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345发布日期:2019-11-12 23:1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机冲压机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所谓的双动就是指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分为内滑块和外滑块,内滑块带动模具的凸模或凹模,外滑块带动模具上的压边圈,在拉伸时压边圈首先动作压住钢板边缘,内滑块再动作进行拉伸。

现有的冲压机存在以下不足:一:不具备下料装置,这就使得冲压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工件取出,费时费力,对人的身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二:现有的冲压机构的下料装置简单,不能有效地进行进行下料,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机,设有下料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下料问题,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冲压机,包括底座、上冲压模具、下冲压模具和下料装置,所述上冲压模具包括冲头和驱动所述冲头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上模板和缓冲垫,所述液压缸的活塞连接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连接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下方连接所述冲头;

所述下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方,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为空心底座;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转轴、第二下料转轴、第三下料转轴、第四下料转轴、下料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下料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四下料转轴转动,所述第四下料转轴的下方设有存料箱,所述存料箱的上端设有容纳物料进入的开口,所述存料箱的下方设有下料带出口,所述下料带经过第一下料转轴、第二下料转轴、第三下料转轴、第四下料转轴和存料箱形成回路;

所述底座内还设有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和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前后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与所述下模板连接。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下料带内间隔设置若干限位垫,所述限位垫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突起,所述突起相互平行排列。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下料带的宽度,小于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下料带为钢质下料带。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缓冲垫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有下料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下料转轴转动,第二电机带动第四下料转轴转动,下料带上的限位垫位于下模板的下方,电机转动带动下料带将下模板和物料送入存料箱中,等下次冲压工件时人工再将下模板取出,下模板放置时,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向上,将下模板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上,直到下料板的限位垫移动至下模板下方是,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带动活塞落下,对工件进行冲压,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下料,避免了手工操作对工人带来的健康威胁,保证工人安全,减低生产成本,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升降气缸、12、第二升降气缸;2、下冲压模具;21、冲头;22、驱动组件;221、液压缸;222、上模板;223、缓冲垫;3、下冲压模具;31、下模板;32、工作台;4、下料装置;41、第一下料转轴;42、第二下料转轴;43、第三下料转轴;44、第四下料转轴;45、下料带;451、限位垫;452、突起;46、第一电机;47、第二电机;48、存料箱;481、下料带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冲压机,包括底座1、上冲压模具2、下冲压模具3和下料装置4,所述上冲压模具2包括冲头21和驱动所述冲头21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22,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液压缸221、上模板222和缓冲垫223,所述液压缸221的活塞连接所述上模板222,所述上模板222连接缓冲垫223,所述缓冲垫223的下方连接所述冲头21;

所述下冲压模具3包括下模板31和工作台32,所述工作台32位于所述下模板31的下方,所述工作台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为空心底座;

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第一下料转轴41、第二下料转轴42、第三下料转轴43、第四下料转轴44、下料带45、第一电机46和第二电机47,所述第一电机46驱动所述第一下料转轴41转动,所述第二电机46驱动所述第四下料转轴44转动,所述第四下料转轴44的下方设有存料箱48,所述存料箱48的上端设有容纳物料进入的开口,所述存料箱48的下方设有下料带出口481,所述下料带45经过第一下料转轴41、第二下料转轴42、第三下料转轴43、第四下料转轴44和存料箱48形成回路;

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第一升降气缸11和第二升降气缸12,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1和所述第二升降气缸12前后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1的活塞与所述下模板(31)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12的活塞与所述下模板31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料带45内间隔设置若干限位垫451,所述限位垫45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突起452,所述突起452相互平行排列。

优选地,所述下料带45的宽度小于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下料带45为钢质下料带。

优选地,所述缓冲垫223为橡胶缓冲垫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有下料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下料转轴转动,第二电机带动第四下料转轴转动,下料带上的限位垫位于下模板的下方,电机转动带动下料带将下模板和物料送入存料箱中,等下次冲压工件时人工再将下模板取出,下模板放置时,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向上,将下模板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上,直到下料板的限位垫移动至下模板下方是,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带动活塞落下,对工件进行冲压,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下料,避免了手工操作对工人带来的健康威胁,保证工人安全,减低生产成本,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