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470发布日期:2020-05-26 17:4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液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

在传统的切削液输送装置,不能根据机床加工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的切削液输送,这将会导致切削液使用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工控机实现自动化控制,循环泵以及多个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仪的配合,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切削液的混合、输送并进行检测,最后在切削液加注的时候实现自动加注,不加注的时候升起避免占用空间,上述设备设计合理,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具有检测作用,保证了切削液的混合和输送,也保证了切削液的加注,工控机内设定参数值,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了输送的智能管理,始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搅拌装置、输送检测装置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混合搅拌装置、输送检测装置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共同电连接工控机;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部分别连通有若干连接管,每一个连接管上设置有循环泵,且连接管的外侧端部连接有溶液容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搅拌装置的下部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出液循环泵;所述输送检测装置包括连通在出液循环泵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之间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两根检测管,两根检测管共同连接有一检测盒,检测盒内安装有浓度传感器、ph传感器,且检测盒上安装有电导率测定仪;所述移动罐装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输送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连接有竖向板,竖向板的一侧安装有竖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竖向管道;输送管道通过伸缩软管连通竖向管道。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体,搅拌釜体的上端设置有竖向电机,竖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贯穿搅拌釜体的上端且轴连接在搅拌釜体上;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下端与搅拌釜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撑座;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长度是第二搅拌叶片的长度的两到三倍。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箱体,移动箱体的两侧设置有移动轮,移动箱体内设置有移动电机且移动箱体的两侧安装有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移动电机通过传动总成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轮;所述移动箱体上设置有横向安装轴,横向安装轴通过螺栓与竖向板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驱动装置位安装在竖向板上的竖向气缸,竖向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竖向杆,竖向杆上通过螺纹和u形卡件连接有竖向管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工控机实现自动化控制,循环泵以及多个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仪的配合,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切削液的混合、输送并进行检测,最后在切削液加注的时候实现自动加注,不加注的时候升起避免占用空间,上述设备设计合理,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具有检测作用,保证了切削液的混合和输送,也保证了切削液的加注,工控机内设定参数值,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了输送的智能管理,始于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输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移动罐装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切削液输送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搅拌装置、输送检测装置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混合搅拌装置、输送检测装置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共同电连接工控机。工控机内安装有自己设计的程序,按照程序以及程序内的参数进行控制,实现切削液的智能管理。

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部分别连通有若干连接管2,每一个连接管2上设置有循环泵3,且连接管2的外侧端部连接有溶液容器1。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4。所述搅拌装置的下部连通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出液循环泵10。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体5,搅拌釜体5的上端设置有竖向电机14,竖向电机14的动力输出轴13传动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贯穿搅拌釜体的上端且轴连接在搅拌釜体上。所述搅拌轴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7,第二搅拌轴7的下端与搅拌釜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撑座6。所述搅拌轴9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2,第二搅拌轴7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8,搅拌叶片12的长度是第二搅拌叶片8的长度的两到三倍。

所述输送检测装置包括连通在出液循环泵和移动罐装输送装置之间的输送管道19,输送管道19上设置有两根检测管,两根检测管共同连接有一检测盒18,检测盒18内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7、ph传感器16,且检测盒上安装有电导率测定仪15。

所述移动罐装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方车间顶部的输送支架20,输送支架20的上端安装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连接有竖向板24,竖向板24的一侧安装有竖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竖向管道27。输送管道27通过伸缩软管连通竖向管道。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箱体21,移动箱体21的两侧设置有移动轮23,移动箱体21内设置有移动电机且移动箱体的两侧安装有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移动电机通过传动总成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轮。所述移动箱体上设置有横向安装轴22,横向安装轴22通过螺栓与竖向板24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驱动装置位安装在竖向板上的竖向气缸25,竖向气缸2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竖向杆26,竖向杆26上通过螺纹和u形卡件连接有竖向管道。

本实用新型利用工控机实现自动化控制,循环泵以及多个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仪的配合,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切削液的混合、输送并进行检测,最后在切削液加注的时候实现自动加注,不加注的时候升起避免占用空间,上述设备设计合理,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具有检测作用,保证了切削液的混合和输送,也保证了切削液的加注,工控机内设定参数值,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了输送的智能管理,始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