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029发布日期:2019-07-17 06:4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尤其适用于短型大帽钉类螺栓的夹紧。



背景技术:

螺栓是焊接常用的一种紧固件,对螺栓中头部较大的通常称为大帽钉,焊接时需要对大帽钉进行夹紧,对于大帽钉夹紧一般采用单夹头或者内外双夹头的夹紧方式,然而此两种方式:前一种易造成钉子顶歪;后一种易造成钉子夹不住,形成飞钉,特别是短钉,从而易造成夹头寿命大幅度减少,影响整体焊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螺栓顶歪及飞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该组合夹头能自动导正螺栓,更好的对螺栓夹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包括接收器、驱动气缸、外夹、薄内夹和内夹;接收器与驱动气缸安装固定,内夹安装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薄内夹和外夹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接收器上,且薄内夹设置于外夹内;外夹、薄内夹和内夹同轴设置,内夹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在接收器、外夹和薄内夹中活动。

在外夹里面,内镶一薄内夹,薄内夹具有薄且弹性强的特性,其前端为缩口结构,螺栓进入接收器后,当活塞杆带动内夹把螺栓向前推时,首先碰到薄内夹,薄内夹由于具有弹性能把螺栓导正并将螺栓压入活塞杆上的内夹中,活塞杆继续前进,此时薄内夹在内夹的挤压下胀开并反作用给内夹,能持续给内夹提供夹紧力。

通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螺栓顶出外夹时,外夹胀开后回缩不及时,内夹又没有足够的夹紧力,钉子飞钉的问题。螺栓顶出外夹后,外夹和薄内夹能同时对内夹提供夹紧力,保证其焊接不歪。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内夹为截头圆锥形的缩口结构,薄内夹前端的缩口部位还分开为多个缩口夹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夹为直口形的缩口结构,外夹前端分开为多个夹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夹在缩口部位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台阶,台阶防止螺栓前推时把薄内夹带出外夹。通过外夹内壁前端的台阶,在钉子顶出时,提供反方向的阻力,保证螺栓能准确到位的压入内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螺栓三夹组合夹头的结构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螺栓三夹组合夹头的分解结构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螺栓输送入接收器后的状态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螺栓接触到薄内夹的状态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螺栓被顶出外夹的状态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清楚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螺栓三夹组合夹头,包括有接收器10、驱动气缸20、外夹30、薄内夹40和内夹50;接收器与驱动气缸安装固定,内夹安装在驱动气缸20的活塞杆201上;薄内夹和外夹通过锁紧螺母70安装在接收器上,且薄内夹设置于外夹内;外夹、薄内夹和内夹同轴设置,内夹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在接收器、外夹和薄内夹中活动,图中202为气缸密封盖。

薄内夹40为截头圆锥形的缩口结构,薄内夹前端的缩口部位还分开为多个缩口夹片401。

外夹30为直口形的缩口结构,外夹前端分开为多个夹片301,外夹在缩口部位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台阶302,台阶防止螺栓前推时把薄内夹带出外夹。

接收器10上方为入料口101,入料口与送料机通过送料管连通,螺栓80的头部向前从入料口进入到接收器10中,内夹和活塞杆从接收器的后端插入,前端为螺栓出口,为了维护与安装方便,接收器采用两个组件装配而成。

参照图3、图4、图5所示,螺栓进入接收器后,当活塞杆带动内夹把螺栓向前推时,首先碰到薄内夹,薄内夹由于具有弹性能把螺栓导正并将螺栓压入活塞杆上的内夹中,活塞杆继续前进,此时薄内夹在内夹的挤压下胀开并反作用给内夹,能持续给内夹提供夹紧力。外夹内壁前端的台阶,在钉子顶出时,提供反方向的阻力,保证螺栓能准确到位的压入内夹。通过薄内夹使螺栓顶出外夹时,外夹胀开后回缩不及时,内夹又没有足够的夹紧力,钉子飞钉的问题。螺栓顶出外夹后,外夹和薄内夹能同时对内夹提供夹紧力,保证其焊接不歪。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简单替换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涵盖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