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9088发布日期:2019-07-24 09:3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



背景技术:

金属门框与木制门框相比,其变形小、耐久性好、遮光少,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交界处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

现有技术中的金属门框一般是四条边通过轧制、挤压、冲压或机加工成型,然后通过零件连接或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现有技术的金属门框存在连接较为繁琐、结构强度不高等缺陷,组装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连接质量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是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生产可快速弯折拼装成金属门框的型钢,简化组装、提高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其结构包括机架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原材料导向定位机构、原材料整平机构、第一冲孔机构、辊压成型机构、第二冲孔机构,第二冲孔机构后部的机架上还设有飞锯切割机。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冲孔机构包括第一冲压缸和与第一冲压缸下方与水平面垂直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冲孔模具。

优选的,所述的辊压成型机构包括电机及减速机和20组上下设置、每组2个成型压辊,成型压辊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与机架相垂直的连接板,电机及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主动链轮,成型压辊上设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从动链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冲孔机构包括第二冲压缸和与第二冲压缸下方与水平面垂直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冲孔模具。

本发明的优点:结构简单有效,生产时,原材料首先从外部经过原材料导向定位机构进入原材料整平机构进行整平,然后通过第一冲孔机构根据需要按设置距离依次冲出拼装结构工艺孔,然后进入辊压成型机构经过20组成型压辊辊压成型为需要形状的型钢,最后经过第二冲孔机构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孔位的冲压成型,最后经过飞锯切割机切割成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得到的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在三处拼装结构工艺孔处进行折弯拼装并将首尾拼装即得到拼装完成的金属门框。得到的产品可有效简化金属门框连接、提高结构强度,减少组装耗时,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冲孔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冲孔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1中辊压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生产的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拼装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生产的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经过辊压机构的辊压成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流程示意图。

图中的1是机架、2是原材料导向定位机构、3是原材料整平机构、4是第一冲孔机构、41是第一冲压缸、42是第一冲孔模具、5是辊压成型机构、51是电机及减速机、52是主动链轮、53是成型压辊、54是轴承、55是连接板、56是从动链轮、6是第二冲孔机构、61是第二冲压缸、62是第二冲孔模具;A2-A4是每段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上3个冲压而成的拼装结构工艺孔,A1和A5是由一个拼装结构工艺孔切割而成的两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生产线,其结构包括机架1和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原材料导向定位机构2、原材料整平机构3、第一冲孔机构4、辊压成型机构5、第二冲孔机构6,第二冲孔机构6后部的机架1上还设有飞锯切割机。

所述的第一冲孔机构4包括第一冲压缸41和与第一冲压缸41下方与水平面垂直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冲孔模具42。

所述的辊压成型机构5包括电机及减速机51和20组上下设置、每组2个成型压辊53,成型压辊53两端通过轴承54连接与机架1相垂直的连接板55,电机及减速机51输出端连接主动链轮52,成型压辊53上设从动链轮56,主动链轮52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从动链轮56。

所述的第二冲孔机构5包括第二冲压缸51和与第二冲压缸51下方与水平面垂直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冲孔模具52。

如图7-9所示,根据以上结构,生产时,原材料首先从外部经过原材料导向定位机构2进入原材料整平机构3进行整平,然后通过第一冲孔机构41根据需要按设置距离依次冲出拼装结构工艺孔,然后进入辊压成型机构5经过20组成型压辊53辊压成型为需要形状的型钢,最后经过第二冲孔机构6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孔位的冲压成型,最后经过飞锯切割机切割成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边缘的拼装结构工艺孔被分隔成两部分。得到的金属门框快速拼装型钢在三处拼装结构工艺孔A处进行折弯拼装并将首尾两部分拼装即得到拼装完成的金属门框。

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