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1408发布日期:2019-08-21 01:0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配套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



背景技术:

伞齿轮用于传递两个成角度的轴间的运动,是各种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如机床、飞机、轮船及日常生活中用的汽车、电动车等都要使用各种伞齿轮。

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伞齿轮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伞齿轮的机加工一直是影响产品最终精度及成本的关键因素,伞齿轮机加工的工艺流程是铸造制坯;车削加工;滚齿;热处理;磨削加工;修整;其中滚齿时需将零件夹紧固定于滚齿机上。

申请公布号为CN10383148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夹具,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卡盘,在卡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夹爪,夹爪沿周向均匀分布;待加工的齿轮放置于三个夹爪中间位置,三个夹爪同时往齿轮方向进行移动并对该齿轮的延伸段外侧壁产生周向夹紧作用。

上述能对齿轮进行稳定夹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松开齿轮还是夹紧齿轮,其夹爪的移动速度偏慢,装夹效率低下,不适用于齿轮的大批量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具有便于齿轮夹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包括固定设置的刀头筒,所述刀头筒端面上固设有连接螺套,所述连接螺套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套远离刀头筒的端面上周向固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压板,所述连接螺套上旋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远离刀头筒的端面上固设有压紧套,所述压紧套内径沿远离连接套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压紧套内侧面抵压于弧形压板外侧面,所述弧形压板内侧抵压有套筒,所述套筒侧面开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压紧槽,所述压紧槽贯穿套筒轴线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套套设于套筒外侧,将套筒放于弧形压板内侧,将伞齿轮坯件的轴插入套筒内侧,接着用手转动连接套,连接套的转动带动压紧套沿连接套轴线方向移动,连接套移动时与弧形压板抵压,从而使弧形压板产生变形,弧形压板变形后与套筒抵压使套筒产生变形,套筒产生变形时与伞齿轮坯件压紧,从而实现伞齿轮坯件的夹紧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伸入弧形压板的一端固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侧面开设有侧面与压紧槽侧面重合且贯穿限位环轴线方向两端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的设置能避免将套筒塞入弧形压板内,同时便于用手将套筒放入弧形压板内,且限位环能增加套筒的结构强度,延长套筒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外侧套设有嵌入弧形压板内侧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外侧面开设有与调节套内腔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贯穿调节套轴线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套的设置能减小套筒的厚度,便于套筒到弧形压板的作用产生变形,减小套筒变形时的内力,便于套筒对刀具的夹紧,提高夹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内侧面为光滑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的内侧面光滑能够减小伞齿轮坯件放入套筒时产生的阻力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槽与套筒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的设置能使压紧槽与套筒内腔连接处平滑过渡,减小压紧槽与套筒内腔连接处的棱边对伞齿轮坯件的划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外侧面开设有作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具插入作动槽内,便于工具对连接套施加作用力,便于连接套与连接螺套的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外表面圆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的外表面圆滑能便于用手对连接套施加作用力,当需要旋松连接套时,先使用工具将连接套旋松,接着用手对连接套施加作用力,便于连接套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压板沿连接螺套周向间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套对弧形压板施加作用使之变形时,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弧形压板对套筒的压力均衡,有助于套筒与伞齿轮坯件之间压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调节套套设于套筒外侧,将套筒放于弧形压板内侧,将伞齿轮坯件的轴插入套筒内侧,接着用手转动连接套,连接套的转动带动压紧套沿连接套轴线方向移动,连接套移动时与弧形压板抵压,从而使弧形压板产生变形,弧形压板变形后与套筒抵压使套筒产生变形,套筒产生变形时与伞齿轮坯件压紧,从而实现伞齿轮坯件的夹紧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

2、限位环的设置能避免将套筒塞入弧形压板内,同时便于用手将套筒放入弧形压板内,且限位环能增加套筒的结构强度,延长套筒使用寿命;

3、调节套的设置能减小套筒的厚度,便于套筒到弧形压板的作用产生变形,减小套筒变形时的内力,便于套筒对刀具的夹紧,提高夹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头筒;11、连接螺套;12、弧形压板;2、连接套;21、压紧套;22、作动槽;3、套筒;31、压紧槽;32、限位环;321、限位槽;4、调节套;41、方形槽;5、伞齿轮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使用螺钉固定于机床上的刀头筒1,刀头筒1端面上一体设置有与刀头筒1同轴的连接螺套11,连接螺套11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螺套11外侧旋设有连接套2,连接套2外侧面开设有作动槽22,作动槽22的端口设置倒圆角使连接套2外表面圆滑,将工具插入作动槽22内,从而对连接套2施加作用力,便于连接套2与连接螺套11的螺旋连接,套筒3的外表面圆滑能便于用手对连接套3施加作用力。

如图1所示,连接套2背向刀头筒1的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空心圆台结构的压紧套21。

如图3所示,压紧套21的壁厚一定且压紧套21的锥角为60度。压紧套21内侧抵压有焊接于连接螺套11背向刀头筒1端面上的弧形压板12,弧形压板12沿连接螺套11周向间隔均布有四个,弧形压板12所在的空心圆台的锥角为55°,弧形压板12远离连接螺套1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弧形板,四个弧形板所在圆环位于同一个与连接螺套11同轴的圆环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弧形压板12内侧面抵压有调节套4,调节套4为圆套结构,调节套4侧面开设有贯穿调节套4轴线方向两端面的方形槽41,方形槽41与调节套4内腔连通,弧形压板12压紧调节套4时,调节套4产生变形,方形槽41的开口减小。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套4内侧面抵压有套筒3,套筒3侧面开设有贯穿套筒3轴线方向两端面的压紧槽31,压紧槽31与套筒3内腔连通,调节套4产生变形时,调节套4对套筒3产生一定的压力,套筒3受到调节套4的压紧作用产生变形,压紧槽31的开口减小,压紧槽31与套筒3内腔连通处设置有倒圆角,倒圆角在附图中未画出。

如图2所示,套筒3伸出弧形压板12的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外径大于压紧套21背向连接套2的端面内径的限位环32,限位环32内径与套筒3内径相同,限位环32上开设有限位槽321,限位槽321贯穿限位环32轴线方向两端面且与限位环32内腔连通,限位槽321的两侧面分别与压紧槽31的两侧面重合。限位环32能防止套筒3塞入弧形压板12内,同时限位环32的设置便于用手将套筒3放入弧形压板12内,且限位环32能增加套筒3的结构强度,延长套筒3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环32内侧套设有与限位环32侧面抵压的伞齿轮坯件5,伞齿轮坯件5的轴固定于限位环32内侧。

一种伞齿轮生产夹具,其工作过程如下:

将调节套4套设于套筒3外侧,手持限位环32,将套筒3放于弧形压板12内侧,将伞齿轮坯件5的轴插入套筒3内侧,用手转动连接套2,连接套2的转动带动压紧套21沿连接套2轴线方向移动,连接套2移动时与弧形压板12抵压,从而使弧形压板12产生变形,弧形压板12变形后与调节套4抵压,调节套4上设置的方形槽能使调节套4产生形变,调节套4产生形变后对套筒3施加作用力使之产生变形,同时调节套4的设置能减小套筒3的厚度,使套筒3产生变形时自身产生的内应力减小,提高套筒3使用寿命;套筒3产生变形时与伞齿轮坯件5压紧,从而实现伞齿轮坯件5的夹紧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