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3174发布日期:2019-04-24 01:0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管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



背景技术:

壳体收口工作在装配领域,特别是军工行业雷管装配时应用较多,由于批量较少且类型不定,因此在壳体收口时往往无法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通常采用经验的方法进行收口,对人经验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军工行业对于品质和安全性有着高的要求,从而对于科研人员挑战较大。同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应用较少,多为用压线钳、简单的工装等通过经验进行操作,不具备定位和柔性收口能力,操作难度较大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该装置具有柔性能力和定位功能,可快速的进行壳体收口,降低劳动强度,消除人为经验依赖,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基座、底座,所述基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基座与外壳通过轴承进行固定装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顶针,顶针为L形结构,包括立柱、横轴和针头,所述外壳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螺纹线凹槽,所述顶针的立柱与所述螺纹线凹槽相配合,所述基座上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顶针的横轴与针头装配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位置通过顶丝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壳通过轴承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设置在所述横轴上远离立柱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所述外壳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线凹槽的深度与所述顶针的立柱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线凹槽的螺纹线包括螺纹线大径和螺纹线小径,所述螺旋线大径为收口工件直径的4~5倍,螺旋线小径为收口工件直径的2~3倍,螺旋线圈数为2~3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的个数为6~16个,所述导向槽的个数与所述顶针个数相同,所述导向槽对顶针的横轴部分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针的个数为10~12个.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该装置由外壳、顶针、基座、轴承、底座、把手等部件组成,其中基座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位置可以通过顶丝进行调整,基座与外壳通过轴承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装配,基座上设置有顶针,顶针为L形结构,顶针把包括立柱、横轴和针头,其中立柱和针头分别位于横轴的两端,外壳的内部上表面为螺纹线凹槽,凹槽的深度与顶针立柱的高度相同,螺旋线大径D1、螺旋线小径D2及螺旋线圈数n将影响顶针立柱位置的分布,具体数值可根据收口壳体的大小范围而定,通常情况下为了整体结构紧密稳定,螺旋线大径为收口工装直径的4~5倍,小径为2~3倍,螺旋线圈数为2~3圈为宜。顶针的导向槽位于基座的上方,由多个导向槽均布组成,导向槽主要对顶针的横轴进行导向。对导向槽内边进行倒圆角处理,一方面可降低加工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其导向性。导向槽的数量决定收口的效果,可根据工件类型及要求进行选定。导向槽的个数与顶针的个数相同。顶针作为核心组件之一,与外壳的螺旋线凹槽、基座的导向槽互相配合决定收口结构的整体性能。顶针由立柱、横轴及针头组成,结构为L型结构。立柱位于外壳的螺旋线凹槽中,横轴位于基座的导向槽中,当外壳旋转时,立柱随动,从而向内或向外运动。为了配合精密、内部不松动,立柱的位置至关重要。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下述方程式:

式(1)中△x为两个相邻立柱间的距离,R1为螺旋线的最大半径,R2为螺旋线的最小半径,m为顶针的数量,n为螺旋线的圈数。其中顶针的个数为 6~16个,优选为10~12个。在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把手,把手与外壳进行螺纹固定连接。

装配时,将顶针有序装入基座的导向槽中,连同基座整体与外壳进行配装,装入时要确保顶针的所有立柱均位于螺旋线凹槽内部,将底座与基座进行螺旋连接,将轴承与基座、外壳进行过盈配装。将顶丝拧紧,要求底座与基座无相对运动。将把手与外壳进行装配。全部部件装配完毕时,可将收口工件从上部放入顶盖内孔中进行试收口,根据收口效果对顶丝与定位立柱的位置进行调整,收口效果满意时装配完毕。其中定位立柱为安装在把手右侧的圆柱体,用于对整个收口装置进行定位。收口时,将收口工件放入外壳顶部孔中,顺时针旋转把手进行收口,旋转至定位立柱后收口结束,逆时针旋转把手进行松爪,取出工件。该收口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定位立柱的位置来调整把手的旋转,定位立柱高于把手的高度,通过阻挡调节,由于底座与基座通过螺纹连接,且有顶丝固定,因此可通过旋转量来调节高度。本申请的收口装置的底座上开有螺纹孔,并对底座进行了铣边处理,因此整个装置在工作台安装时可通过螺钉固定,也可以通过夹紧的方式进行固定。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台安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收口装置在装配时无需根据经验判断收口是否到位,操作人员操作强度低,装置内有调节装置,可根据工件直径及收口深度对装置进行调整,调整方便,装置适用性强,收口位置均布收口工件表面,收口效果好,装置有多种安装方式,安装方式,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收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上表面的螺旋线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的左视图;

图中,1.外壳;2.顶针;3.基座;4.轴承;5.底座;6.把手;7.顶丝;8.导向槽;9.立柱;10.横轴;11.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强调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结构壳体收口装置,该装置由外壳1、顶针 2、基座3、轴承4、底座5、把手6等部件组成,其中基座3与底座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位置可以通过顶丝7进行调整,基座3与外壳1通过轴承4 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装配,基座3上设置有顶针2,顶针2为L形结构,顶针把包括立柱9、横轴10和针头11,其中立柱9和针头11分别位于横轴10的两端,外壳1的内部上表面为螺纹线凹槽,凹槽的深度与顶针立柱的高度相同,螺旋线大径D1、螺旋线小径D2及螺旋线圈数n将影响顶针立柱位置的分布,具体数值可根据收口壳体的大小范围而定,通常情况下为了整体结构紧密稳定,螺旋线大径为收口工装直径的4~5倍,小径为2~3倍,螺旋线圈数为2~3 圈为宜。顶针2的导向槽8位于基座3的上方,由多个小方孔均布组成,导向槽8主要对顶针的横轴10进行导向。对导向槽8内边进行倒圆角处理,一方面可降低加工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其导向性。导向槽的数量决定收口的效果,可根据工件类型及要求进行选定。导向槽8的个数与顶针2的个数相同。顶针作为核心组件之一,与外壳的螺旋线凹槽、基座的导向槽互相配合决定收口结构的整体性能。顶针由立柱9、横轴10及针头11组成,结构为L型结构。立柱9位于外壳的螺旋线凹槽中,横轴位于基座的导向槽中,当外壳旋转时,立柱随动,从而向内或向外运动。为了配合精密、内部不松动,立柱的位置至关重要。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下述方程式:

式(1)中△x为两个相邻立柱间的距离,R1为螺旋线的最大半径,R2为螺旋线的最小半径,m为顶针的数量,n为螺旋线的圈数。其中顶针的个数为 6~16个,优选为10~12个。在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把手6,把手6与外壳1进行螺纹固定连接。

装配时,将顶针2有序装入基座的导向槽8中,连同基座3整体与外壳1 进行配装,装入时要确保顶针2的所有立柱9均位于螺旋线凹槽内部,将底座 5与基座3进行螺旋连接,将轴承4与基座3、外壳1进行过盈配装。将顶丝7 拧紧,要求底座5与基座3无相对运动。将把手6与外壳进行装配。全部部件装配完毕时,可将收口工件从上部放入顶盖内孔中进行试收口,根据收口效果对顶丝与定位立柱的位置进行调整,收口效果满意时装配完毕。

收口时,将收口工件放入外壳顶部孔中,顺时针旋转把手进行收口,旋转至定位立柱后收口结束,逆时针旋转把手进行松爪,取出工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