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换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959发布日期:2019-06-26 02:03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换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工装换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换模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机械加工领域,越来越多的采用机床加工手段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因此模具/工装大量被采用,产品换型生产就需要更换模具/工装,现在常规的换模一般都是采用天车吊装、叉车搬运及手动升降平台等方式。而此类换模方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并且不能完全保证换模过程的安全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移动换模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换模车,包括液压搬运车和换模装置,其中:

所述液压搬运车包括车架、控制台、把手和搬运台,所述搬运台形成容纳所述换模装置的空间,所述控制台与所述换模装置电连接;

所述搬运台包括基座、导向组件和拉钩组件,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和脱钩撞块,所述座体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座体的上端形成连通空腔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所述座体的前后方向,所述开口的前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脱钩撞块固定在开口的外侧;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三排链、链条盒和动力辊筒组,所述三排链容纳在链条盒中并沿后者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动力辊筒组沿所述链条盒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后者的两边外侧,所述链条盒包括容纳在空腔中并绕轴线盘旋的盘形段、从所述开口向外水平延伸的直线段以及铰接在所述直线段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翻折段;

所述拉钩组件与所述三排链的端部连接并沿所述直线段移动,当所述拉钩组件滑动至所述脱钩撞块上或从所述脱钩撞块脱离时会发生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车体可大大增加换模的灵活性,减小工厂用地成本;设置可翻折的翻折段减小了移动换模车的长度,进一步增加移动换模车的运动灵活性,由三排链直接带动拉钩组件运动,设置不同长度的链条可实现不同距离的输送距离,并且设置脱钩撞块使拉钩组件实现自动脱钩。

附图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的附图仅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进行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然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换模车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压搬运车的分解图;

图3为换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翻折段);

图4为图3所示的换模装置的后视图;

图5为脱钩撞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换模装置的部分后视图;

图7为拉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换模车,包括液压搬运车1和换模装置2,液压搬运车1包括车架11、控制台12、把手13和搬运台14,车架11和控制台12的下端面均设有滑轮,控制台12设置在车架11的后侧,把手13转动连接在控制台12的上端,搬运台14设置在车架11上,搬运台14形成容纳换模装置2的空间,控制台12与换模装置2电连接。

进一步,换模装置2沿搬运台1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后者的中部,搬运台14的上端面位于换模装置2的两侧设有限位块141。

结合图1、3、4,换模装置2基座21、动力组件22、传动组件23、导向组件24和拉钩组件25,其中:

基座21包括座体210和脱钩撞块211,座体210的内部形成空腔,座体的上端形成连通空腔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所述座体210的前后方向,所述开口的前端与外界连通,脱钩撞块11固定在开口的外侧,用于引导拉钩组件25翻转;

导向组件24包括三排链、链条盒242和动力辊筒组243,三排链容纳在链条盒242中并沿后者的长度方向移动,动力辊筒组243沿链条盒24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后者的两边外侧,链条盒242包括容纳在空腔中并绕轴线盘旋的盘形段2422、从开口向外水平延伸的直线段2421以及铰接在直线段2421远离开口一端的翻折段2423;

拉钩组件25与三排链的端部连接并沿直线段2421移动,当拉钩组件25滑动至脱钩撞块211上或从脱钩撞块211脱离时会发生翻转。

设置成车体可大大增加换模的灵活性,减小工厂用地成本;设置可翻折的翻折段2423减小了移动换模车的长度,进一步增加移动换模车的运动灵活性,由三排链直接带动拉钩组件25运动,设置不同长度的三排链可实现不同距离的输送距离,并且拉钩组件25和脱钩撞块211的配合可实现前者自动脱钩。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3~4,基座21包括座体210、脱钩撞块211和挡位板212,座体210的内部形成空腔,座体210的上端形成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开口限定座体210的前后方向,开口的前端与外界连通,脱钩撞块211固定在所述开口前端的外侧,挡位板212设置在开口后端上,挡位块212用于限制拉杆组件25的起始位置。

如图5,脱钩撞块211具有上顶面2110、前导向面2111和后导向面2112,上顶面2110向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前导向面2111,上端面2110向后倾斜向下延伸形成后导向面2112。

优选地,上顶面2110为水平面,前导向面2111和后导向面2112为倾斜平面。

进一步,上顶面2110高于座体210的顶部。

动力组件22与传动组件23传动连接,两者分别设在所述基座的两侧。

继续参见图3~4,动力组件22设置在座体210的一侧,动力组件22包括电机221和扭力可调离合器222;传动组件23设置在座体210的另一侧,传动组件23包括主动轮231、从动轮232和链条;扭力可调离合器222的一端与电机221的输出端连接,扭力可调离合器222的另一端通过穿设座体10的传动轴与主动轮231连接,主动轮231与从动轮232通过链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加装扭力可调离合器222,精确控制推拉力,防止因过载或卡死造成对设备的损坏。

结合图1和图6,导向组件24包括中心轴240、链轮241、三排链、链条盒242和动力辊筒组243,中心轴24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从动轮232的中心以及链轮241的中心,链轮241与三排链的中间排链条的销轴配合,三排链的左右排链条的销轴滑设在链条盒242内,动力辊筒组243沿链条盒24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后者的两边,链条盒242包括容纳在空腔中并绕中心轴240盘旋的盘形段2422、从开口向前水平延伸的直线段2421以及铰接在直线段2421远离开口一端的翻折段2423。

进一步,在中心轴240的末端安装旋转编码器2401,精准控制推拉行程,可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工装均能实现换模。

优选地,链轮241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链轮挡板进行固定。

链条盒242为由外压板、内压板和侧挡板组成的缺口方形,三者共同限制三排链的左右排链条在除链条盒242长度方向以外的位移。

进一步,上压板、下压板和侧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翻折段2423可向上或向下翻转。优选地,翻折段只可向上翻转,这样在车厢上不需形成收纳翻转端2423的空间,在不工作时翻折段直接向上翻转即可。

进一步,翻折段2423相对直线段2421的翻转角度为0~90°。

结合图7,拉钩组件25滑设在所述直线段上,包括夹块251、主杆252、钩块253、支撑杆254和滑轮255,夹块251的上端形成槽251A,夹块251的下端与三排链的中间排链条的端部固定连接,主杆252的后端2520铰接在夹块251的后端,主杆252可翻转至槽251A中,钩块253固设在主杆252的前端,支撑杆254设置在夹块251的相对脱钩撞块211的一侧,支撑杆254包括横置部2541和竖置部2542,横置部2541与主杆253固定连接,竖置部2542的长度与夹块251的高度对应,滑轮255设置在竖置部2541的下端。

优选的,横置部2541和竖置部2542呈L型,这样便于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时,主杆252上端连接支撑杆254的横置部2541而呈水平方向部分设置在夹块251中,当滑轮255滑动至脱钩撞块211时,滑轮255上坡并带动支撑杆254上升,使主杆252绕后端旋转,当滑轮255下坡时带动支撑杆254回落,使主杆252恢复呈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压搬运车运动至目标机台前一定距离,将翻折段2423翻折成与直线段2421共线,电机221驱动链轮241带动三排链向前运动,使钩块253与钩座连接,然后电机221驱动链轮241反向运动,并使三排链向后运动,当滑轮255到达脱钩撞块211后,滑轮255上坡并带动支撑杆254上升,使主杆252绕后端旋转,从而提起主杆252并使钩块253与钩座分离,随后滑轮255经过脱钩撞块211的上顶面2110继续运动,此时钩块253远离钩座,滑轮255继续运动时经过下坡并带动支撑杆254下降,使主杆252绕后端回旋至水平方向,完成脱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