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116发布日期:2019-08-16 23:0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



背景技术:

麻花钻是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刀具,又是孔加工刀具中应用最广的刀具。麻花钻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因其容屑槽成螺旋状而形似麻花而得名。螺旋槽有2槽、3槽或更多槽,但以2槽最为常见。麻花钻可被夹持在手动、电动的手麻花钻持式钻孔工具或钻床、铣床、车床乃至加工中心上使用。但是2槽的麻花钻头只有两条刃带,深孔加工钻削时容易偏心,椭圆、光洁度差,如果面对较高精度的要求时则需:

1、首先要用偏小点的钻头粗钻削;

2、进一步用铰刀或镗刀加工才能达到高精度的要求,加工步骤复杂,为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使用后,两个的麻花螺旋切削刃带加两个G槽设计,相当于有四条切削刃带,四条容屑槽,可支撑孔壁与补给切削,精抛光后的螺旋角20度更易于排屑,而且钻头的刚性不变,使孔径精度、垂直度、光洁度更好,粗糙度值更低,达到钻铰一体的加工效果,并且提升了至少35%以上的加工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包括主体机构以及缓冲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杆、切削刃带、G型槽,所述切削刃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削刃带螺旋交织在一起,两侧所述切削刃带相对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切削刃带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左侧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套、限位套、密封环、限位圈、密封轴承、承力台、连接柱、承力盘、减震弹簧,所述支撑套套接在限位套的外部,所述密封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环对称设置在支撑套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圈对称设置在限位套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密封轴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密封轴承均匀的设置在限位套内腔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G型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G型槽对称开设在两侧切削刃带相悖一侧面的正中,所述G型槽连通切削刃带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支撑套、限位套之间,所述密封环的外圈与支撑套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内圈与限位套的外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圈的外圈与限位套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圈与限位套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右侧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套内腔左侧限位圈、密封轴承、限位套内腔右侧限位圈并延伸至限位套的外部,所述限位圈的壁体贯穿连接杆的外壁并延伸至连接杆壁体的内部,所述限位圈与连接杆的壁体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与连接杆的外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力台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承力台均匀的设置在支撑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两侧所述承力台相悖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支撑套的内壁上,两侧所述承力台相对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与承力台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承力盘的数量与承力台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与承力台的数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承力盘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承力盘的四侧贴合凹槽的内壁,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盘上,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槽底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盘上,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套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通过设置的两个的切削刃带加两个G型槽设计,相当于有四条切削刃口,四条容屑槽,可支撑孔壁与补给切削,精抛光后的螺旋角20度更易于排屑,而且钻头的刚性不变,使孔径精度、垂直度、光洁度更好,粗糙度值更低,达到钻铰一体的加工效果,并且提升了至少35%以上的加工效率。

(2)、该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通过设置的支撑套、限位套、密封环、限位圈、密封轴承、承力台、连接杆、承力盘、减震弹簧、凹槽的配合工作,在钻具夹持连接杆时,能对连接杆形成稳定的固定,并在连接杆工作时吸收连接杆的震动,为切削刃带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机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主体机构、11连接杆、12切削刃带、13G型槽、2缓冲机构、21支撑套、22限位套、23密封环、24限位圈、25密封轴承、26承力台、27连接柱、28承力盘、29减震弹簧、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G槽麻花钻头,包括主体机构1以及缓冲机构2,主体机构1包括连接杆11、切削刃带12、G型槽13,切削刃带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切削刃带12螺旋交织在一起,两侧切削刃带12相对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切削刃带12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1的左侧上,缓冲机构2包括支撑套21、限位套22、密封环23、限位圈24、密封轴承25、承力台26、连接柱27、承力盘28、减震弹簧29,支撑套21套接在限位套22的外部,密封环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环23对称设置在支撑套21的左右两侧,限位圈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圈24对称设置在限位套22内腔的左右两侧,密封轴承25的数量为三个,密封轴承25均匀的设置在限位套22内腔的中部。

G型槽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G型槽13对称开设在两侧切削刃带12相悖一侧面的正中,G型槽13连通切削刃带12的左右两端,密封环23设置在支撑套21、限位套22之间,密封环23的外圈与支撑套21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密封环23的内圈与限位套22的外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限位圈24的外圈与限位套22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密封轴承25的外圈与限位套22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连接杆11右侧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套22内腔左侧限位圈24、密封轴承25、限位套22内腔右侧限位圈24并延伸至限位套22的外部,限位圈24的壁体贯穿连接杆11的外壁并延伸至连接杆11壁体的内部,限位圈24与连接杆11的壁体之间留有缝隙,密封轴承25的内圈与连接杆11的外壁相贴合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两个的切削刃带12加两个G型槽13设计,相当于有四条切削刃口,四条容屑槽,可支撑孔壁与补给切削,精抛光后的螺旋角20度更易于排屑,而且钻头的刚性不变,使孔径精度、垂直度、光洁度更好,粗糙度值更低,达到钻铰一体的加工效果,并且提升了至少35%以上的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的支撑套21、限位套22、密封环23、限位圈24、密封轴承25、承力台26、连接柱27、承力盘28、减震弹簧29、凹槽3的配合工作,在钻具夹持连接杆11时,能对连接杆11形成稳定的固定,并在连接杆11工作时吸收连接杆11的震动,为切削刃带12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承力台26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承力台26均匀的设置在支撑套2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两侧承力台26相悖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支撑套21的内壁上,两侧承力台26相对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凹槽3,连接柱27的数量与承力台26的数量相适配,承力盘28的数量与承力台26的数量相适配,减震弹簧29的数量与承力台26的数量相适配,承力盘28设置在凹槽3的内部,承力盘28的四侧贴合凹槽3的内壁,减震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盘28上,减震弹簧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3槽底的内壁上,连接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盘28上,连接柱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套22的外壁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