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模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7116发布日期:2019-10-08 22:35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锻造模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对锻造模具上的定位结构进行改进的方案。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借助其上所设置的定位结构实现定位装配的。设有定位结构的锻模,其装配定位是借助设置的定位柱与定位孔来实现的。当上模上设置了定位孔时,与该上模对应匹配的模座上会设置对应的定位柱,在将模具与模座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定位柱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然而,经过多次的装配拆卸后,模具与模座上的定位柱和定位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而影响到模具与模座的可靠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有效解决锻造模具上设置的定位结构因受磨损而对装配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锻造模具过早报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模具定位装置,其使得在锻造模具上设置的定位结构能够方便地更换,而且能够保证更换后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故而有助于克服因锻造模具上的定位结构受到过度磨损,造成模具装配问题,甚至过早造成模具报废的问题,有助于节省模具购置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模具定位装置,包括座板、模板、一对定位筒、多个柱块、多个孔块及一对限位板。

所述柱块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孔块上设有定位孔。

所述的一对定位筒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座板和模板上,使得装配时两个定位筒的轴线能够重合。

所述的多个柱块叠置在一个所述的定位筒内,能够相对该定位筒沿其轴线移动。所述的多个柱块能够择一地移动至所对应定位筒的端口,且使得该柱块上的定位柱移出至该定位筒的端口外。

所述的多个孔块叠置在另一个所述的定位筒内,能够相对该定位筒沿其轴线移动。所述的多个孔块能够择一地移动至所对应定位筒的端口,且使得该孔块上的定位孔朝向该定位筒的端口一侧。

所述的一对限位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座板与所述模板相对的端面上,并分别对应在所述的两个定位筒的一端端口,起到阻挡所述柱块或孔块移出所对应的定位筒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对推力螺杆。所述的一对推力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定位筒内,且设在背离设有所述限位板的一端。所述推力螺杆与所述定位筒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旋拧所述推力螺杆能够将所述柱块或孔块推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推力螺杆包括设置在其端部的端柱。所述端柱与所述推力螺杆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所述推力螺杆旋转时所述端柱不会同步旋转。所述端柱与所述柱块或孔块相作用,能够对所述柱块或孔块施加沿所述定位筒轴向的推力。

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推力螺杆。所述推力螺杆设置在内部叠置有所述柱块的定位筒内,且设在背离设有所述限位板的一端。所述推力螺杆与所述定位筒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旋拧所述推力螺杆能够将所述柱块推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推力螺杆。所述推力螺杆设置在内部叠置有所述孔块的定位筒内,且设在背离设有所述限位板的一端。所述推力螺杆与所述定位筒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旋拧所述推力螺杆能够将所述孔块推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力螺杆包括设置在其端部的端柱。所述端柱与所述推力螺杆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端柱与所述柱块或孔块相作用,能够对所述柱块或孔块施加沿所述定位筒轴向的推力。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块和/或所述孔块与所述定位筒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所述柱块和/或所述孔块上设有所述定位柱或定位孔的一侧设有棱柱状结构。对应所述棱柱状结构,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槽孔,使得处于所述定位筒端部的柱块或孔块上的棱柱状结构暴露在外部。这样通过工具与棱柱状结构配合,能够旋拧所述柱块和/或孔块相对定位筒旋转,而沿定位筒的轴向移动,使得最靠近定位筒一端口的柱块上的定位柱移出定位筒端口,或使得最靠近定位筒一端口的孔块上的定位孔移至定位筒的端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筒上,于设置所述限位板的一端相反的端口处设有塞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有助于克服因锻造模具上的定位结构受到过度磨损,造成模具装配问题,甚至过早造成模具报废的问题,有助于节省模具购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板,2模板,31定位筒a,32定位筒b,4柱块,41定位柱,42棱柱段,5孔块,51定位孔,52棱柱状凸台,61推力螺杆a,61a端柱,62推力螺杆b,63塞块a,64塞块b,71限位板a,72限位板b,a面一,b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锻造模具定位装置,包括座板1、模板2、定位筒a31、定位筒b32、多个柱块4、多个孔块5、限位板a71和限位板b72。所述柱块4上设有定位柱41,所述孔块5上设有定位孔1。所述的定位筒a31、定位筒b3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座板1和模板2上,并使得装配时定位筒a31、定位筒b32的轴线能够相重合。

所述的多个柱块4叠置在所述的定位筒a31内,能够相对该定位筒a31沿定位筒a31的轴线移动。且所述的多个柱块4能够择一地移动至所对应的定位筒a31的上端口,且使得该柱块4上的定位柱41移出至该定位筒a31的上端口外。

所述的多个孔块5叠置在另一个所述的定位筒b32内,能够相对该定位筒b32沿定位筒b32的轴线移动。所述的多个孔块5能够择一地移动至所对应定位筒b32的下端口,且使得该孔块5上的定位孔51朝向该定位筒b32的下端口一侧。

所述的限位板a71、限位板b72分别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座板1与所述模板2相对的端面上(图示的面一a和面二b),并分别对应在所述的两个定位筒a31、定位筒b32的一端端口,起到阻挡所述柱块4或孔块5移出定位筒a31、定位筒b32的作用。

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包括有推力螺杆a61和推力螺杆b62。所述的推力螺杆a61、推力螺杆b6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定位筒a31、定位筒b32内,且设在定位筒a31的下端口处、定位筒b32的上端口处。所述推力螺杆a61的外壁上,靠近下端的一段设有外螺纹。所述推力螺杆b62的外壁上,靠近上端的一段亦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筒a31的内腔靠下端口的一段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筒b32的内腔靠上端口的一段设有内螺纹。这样所述推力螺杆a61和推力螺杆b62与所述定位筒a31、定位筒b32便通过螺纹结构匹配连接,旋拧所述推力螺杆a61、推力螺杆b62能够将所述柱块4或孔块5推向所述限位板a、限位板b的一侧。

所述定位筒a31与多个柱块4对应的一段内壁为光孔壁,柱块4的主体为光柱体,其外壁与定位筒a31的内壁接触,接触摩擦系数宜小不宜大,以便于推力螺杆a61顺利地推动柱块4沿定位筒a31的内腔滑移。同理,所述定位筒b32与多个孔块5对应的一段内壁为光孔壁,孔块5的主体为光柱体,其外壁与定位筒b32的内壁接触,接触摩擦系数也是宜小不宜大,以便于推力螺杆b62顺利地推动孔块5沿定位筒b32的内腔滑移。

图1中,所述推力螺杆a61包括设置在其端部的端柱61a。所述端柱61a与所述推力螺杆a6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所述推力螺杆a61旋转时所述端柱61a不会同步旋转。所述端柱61a与所述柱块4相作用,能够对所述柱块4施加沿所述定位筒a31轴向的推力。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在推动柱块4沿定位筒a31的内腔滑动时,柱块4相对定位筒a31的内壁形成摩擦而对柱块4与定位筒a31的同轴性造成不利影响。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定位筒b32内的推力螺杆b62可同样采取推力螺杆a61的实施方式。

如图1,应用实施时,一般要求处于最上部柱块4的定位柱41全部露出限位板a71的上(外)端面。所述限位板a71的上端面与面一a平齐。要求处于最下部孔块5的定位孔51在限位板b72的下(外)端面内。所述限位板b721的上端面与面二b平齐。

当一对相匹配的柱块4和孔块5上的定位柱41和定位孔51受到较严重的磨损后,起开限位板a71和限位板b72,同时移出推力螺杆a71、推力螺杆b72,将的磨损的柱块4、孔块5放入推力螺杆a71、推力螺杆b72的一端后,再将推力螺杆a71、推力螺杆b72装在定位筒上,通过旋拧推力螺杆a71、推力螺杆b72便可将后续(未磨损)的柱块4和孔块5推送至限位板一侧。

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块4与所述定位筒a31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所述柱块4的主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筒a3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孔块5与所述定位筒b32的内壁通过螺纹结构匹配,所述孔块5的主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筒b3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柱块4上设有所述定位柱41的一侧设有棱柱状结构,即柱块4主体上的棱柱段42,定位柱41设在棱柱段42的一端面上。所述孔块5上设有定位孔51的一侧设有棱柱状结构,即孔块5主体上设置的棱柱状凸台52,定位孔51设在棱柱状凸台2的一端面上。

对应棱柱段42和棱柱状凸台52,于所述限位板a71、限位板b72上设有对应的槽孔,槽孔的设置能够使得处于所述定位筒a31、定位筒b32端部的柱块4或孔块5上的棱柱段42和棱柱状凸台52暴露在外部,以便能够经槽孔将工具伸入到限位板a71、限位板b72的内侧作用在棱柱段42和棱柱状凸台52上,而旋拧着柱块4或孔块5使其相对定位筒a31、定位筒b32沿定位筒的轴向移动。

在柱块4、孔块5上设置的棱柱状结构还可为沿柱块4、孔块5轴线的棱柱通孔。

如图1、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筒a31和定位筒b32上,于设置所述限位板a71、限位板b72的一端相反的端口处设有塞块a63和塞块b64。

上述实施方式相对实施方式一在更换新的柱块4或孔块5时更为方便,而且不需要留存已经磨损的柱块4或孔块5。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