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167发布日期:2019-10-29 21:4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具组装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燃气具就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用到的燃气灶(煤气炉)、燃气热水器、壁挂炉等所有使用燃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来作为燃料的器具。

目前,燃具的组装检测线存在信息反馈效率低的问题,燃具整个的组装、检测周期长,不能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导致交期延长,增加库存。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燃具的组装检测线存在信息反馈效率低的问题,燃具整个的组装、检测周期长,不能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导致交期延长,增加库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包括组装输送设备、工装板、射频识别装置和中央电控装置,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的工装板,并且工装板能够通过所述组装输送设备驱动沿着组装输送设备前行移动,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包括前段倍速链输送机和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所述的前段倍速链输送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组装工位,所述的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包括至少一个的试火检测工位和至少一个的气密性检测工位,每个所述的试火检测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均与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和射频识别装置均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段倍速链输送机的末端与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相接,所述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的每个试火检测工位均采用隔房隔离,并配有抽风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个组装工位、试火检测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上的解读器和安装于每个工装板底部的电子标签,所述的解读器用于与MES管理系统通信连接,一旦工装板底部的电子标签进入解读器的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解读器识别产品代码,通过与MES管理系统对接,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电控装置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MES管理系统通信连接的铭牌自动贴标装置,所述的铭牌自动贴标装置包括设置于前段倍速链输送机末端旁侧的打印机、设置于打印机出口处的出标传感器a和吹气管、固定于打印机上的伸缩气缸、固定于伸缩气缸伸缩杆前端的旋转气缸、设置于旋转气缸旋转轴上的吸盘、设置于吸盘上的出标传感器b、设置于打印机与前段倍速链输送机相对一侧的测物光纤传感器,所述的打印机、出标传感器a、出标传感器b以及测物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的吹气管和吸盘各通过一控制阀与气源连接,所述的控制阀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的伸缩气缸和旋转气缸各通过一电磁阀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包括中央电控柜以及安装于每个组装工位、试火检测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上方的操作面板,每个所述的操作面板均与中央电控柜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还包括与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平行设置的返修输送机,并且每个所述试火检测工位、气密性检测工位与返修输送机之间设置有气动推动移载装置,所述的气动推动移载装置均与中央电控装置通信连接,一旦检测不合格,通过对应工位上的气动推动移载装置推动至返修输送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结构合理,由组装输送设备、工装板、射频识别装置和中央电控装置组成,具有燃具整机组装、检测、输送的功能,实现流动式作业,支持MES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检测的全面性,缩短交期,有助于实现整厂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装板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包括组装输送设备1、工装板2、射频识别装置3和中央电控装置4,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1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的工装板2,并且工装板2能够通过所述组装输送设备1驱动沿着组装输送设备1前行移动,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1包括前段倍速链输送机11和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12,所述的前段倍速链输送机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组装工位111,所述的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12包括至少一个的试火检测工位121和至少一个的气密性检测工位122,每个所述的试火检测工位121和气密性检测工位122均与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3通信连接,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1和射频识别装置3均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4通信连接。

所述的前段倍速链输送机11的末端与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12相接,所述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12的每个试火检测工位121均采用隔房隔离,并配有抽风系统。

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3包括设置于每个组装工位111、试火检测工位121和气密性检测工位122上的解读器31和安装于每个工装板2底部的电子标签32,所述的解读器31用于与MES管理系统通信连接,一旦工装板2底部的电子标签32进入解读器31的磁场后,接收解读器31发出的射频信号,解读器31识别产品代码,通过与MES管理系统对接,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电控装置4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还包括与MES管理系统通信连接的铭牌自动贴标装置5,所述的铭牌自动贴标装置5包括设置于前段倍速链输送机11末端旁侧的打印机、设置于打印机出口处的出标传感器a和吹气管、固定于打印机上的伸缩气缸、固定于伸缩气缸伸缩杆前端的旋转气缸、设置于旋转气缸旋转轴上的吸盘、设置于吸盘上的出标传感器b、设置于打印机与前段倍速链输送机11相对一侧的测物光纤传感器,所述的打印机、出标传感器a、出标传感器b以及测物光纤传感器均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4通信连接,所述的吹气管和吸盘各通过一控制阀与气源连接,所述的控制阀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4通信连接,所述的伸缩气缸和旋转气缸各通过一电磁阀与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4通信连接。

所述的中央电控装置4包括中央电控柜41以及安装于每个组装工位111、试火检测工位121和气密性检测工位122上方的操作面板42,每个所述的操作面板42均与中央电控柜41通信连接。

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1还包括与试火段倍速链输送机12平行设置的返修输送机13,并且每个所述试火检测工位121、气密性检测工位122与返修输送机13之间设置有气动推动移载装置14,所述的气动推动移载装置14均与中央电控装置4通信连接,一旦检测不合格,通过对应工位上的气动推动移载装置14推动至返修输送机13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燃具组装检测生产线在工作过程中,由工装板2作为燃具的治具,并且工装板2安装在组装输送设备1上,通过组装输送设备1进行输送组装、检测,依此经过多个组装工位111、至少一个的试火检测工位121和至少一个的气密性检测工位122进行组装、试火检测、气密性检,每到达一个工位后,工装板2底部的电子标签32接收解读器31发出的射频信号,解读器31识别产品代码,通过与MES管理系统对接,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电控装置4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并将目前的组装、检测信息反馈至当前工位解读器31所对应的操作面板42上,员工根据操作面板42的信息对产品进行组装或重装,随着组装输送设备1的输送,组装完成的燃具通过铭牌自动贴标装置5贴标,直至试火检测和气密性检测均合格,否则员工在操作面板42上录入检测不合格信息,并通过气动推动移载装置14推动至返修输送机13上,由返修输送机13重新输送至组装输送设备1上,通过信息反馈实现了全面检测,确保每个燃具最后出场的产品均是合格的产品,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流动式作业,实现燃具整机组装、检测、输送连续化生产功能,支持MES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期,有助于实现整厂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