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676发布日期:2019-05-21 20: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场所,需要一些折弯呈一定角度的钢筋,通常操作工人用简易的长钳等工具夹紧钢筋的两端进行人工折弯,当钢筋的直径较大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而且,折弯成型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若使用钢筋折弯机进行折弯钢筋,速度快,折弯角度好控制,但需要钢筋搬运至钢筋折弯机处,比较麻烦。

目前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钢筋、便于携带的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钢筋折弯机不便携带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首要目的是解决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钢筋折弯机不便携带的缺点,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钢筋、便于携带的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滑块、固定杆、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杆、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杆、第三连接板、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安装板前部开设有滑槽,固定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二连接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沿安装板中轴线对称,第一支杆固接于第一连接板前部,第二支杆固接于第二连接板前部,第三连接板固接于安装板底部;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铰接,且铰接点与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二铰接杆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杆底部铰接;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一铰接杆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杆底部铰接。

优选地,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L形连接板、弹性件、弹性布、挂环和L形支杆;固定杆顶部开有第一凹槽,L形连接板通过弹性件固接于第一凹槽内底部;L形支杆固接于固定杆前部;弹性布一端固接于L形连接板前部,挂环固接于弹性布另一端;挂环以可拆卸的方式挂置于L形支杆。

优选地,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把手;把手一端固接于安装板底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三连接板底部。

优选地,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U形插销;第一铰接杆前部开有第二凹槽,第二铰接杆前部开有第三凹槽;U形插销一端与第二凹槽插装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凹槽插装连接。

优选地,固定杆顶部呈半圆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的配合,完成控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固定杆上升的工作,通过固定杆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配合完成折弯钢筋的作用,通过L形连接板与弹性件配合,便于夹紧不同型号的钢筋,通过挂环与L形支杆配合,便于拉伸弹性布和固定弹性布,通过U形插销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配合,便于固定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达到了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钢筋、便于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第二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第三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安装板,2-滑槽,3-滑块,4-固定杆,5-第一连接板,6-第一支杆,7-第二连接板,8-第二支杆,9-第三连接板,10-第一铰接杆,11-第二铰接杆,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第一凹槽,15-L形连接板,16-弹性件,17-弹性布,18-挂环,19-L形支杆,20-把手,21-第二凹槽,22-第三凹槽,23-U形插销。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滑块3、固定杆4、第一连接板5、第一支杆6、第二连接板7、第二支杆8、第三连接板9、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杆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安装板1前部开设有滑槽2,固定杆4通过滑块3与滑槽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5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第二连接板7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7沿安装板1中轴线对称,第一支杆6固接于第一连接板5前部,第二支杆8固接于第二连接板7前部,第三连接板9固接于安装板1底部;第一铰接杆10与第二铰接杆11铰接,且铰接点与第三连接板9连接;第一连接杆12一端与第二铰接杆11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杆4底部铰接;第二连接杆13一端与第一铰接杆10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杆4底部铰接。

该钢筋折弯装置通过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杆11的配合,完成控制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及固定杆4上升的工作,通过固定杆4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8配合完成折弯钢筋的作用;

当钢筋需要折弯时,将钢筋放置于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7顶部,位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8下方,使得钢筋需要折弯处位于固定杆4上方,便可控制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杆11底部相互靠近,由于第一铰接杆10与第二铰接杆11铰接,使得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杆11顶部相互靠近,第一铰接杆10从而挤压第二连接杆13上升,第二铰接杆11从而挤压第一连接杆12上升,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带动固定杆4上升,通过固定杆4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8配合,完成对钢筋折弯的工作,达到了操作简单、且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考虑到钢筋折弯前由于没有固定,易发生偏移或弹出、且钢筋型号存在不同,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L形连接板15、弹性件16、弹性布17、挂环18和L形支杆19;固定杆4顶部开有第一凹槽14,L形连接板15通过弹性件16固接于第一凹槽14内底部;L形支杆19固接于固定杆4前部;弹性布17一端固接于L形连接板15前部,挂环18固接于弹性布17另一端;挂环18以可拆卸的方式挂置于L形支杆19;

如图3和图4所示,也就是说通过L形连接板15与弹性件16配合,便于夹紧不同型号的钢筋,当需要弯折钢筋时,将控制L形连接板15向上移动,拉伸弹性件16,便可将钢筋需要弯折处放置于,再放开L形连接板15,L形连接板15受到弹性件16弹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夹紧钢筋。

通过挂环18与L形支杆19配合,便于拉伸弹性布17和固定弹性布17,当需要夹紧钢筋时,先将挂环18从L形支杆19上取下,此时便可拉动L形连接板15,当L形连接板15夹紧钢筋时,通过挂环18拉伸弹性布17,将挂环18挂置于L形支杆19上,由于弹性布17处于拉伸状态,使得弹性布17与L形连接板15配合,固定钢筋。

其中,考虑到装置携带时不好拿取,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把手20;把手20一端固接于安装板1底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三连接板9底部;

参考图5,也就是说通过把手20便于拿取钢筋折弯装置,使得降低装置携带难度。

考虑到第一铰接杆10与第二铰接杆11铰接,携带装置移动时,第一铰接杆10与第二铰接杆11会转动,从而促进固定杆4,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还包括有U形插销23;第一铰接杆10前部开有第二凹槽21,第二铰接杆11前部开有第三凹槽22;U形插销23一端与第二凹槽21插装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凹槽22插装连接;

参考图6,可以理解为,通过U形插销23与第二凹槽21、第三凹槽22配合,便于固定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杆11,当需要装置时,将U形插销23插入第二凹槽21、第三凹槽22内,便可移动装置,由于U形插销23输出端与第二凹槽21、第三凹槽22是插装连接,使得U形插销23移动中不易掉出来。

其中,固定杆4顶部呈半圆状;

如图7所示,由于固定杆4顶部是半圆状,便于固定杆4顶部的力作用于钢筋折弯处,使得钢筋更好折弯。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