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7119发布日期:2019-10-08 22:3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锻造工艺流程中对锻造模具的定位,决定了锻件的最终尺寸精度,是高精度锻造工序的关键。图1所示为当前广泛使用的锻造模具定位机构,其在模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端侧活动模套3,左侧的端侧活动模套3与模座1之间设居中活动模套2,右侧的端侧活动模套与模座之间设居中固定模套(未示出),两个端侧活动模套3的下部与下活动模套4匹配。锻造模具安装在下活动模套4上方,并位于左、右两侧设置的端侧活动模套之间。左侧的居中活动模套2位于模座1与端侧活动模套3之间,并与端侧活动模套3之间存在间隙,左端面的定位是通过拧在模座1上的顶丝螺杆5实现的。

图1所示定位机构的缺点是:因在锻造过程中,沿模具纵向方向的力无法完全避免,尤其是在进行大型精锻件的锻造时,仅仅依靠顶丝螺杆无法避免纵向力导致的活动模套移动,进而导致模具沿纵向移动,致使锻件产生纵向错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避免或减小锻造过程中模具存在的纵向移动,有效控制锻件的纵向错移。故而本专利的方案可通过减小模具的纵向位移,将锻件纵向错位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实施完成精密锻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包括模座、设置在所述模座左侧立壁内侧的居中活动模套和端侧活动模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座底壁上的下活动模套。所述端侧活动模套的下部与所述下活动模套相匹配。

区别于现有结构,本专利的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模座左侧立壁上部的顶盖板,以及置于模座左侧立壁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之间的楔块。

所述顶盖板朝向所述模座内侧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插臂,插臂靠近顶盖板本体的一侧设有根部楔面。

所述居中活动模套上设有与所述插臂对应匹配的插槽,且所述居中活动模套朝向插臂的立面上,于所述插槽以下形成有侧楔面A。

所述楔块对应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的立面设为能够与所述侧楔面A相匹配的侧楔面B。所述楔块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插臂上的根部楔面相匹配的承压楔面。

所述插臂水平地伸入所述插槽的过程中,所述根部楔面能够对所述承压楔面施加向下的推力,使得所述侧楔面B压向所述侧楔面A,而逐渐地将所述居中活动模套朝所述端侧活动模套一侧推移,使得所述居中活动模套与所述端侧活动模套的相对面相压接触,进而对活动模套实施定位。

待所述楔块充分地将所述居中活动模套推向端侧活动模套一侧后,将所述顶盖板固定在所述模座的左侧立壁上。为保证插臂上的根部楔面能够对楔块施加稳定、可靠的压力,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杆,所述紧定螺杆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插槽并压在所述插臂上。

具体实施方案中,于所述模座的左侧立壁顶部设有相间的多个纵向槽。自所述模座左侧立壁的外侧面设有条状槽。所述条状槽相对设置在所述纵向槽下方,并贯通于各纵向槽的下端。所述顶盖板通过装配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装配螺杆与所述纵向槽一一对应,且所述装配螺杆的螺杆中部位于纵向槽内,端部位于条状槽内并配置有螺母组。

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居中活动模套的下端面为纵向朝所述端侧活动模套一侧倾斜的上底楔面,对应地,所述模座的底壁上端面对应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下方的部分设为下底楔面。所述上底楔面与所述下底楔面对应匹配,能够引导所述居中活动模套滑向所述端侧活动模套。

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楔块的顶面上设有顶面槽,且顶面槽个数与插臂个数一致。所述承压楔面设置在所述顶面槽的底面上。所述插臂设有根部楔面的一段能够部分地嵌入顶面槽中,且插臂能够相对顶面槽沿纵向滑动。

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楔块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楔块顶出的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小锻造过程中模具存在的纵向移动,有效控制锻件的纵向错移,将锻件纵向错位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实施完成精密锻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对锻模实施定位的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方案的局部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与图2所示方案对应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楔块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1模座,11纵向槽,12条状槽,13上底楔面

2居中活动模套,21侧楔面A,22插槽,23下底楔面

3端侧活动模套,4下活动模套,5顶丝螺杆

6顶盖板,61插臂,62根部楔面

7楔块,71侧楔面B,72顶面槽,73丝孔

8装配螺杆,81螺母组,9紧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精密锻造用模具纵向定位装置,包括模座1、设置在所述模座1左侧立壁内侧的居中活动模套2和端侧活动模套3,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座1底壁上的下活动模套4。所述端侧活动模套3的下部与所述下活动模套4相匹配。

区别于现有结构,在本专利的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模座1左侧立壁上部的顶盖板6,以及置于模座1左侧立壁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之间的楔块7。所述顶盖板6朝向所述模座1内侧的一端设有多个插臂61,插臂6靠近顶盖板6本体的一侧设有根部楔面62。

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上设有与所述插臂61对应匹配的插槽22,且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朝向插臂6的立面上,于所述插槽22以下形成有侧楔面A21。

所述楔块7对应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的立面设为能够与所述侧楔面A21相匹配的侧楔面B71。所述楔块7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插臂61上的根部楔面62相匹配的承压楔面。

所述插臂61水平地伸入所述插槽22的过程中,所述根部楔面62能够对所述承压楔面施加向下的推力,使得所述侧楔面B71压向所述侧楔面A21,而逐渐地将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朝所述端侧活动模套3一侧推移,进而对活动模套实施推压定位。待所述楔块7充分地将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推向端侧活动模套3一侧后,将所述顶盖板6固定在所述模座1的左侧立壁上。所述根部楔面62的纵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承压楔面的纵向延伸长度,以便于保证在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压紧在所述端侧活动模套3上时,根部楔面62的左侧相对所述承压楔面仍有一定余量。

为保证插臂61上的根部楔面62能够对楔块7施加以稳定、可靠的压力,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杆9,所述紧定螺杆9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插槽22并压在所述插臂61上。

如图2至图4所示,于所述模座1的左侧立壁顶部设有相间的多个纵向槽11。自所述模座1左侧立壁的外侧面设有条状槽12。所述条状槽12相对设置在所述纵向槽11下方,并贯通于各纵向槽11的下端。所述顶盖板6通过装配螺杆8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板6上。所述装配螺杆8与所述纵向槽11一一对应,且所述装配螺杆8的螺杆中部位于纵向槽11内,端部位于条状槽12内并配置有螺母组81(包含螺母和垫圈)。顶盖板6水平地向居中活动模套2方向移动时,装配螺杆8穿设在顶盖板6的通孔内与顶盖板一起平移,且以纵向槽11为导向槽。在顶盖板6推压着楔块7将居中活动模套2紧固地推压在端侧活动模套3上后,旋拧螺母组81将顶盖板6相对模座1固定住。所以纵向槽11要有足够的纵向延伸长度,以保证顶盖板6能够充分地纵向向右移动,使得居中活动模套2压在端侧活动模套3上,有效地实施紧定定位作用。

为增加居中活动模套2滑向端侧活动模套3的便易性,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的下端面为纵向朝所述端侧活动模套3一侧倾斜的上底楔面13,对应地,所述模座1的底壁上端面对应于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下方的部分设为下底楔面23。所述上底楔面13与所述下底楔面23对应匹配,能够引导所述居中活动模套2滑向所述端侧活动模套3。

为提升插臂61与楔块7之间的结合效果,使得二者间的结合达到稳固、可靠的效果,不易滑脱,所述楔块7的顶面上设有顶面槽72,且顶面槽72个数与插臂61个数一致。所述承压楔面设置在所述顶面槽72的底面上。所述插臂61设有根部楔面62的一段能够部分地嵌入顶面槽72中,且插臂61能够相对顶面槽72沿纵向滑动。如图5,所述楔块7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楔块顶出的丝孔73。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