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2498发布日期:2019-04-29 14:5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等各类风机在火力发电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是锅炉送引风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装置。其中,送风机为锅炉提供燃烧用空气,一次风机干燥并输送煤粉进入炉膛,引风机将燃烧后的烟气抽出送入烟囱。

风机叶片是风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它起着将电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的作用。由于锅炉在运行时产生的烟气含尘量大并夹杂二氧化硫等具有腐蚀性的气体,风机叶片长期在高温高尘工作环境中高速旋转,受含硬质颗粒的运动流体高速冲刷和酸性物质附着导致风机叶片出现磨损和腐蚀,使叶片的型面和质量不一致,进而导致风机出现振动、功率下降甚至叶片断裂等情况需要修复后使用。

磨损叶片型面的修复需要对进气边、排气边、叶盆、叶顶等不同位置进行堆焊和手工修磨,因单个叶片本身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在修复时需要作业人员反复移动叶片,来调整上述各修复部位适合堆焊和修磨的加工位置,无形中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必要的调整时间,使叶片型面修复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工作人员修复磨损叶片劳动强度大、调整时间长、修复效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小劳动强度、减短调整时间、提高修复效率的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撑部分、连接盘、定位套筒、旋转盘、芯轴、至少二个隔套、至少四个轴承。芯轴的一端设有旋转盘。旋转盘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手柄。芯轴的中部套设有定位套筒且定位套筒固定在支撑部分上。

定位套筒与芯轴之间设有至少二个隔套和至少四个轴承且一个隔套对应二个轴承。定位套筒靠近旋转盘的那端设有与旋转盘直径相同的定位套筒法兰。定位套筒法兰上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至少四个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销可以插进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将旋转盘和定位套筒固定在一起。芯轴上远离旋转盘的那端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远离芯轴的那端设有与叶底法兰相对应的止口。连接盘与叶底法兰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连接螺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主支架和二个副支架,主支架设置在底座上,二个副支架呈八字形设置在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板、平行设置在底板上的二个可伸缩套脚;

每个可伸缩套脚都包括支撑套脚、活动套脚、二排第三定位孔、二个第四定位孔、第二定位销。支撑套脚套设在活动套脚外。二排第三定位孔对称设置在活动套脚的两侧且每排第三定位孔都按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支撑套脚的两侧设有二个与第三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第二定位销可以插进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内将支撑套脚和活动套脚固定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脚和活动套脚都为圆管或方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分还包括加强筋,每根支撑套脚与底板之间都设有加强筋。

一种上述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与需修复叶片对应的叶底法兰放入连接盘的止口,用连接螺栓将连接盘和叶底法兰固定在一起。

2)通过摆动手柄带动旋转盘与芯轴转动,可使需修复的叶片自由转动进行调整位置,调整叶片型面位置至第一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即可进行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

3)完成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后,拔出第一定位销,重复步骤2)摆动手柄将叶片型面调整至第二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即可进行第二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依次类推,直到叶片型面多工位都修复作业完成为止。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对叶片型面各修复部位进行堆焊和修型时,本发明可以快捷、轻松地实现各加工工位的调整,免去了作业人员反复搬动叶片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中的调整时间,提高了风机叶片型面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只画了一个第二定位孔示意)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定位套筒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只画了一个第二定位孔)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定位套筒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撑部分、连接盘1、定位套筒2、旋转盘3、芯轴4、二个隔套5、四个轴承6。

其中,芯轴4的一端设有旋转盘3。旋转盘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1和手柄7。

具体的,芯轴4的中部套设有定位套筒2且定位套筒2固定在支撑部分上。定位套筒2与芯轴4之间设有二个隔套5和四个轴承6且一个隔套5对应二个轴承6。定位套筒2靠近旋转盘3的那端设有与旋转盘3直径相同的定位套筒法兰8。定位套筒法兰8上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八个与第一定位孔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9。第一定位销10可以插进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内将旋转盘3和定位套筒2固定在一起。芯轴4上远离旋转盘3的那端固定有连接盘1。连接盘1远离芯轴4的那端设有与叶底法兰12相对应的止口13。连接盘1与叶底法兰1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4可拆卸连接。

其中,支撑部分包括底座15、主支架16和二个副支架17,主支架16设置在底座15上,二个副支架17呈八字形设置在底座15上。

一种上述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与需修复叶片对应的叶底法兰12放入连接盘1的止口13,用连接螺栓14将连接盘1和叶底法兰12固定在一起,防止叶片晃动。

2)叶片固定好后,通过摆动手柄7带动旋转盘3与芯轴4转动,可使需修复的叶片自由转动进行调整位置,调整叶片型面18位置至第一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10插入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中,即可进行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

3)完成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后,拔出第一定位销10,重复步骤2)摆动手柄7将叶片型面调整至第二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10插入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中,即可进行第二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依次类推,直到叶片型面多工位都修复作业完成为止。

其中,连接盘1的规格根据叶底法兰12(即叶片底部法兰)的直径尺寸配做并固定在芯轴4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对叶片型面18各修复部位进行堆焊和修型时,本发明可以快捷、轻松地实现各加工工位的调整,免去了作业人员反复搬动叶片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中的调整时间,提高了风机叶片型面18修复的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至图6,一种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撑部分、连接盘1、定位套筒2、旋转盘3、芯轴4、二个隔套5、四个轴承6。

其中,芯轴4的一端设有旋转盘3。旋转盘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1和手柄7。

具体的,芯轴4的中部套设有定位套筒2且定位套筒2固定在支撑部分上。定位套筒2与芯轴4之间设有二个隔套5和四个轴承6且一个隔套5对应二个轴承6。定位套筒2靠近旋转盘3的那端设有与旋转盘3直径相同的定位套筒法兰8。定位套筒法兰8上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八个与第一定位孔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9。第一定位销10可以插进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内将旋转盘3和定位套筒2固定在一起。芯轴4上远离旋转盘3的那端固定有连接盘1。连接盘1远离芯轴4的那端设有与叶底法兰12相对应的止口13。连接盘1与叶底法兰1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4可拆卸连接。

其中,支撑部分包括底板19、平行设置在底板19上的二个可伸缩套脚20。

具体的,每个可伸缩套脚20都包括支撑套脚201、活动套脚202、二排第三定位孔203、二个第四定位孔204、第二定位销205。支撑套脚201套设在活动套脚202外。二排第三定位孔203对称设置在活动套脚202的两侧且每排第三定位孔203都按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支撑套脚201的两侧设有二个与第三定位孔203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04。第二定位销205可以插进第三定位孔203和第四定位孔204内将支撑套脚201和活动套脚202固定在一起。支撑套脚201和活动套脚202都为圆管。每根支撑套脚201与底板19之间都设有加强筋50。

一种上述风机叶片型面多工位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与需修复叶片对应的叶底法兰12放入连接盘1的止口13,用连接螺栓14将连接盘1和叶底法兰12固定在一起,防止叶片晃动。

2)叶片固定好后,通过摆动手柄7带动旋转盘3与芯轴4转动,可使需修复的叶片自由转动进行调整位置,调整叶片型面18位置至第一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10插入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中,即可进行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

3)完成第一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后,拔出第一定位销10,重复步骤2)摆动手柄7将叶片型面18调整至第二工位修复加工作业所需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10插入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中,即可进行第二工位的打磨、堆焊、修型工序,依次类推,直到叶片型面18多工位都修复作业完成为止。

其中,本发明工作高度可根据作业人员需要,人为调整至舒适的作业高度。拿出第二定位销205,调整至适合的工作高度后,再将第二定位销205插入第三定位孔203和第四定位孔204中即可。

具体的,连接盘1的规格根据叶底法兰12(即叶片底部法兰)的直径尺寸配做并固定在芯轴4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对叶片型面18各修复部位进行堆焊和修型时,本发明可以快捷、轻松地实现各加工工位的调整,免去了作业人员反复搬动叶片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中的调整时间,提高了风机叶片型面18修复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