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转阀式化油器本体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131发布日期:2019-08-17 02: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膜片转阀式化油器本体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油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膜片转阀式打草机化油器上本体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化油器(carburetor)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但是在目前的化油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化油器的本体进行多工位加工的时候,是人工手动装夹,动力头各个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员工技能要求高,人员安全性差、人工装夹质量不稳定、一致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化油器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化油器加工时不仅加工操作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更使得工作人员在加工化油器的时候双手暴露在各种加工器件之下而对工作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种种缺陷,已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的膜片转阀式打草机化油器上本体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片转阀式化油器本体的加工设备,包括振动盘、进料导轨、进料机械手、分度盘、若干个夹持件、加工组件、出料机械手和出料导轨,所述振动盘与进料导轨连通设置,进料机械手设置在进料导轨的侧边,所述分度盘由设置在其下方的驱动件驱动,夹持件沿分度盘的周向分布且固定在分度盘上,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分度盘侧边的负压孔加工机构、油道孔加工机构、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和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所述进料导轨、负压孔加工机构、油道孔加工机构、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和出料导轨沿分度盘的周向依次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振动盘的设置可实现自动理料和上料,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起运输作用,待化油器本体放入夹持件上后,分度盘转动,使各个夹持件依次经过各个加工机构,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导轨上设置有化油器本体通道,化油器本体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推块以及驱动推块沿化油器本体通道的轴向移动的推块气缸,另一端设置有待取区,待取区上设置有与化油器本体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化油器本体通道位于推块和限位块之间的侧边设置有与振动盘的出口连通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推块将通过振动盘进入化油器本体通道内的化油器本体沿轴向推移,使各个化油器本体依次排列在化油器本体通道内,即将化油器本体推至待取区,方便进料机械手抓取,限位块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前面的化油器本体掉出通道,起到定位的作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均包括平行气爪以及驱动平行气爪沿x轴和y轴移动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平行气爪固定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平行气爪包括两可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的夹爪,夹爪呈∩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料机械手上的平行气爪具有一个抓取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抓取位置为待取区的上方,释放位置为对应第一加工工位的夹持件的上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作用是将平行气爪从抓取位置移到释放位置或从释放位置移到抓取位置,x轴为与进料导轨的轴向平行的方向,y轴为与分度盘垂直的方向,缺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夹爪伸入,提高抓取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在分度盘上的基架,基架的顶端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加工台的对应两侧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化油器本体的摇臂,两摇臂的顶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形成夹持端,夹持端位于加工台的上方,所述基架上设置有驱动两夹持端夹紧或松开的驱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柱的设置有助于化油器本体的定位,再由摇臂进行夹紧,固定更牢固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架上设置有供摇臂铰接的铰接座,铰接座与摇臂之间设置有相互转动的铰接轴和铰接孔,所述摇臂的夹持端位于加工台的上方,摇臂远离夹持端的一端为驱动端,铰接轴位于夹持端和驱动端之间,所述驱动件与驱动端联动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夹持端之间的空隙形成与化油器本体适配的夹持腔,将化油器本体放入夹持腔后,夹持端夹持住化油器本体,使其固定在加工台上,方便加工组件对化油器本体进行加工,定位精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块,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供驱动块导向升降的导向通道,所述驱动块上与驱动端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凹腔,驱动端朝向凹腔折弯并嵌设在凹腔内,驱动块可驱动摇臂沿铰接轴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腔上具有分别驱动夹持端张开和夹紧的上驱动边和下驱动边,驱动块向下运动时,上驱动边驱动两驱动端沿铰接轴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既夹持端呈夹紧状态,当驱动块向上运动时,下驱动边驱动两驱动端沿铰接轴朝相互靠拢的方向转动,既夹持端呈张开状态,上驱动边和下驱动边之间的间隙大于驱动端的厚度,方便摇臂转动,结构简单,驱动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缸输出轴的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驱动块上设置有供输出轴的端部嵌设的凹槽,凹槽的内壁上与环形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箍在环形槽上的凸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轴与驱动块卡接连接,连接方便稳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槽的周向侧边沿驱动块的径向扩张直至形成供输出轴的端部装入的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开口可以设置在凹槽的一侧,也可以是对应的两侧,方便输出轴装入,因有导向通道的限位,所以输出轴与驱动块的连接是稳定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件为八个均匀分布在分度盘上,八个夹持件分别对应八个加工工位,进料导轨和进料机械手位于第一加工工位上,负压孔加工机构和油道孔加工机构位于第二加工工位上,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位于第四加工工位上,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位于第五加工工位上,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位于第六加工工位上,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位于第七加工工位上,出料导轨和出料机械手位于第八加工工位上,第三加工工位为轮空工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负压孔加工机构和油道孔加工机构因加工的方向不一样,所以放在一个工位上也不会冲突,布局更合理,八个加工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负压孔加工机构、油道孔加工机构、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和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均包括加工头和驱动加工头转动的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工头可以是钻头,且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分度盘的转动精度高,所以能准确对位,使加工头的加工精度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振动盘、进料导轨和进料机械手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夹持件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夹持件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5为附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夹持件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膜片转阀式化油器本体的加工设备,包括振动盘1、进料导轨2、进料机械手3、分度盘4、若干个夹持件5、加工组件、出料机械手6和出料导轨,所述振动盘1与进料导轨2连通设置,进料机械手3设置在进料导轨2的侧边,所述分度盘4由设置在其下方的驱动件驱动,夹持件5沿分度盘4的周向分布且固定在分度盘4上,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分度盘4侧边的负压孔加工机构01、油道孔加工机构02、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03、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4、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05和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6,所述进料导轨2、负压孔加工机构01、油道孔加工机构02、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03、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4、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05、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6和出料导轨沿分度盘4的周向依次分布。振动盘1的设置可实现自动理料和上料,进料机械手3和出料机械手6起运输作用,待化油器本体放入夹持件5上后,分度盘4转动,使各个夹持件5依次经过各个加工机构,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成本。

上述进料导轨2上设置有化油器本体通道21,化油器本体通道21的一端设置有推块22以及驱动推块22沿化油器本体通道21的轴向移动的推块气缸,另一端设置有待取区23,待取区23上设置有与化油器本体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块24,所述化油器本体通道21位于推块22和限位块24之间的侧边设置有与振动盘1的出口连通的通孔25。推块22将通过振动盘1进入化油器本体通道21内的化油器本体沿轴向推移,使各个化油器本体依次排列在化油器本体通道21内,即将化油器本体推至待取区23,方便进料机械手3抓取,限位块24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前面的化油器本体掉出通道,起到定位的作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上述进料机械手3和出料机械手6均包括平行气爪31以及驱动平行气爪31沿x轴和y轴移动的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33,第二气缸33固定在第一气缸32的输出轴上,平行气爪31固定在第二气缸33的输出轴上,所述平行气爪31包括两可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的夹爪311,夹爪311呈∩型。进料机械手3上的平行气爪31具有一个抓取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抓取位置为待取区23的上方,释放位置为对应第一加工工位的夹持件5的上方,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33的作用是将平行气爪31从抓取位置移到释放位置或从释放位置移到抓取位置,x轴为与进料导轨2的轴向平行的方向,y轴为与分度盘4垂直的方向,缺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夹爪311伸入,提高抓取效果。

上述夹持件5包括固定在分度盘4上的基架51,基架51的顶端设置有加工台52,加工台52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柱53,所述加工台52的对应两侧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化油器本体的摇臂54,两摇臂54的顶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形成夹持端541,夹持端541位于加工台52的上方,所述基架51上设置有驱动两夹持端541夹紧或松开的驱动件55。定位柱53的设置有助于化油器本体的定位,再由摇臂54进行夹紧,固定更牢固稳定。

上述基架51上设置有供摇臂54铰接的铰接座511,铰接座511与摇臂54之间设置有相互转动的铰接轴56和铰接孔542、5111,所述摇臂54的夹持端541位于加工台52的上方,摇臂54远离夹持端541的一端为驱动端543,铰接轴56位于夹持端541和驱动端543之间,所述驱动件55与驱动端543联动配合。两夹持端541之间的空隙形成与化油器本体适配的夹持腔,将化油器本体放入夹持腔后,夹持端541夹持住化油器本体,使其固定在加工台52上,方便加工组件对化油器本体进行加工,定位精准。

上述驱动件55为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块57,所述加工台52上设置有供驱动块57导向升降的导向通道521,所述驱动块57上与驱动端543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凹腔571,驱动端543朝向凹腔571折弯并嵌设在凹腔571内,驱动块57可驱动摇臂54沿铰接轴56转动。凹腔571上具有分别驱动夹持端541张开和夹紧的上驱动边和下驱动边,驱动块57向下运动时,上驱动边驱动两驱动端543沿铰接轴56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既夹持端541呈夹紧状态,当驱动块57向上运动时,下驱动边驱动两驱动端543沿铰接轴56朝相互靠拢的方向转动,既夹持端541呈张开状态,上驱动边和下驱动边之间的间隙大于驱动端543的厚度,方便摇臂54转动,结构简单,驱动方便。

上述气缸输出轴的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551,驱动块57上设置有供输出轴的端部嵌设的凹槽572,凹槽572的内壁上与环形槽55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箍在环形槽551上的凸块5721。输出轴与驱动块57卡接连接,连接方便稳固。

上述凹槽572的周向侧边沿驱动块57的径向扩张直至形成供输出轴的端部装入的开口。开口可以设置在凹槽572的一侧,也可以是对应的两侧,方便输出轴装入,因有导向通道521的限位,所以输出轴与驱动块57的连接是稳定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上述夹持件5为八个均匀分布在分度盘4上,八个夹持件5分别对应八个加工工位,进料导轨2和进料机械手3位于第一加工工位上,负压孔加工机构01和油道孔加工机构02位于第二加工工位上,螺钉孔底孔加工机构03位于第四加工工位上,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4位于第五加工工位上,螺钉孔螺纹加工机构05位于第六加工工位上,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6位于第七加工工位上,出料导轨和出料机械手6位于第八加工工位上,第三加工工位为轮空工位。负压孔加工机构01和油道孔加工机构02因加工的方向不一样,所以放在一个工位上也不会冲突,布局更合理,八个加工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上述负压孔加工机构01、油道孔加工机构02、右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4和左侧安装孔加工机构06均包括加工头0a和驱动加工头0a转动的电机0b。加工头0a可以是钻头,且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分度盘4的转动精度高,所以能准确对位,使加工头0a的加工精度更高。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