下端的第一送料气缸342和第二送料气缸343;所述第一送料气缸342与设置在送料滑轨341上端的第一送料推块344相连接,所述第二送料气缸343与设置在送料滑轨341上端的第二送料推块345相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推块344可在第一送料气缸342的驱动下沿送料滑轨341进行水平滑动,所述第二送料推块345可在第二送料气缸343的驱动下沿送料滑轨341进行水平滑动。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料装置36包括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34一侧的推料滑轨361和推料气缸362,以及设置在推料滑轨362上的推料臂363,所述推料臂363与推料气缸362相连接,所述推料臂363在推料气缸362的驱动下可沿推料滑轨361进行滑动。通过推料装置的推动,将已进行弯折加工的工件从支座转移至第一拍平模板上,以实现对工件进行后续加工。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35包括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34一侧的下料滑轨351和下料移送气缸352,以及设置在下料滑轨351上的下料升降气缸353,所述下料升降气缸353与下料移送气缸352相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气缸353在下料移送气缸352的驱动下可沿下料滑轨351进行滑动,所述下料升降气缸353上端固定设置有夹取装置354。通过夹取装置夹取已加工完成的工件,并通过下料移送气缸的驱动将工件送出。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平模板33包括设置在第一拍平模板33左右两侧的第一导正装置331和第二导正装置332,所述第二拍平模板23包括设置在第二拍平模板23两侧的第一撑开钉梢231和第二撑开钉梢232,第一导正装置331中央设置有第一凹孔3311,第二导正装置332中央设置有第二凹孔3321,第一撑开钉梢231通过卡入第一凹孔3311与第一导正装置331相互卡合,第二撑开钉梢232通过卡入第二凹孔3321与第二导正装置332相互卡合;所述第一拍平模板3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拍平模板33上的限位钉梢333;所述第二拍平模板23包括设置在第二拍平模板23下端面的凹形槽233;所述凹形槽233上端设置有弹顶钉梢2331。在通过第一拍平模板和第二拍平模板对工件进行拍平加工时,可通过安装与第一拍平模板上的第一导正装置和第二导正装置对工件进行导正,以避免工件在第二拍平模板上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避免第一拍平模板及第二拍平模板刮伤工件,第一导正装置与第一拍平模板侧壁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第二导正装置与第一拍平模板侧壁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通过限位钉梢使第二拍平模板在下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确保拍平加工的质量。通过设置弹顶钉梢在第二拍平模板上生时向下将工件顶出,能够避免第二拍平模板上生的过程中将工件带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其中,所述弯折拍平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拍平气缸、设置在支架下侧的支座、设置在支座两侧的第一弯折头和第二弯折头,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拍平模板、设置在支座上侧且与拍平气缸相连接的弯折冲压头及第二拍平模板、设置在支座前端的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送料装置后端的下料装置、设置在支座一侧的推料装置;所述第一弯折头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弯折气缸相连,所述第二弯折头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二弯折气缸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金属箔片的弯折拍平装置,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并通过第一弯折气缸和第二弯折气缸的驱动作用,使第一弯折头和第二弯折头从两侧相中央进行挤压,结合拍平气缸带动弯折冲压头下压,实现对工件进行弯折加工。通过将工件转移至第一拍平模板上,并通过拍平气缸下压带动第二拍平模板下压,以实现对已弯折加工的工件进行拍平加工,并通过下料装置将已进行拍平加工的工件从第一拍平模板上送出,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