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线机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802发布日期:2019-10-13 02: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线机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头,具体是一种折线机夹头。



背景技术:

折线机是一种将金属线材折弯成型的相应形状的装置,该机器主要应用于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中包括汽车后排座椅钢丝、汽车发泡钢丝、汽车座椅双蛇形簧等大杆件线材成型。当需要折弯成形状为对称工件时,常规的折线机通常只能对金属线材的一端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不高,或者通过双头折弯机进行加工,但现有的折弯机只能对金属线材进行平面弯折,当遇到复杂的工件时,需要操作人员对金属线材进行重新定位进行后续的加工,且双头折弯机需要人工进行上料,无法实现双头折弯机上金属线材上料的自动化,无法实现对双头折弯机上金属线材进行旋转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双头折弯机上金属线材上料的自动化和实现对双头折弯机上金属线材进行旋转加工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线机夹头,包括夹线手臂、气缸、夹线杠杆;

气缸驱动夹线杠杆,将夹线杠杆底部第一夹紧端靠近夹线手臂底部第二夹紧端,夹紧固定线材;

当第一夹紧端靠近第二夹紧端,夹紧固定线材,从而完成对线材的控制。

夹线手臂本体上部设置有便于连接轴穿过的通孔,连接轴穿过通孔,并和夹线手臂固定连接;连接轴的转动,带动夹线手臂旋转;

转轴穿过夹线手臂上的通孔,并和夹线手臂固定连接,当转轴转动时,带动夹线手臂手臂进行转动。

夹线手臂本体中部内嵌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夹耳和夹线杠杆的上端连接;

由于气缸的活塞杆为直线运动,夹线杠杆为转动,为了将活塞杆直线推力转为推动夹线杠杆的转动力,采用夹耳的方式连接活塞杆和夹线杠杆。

在夹线手臂本体中部设置有气缸通孔,气缸通孔的作用是将气缸嵌入在夹线手臂上,实现夹线手臂和气缸的固定连接。

夹线手臂本体下部设置有开口槽,夹线杠杆的下端可放置在开口槽槽体内;

开口槽槽壁上设置有支点,夹线手臂通过支点连接夹线杠杆,且夹线杠杆绕着支点相对于夹线手臂发生旋转;

开口槽的作用是提供夹线杠杆转动的支点,和防止在夹线杠杆在转动过程中相对于夹线手臂发生偏移。

为了更好的固定气缸,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非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双耳座,夹线手臂本体固定有气缸固定架,气缸固定架和双耳座连接,将气缸固定在夹线手臂上;

气缸固定架设置在夹线手臂本体上,通过气缸固定架和双耳座的配合,进一步的将气缸固定在夹线手臂上。

在线材夹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夹紧线材和保护线材不被夹头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夹紧端靠近夹线手臂处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夹紧端靠经夹线杠杆处设置有第二弧形缺口;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的弧度和线材的弧度一致,且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相合将线材夹紧;

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能够有更多的面积和线材接触,从而能够更好的夹紧线材,此外采用弧形缺口能够更好的保护线材不被夹头磨损。

综上,当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夹耳运动,并带动夹线杠杆绕着开口槽槽壁上的支点进行旋转,从而将夹线杠杆底部第一夹紧端靠近夹线手臂底部第二夹紧端,夹紧固定线材;

通过转轴带动进行夹线手臂旋转,实现了整个装置的旋转,实现了上料、旋转线材的自动化工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线机夹头,本发明通过气缸驱动夹线杠杆,完成对物料的夹紧,通过转轴的旋转实现了上料、旋转线材的自动化工序,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显著提高折线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夹线手臂、2-通孔、3-气缸、4-开口槽、5-夹线杠杆、6-夹耳、7-支点、8-低夹紧端、9-第二夹紧端、10-双耳座、11-气缸固定架、12-第一弧形缺口、13-第二弧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线机夹头,包括夹线手臂1、气缸3、夹线杠杆5;

所述气缸3驱动所述夹线杠杆5,将所述夹线杠杆5底部第一夹紧端8靠近所述夹线手臂1底部第二夹紧端9,夹紧固定线材;

当第一夹紧端靠近第二夹紧端,夹紧固定线材,从而完成对线材的控制。

所述夹线手臂1本体上部设置有便于连接轴穿过的通孔2,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2,并和所述夹线手臂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夹线手臂1旋转;

转轴穿过夹线手臂上的通孔,并和夹线手臂固定连接,当转轴转动时,带动夹线手臂手臂进行转动。

所述夹线手臂1本体中部内嵌设有所述气缸3,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通过夹耳6和所述夹线杠杆5的上端连接;

由于气缸的活塞杆为直线运动,夹线杠杆为转动,为了将活塞杆直线推力转为推动夹线杠杆的转动力,采用夹耳的方式连接活塞杆和夹线杠杆。

在夹线手臂本体中部设置有气缸通孔,气缸通孔的作用是将气缸嵌入在夹线手臂上,实现夹线手臂和气缸的固定连接。

所述夹线手臂1本体下部设置有开口槽4,所述夹线杠杆5的下端可放置在所述开口槽4槽体内;

所述开口槽4槽壁上设置有支点7,所述夹线手臂1通过所述支点7连接所述夹线杠杆5,且所述夹线杠杆5绕着所述支点7相对于所述夹线手臂1发生旋转;

开口槽的作用是提供夹线杠杆转动的支点,和防止在夹线杠杆在转动过程中相对于夹线手臂发生偏移。

为了更好的固定气缸,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3非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双耳座10,夹线手臂本体1固定有气缸固定架11,气缸固定架11和双耳座10连接,将气缸3固定在夹线手臂1上;

气缸固定架设置在夹线手臂本体上,通过气缸固定架和双耳座的配合,进一步的将气缸固定在夹线手臂上。

在线材夹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夹紧线材和保护线材不被夹头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夹紧端8靠近夹线手臂1处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12,第二夹紧9端靠经夹线杠杆5处设置有第二弧形缺口13;第一弧形缺口12、第二弧形缺口13的弧度和线材的弧度一致,且第一弧形缺口12、第二弧形缺口13相合将线材夹紧;

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能够有更多的面积和线材接触,从而能够更好的夹紧线材,此外采用弧形缺口能够更好的保护线材不被夹头磨损。

综上,当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夹耳运动,并带动夹线杠杆绕着开口槽槽壁上的支点进行旋转,从而将夹线杠杆底部第一夹紧端靠近夹线手臂底部第二夹紧端,夹紧固定线材;

通过转轴带动进行夹线手臂旋转,实现了整个装置的旋转,实现了上料、旋转线材的自动化工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