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3066发布日期:2020-02-07 22:1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熔装置,属于焊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地暖供热装置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电地热供热装置的电缆线与发热体之间的连接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通过金属端子压实连接,连接不牢靠,容易引起虚接,产生火灾隐患;还有通过螺栓将电缆线与发热体连接,反复热胀冷缩之后会引起虚接,并将接触点焚毁,基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通过高频振动热熔的方式进行焊接,但现有焊接装置多为平面式焊接模具,无法完成发热体与电缆线的熔接,熔接后会产生密封不严,形状规则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后期加工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焊熔装置,包括焊熔枪,所述焊熔枪包括高频振动发生器和焊接部,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与焊接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焊接部的端部设有与电缆线内金属线直径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焊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锥形台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柱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锥形台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台的另一端与第三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柱体的另一端设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呈条块状,且两侧为与第三柱体一体成型的圆弧面,所述焊接头上设有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三柱体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柱体、第二锥形台和第三锥形台,所述第四柱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锥形台和第三锥形台,所述第二锥形台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三锥形台另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三锥形台与高频振动发生器连接,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呈圆柱形。

优选的,该焊熔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块,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高频振动发生器和连接部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和连接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焊接部置于安装座外部;所述固定块呈方形,其四角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高频振动发生器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三凹槽扣在高频振动发生器上,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与安装座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与安装板滑动连接,安装座相对于安装板在高频振动发生器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气缸,所述第一传动气缸的伸缩杆与安装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保护栏,所述保护栏包括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两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向安装板外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向安装板外部延伸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间设有第一圆形开口,用以穿过焊接部和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开口,用以穿过焊接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端部设有v型开口,所述v型开口的底端与第四连接板的外侧端面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固定板相对支撑板在高频振动发生器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气缸,所述第二传动气缸的伸缩杆与固定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以保护气动气管和电缆线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链条式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对电缆线和石墨碳棒的焊接,且密封严密,不会造成虚接的情况,焊接工作完成后,焊接点处形状规则统一,并与后续的热加工注塑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焊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焊熔枪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焊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频振动发生器;2、焊接部;201、第一柱体;202、第二柱体;203、第一锥形台;204、第三柱体;205、焊接头;206、第一凹槽;3、连接部;301、第四柱体;302、第二锥形台;303、第三锥形台;4、安装座;5、固定块;6、安装板;7、第一传动气缸;8、连接件;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第一圆形开口;12、第三连接板;13、第四连接板;14、第二圆形开口;15、v型开口;16、固定板;17、支撑板;18、第二传动气缸;19、保护套;20、滑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焊熔装置,包括焊熔枪,所述焊熔枪包括高频振动发生器1和焊接部2,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与焊接部2之间通过连接部3连接,所述焊接部2的端部设有与电缆线内金属线直径匹配的第一凹槽206,所述第一凹槽206呈圆弧形。

所述焊接部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柱体201、第二柱体202、第一锥形台203和第三柱体204,所述第一柱体201的一端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柱体20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柱体202的另一端与第一锥形台2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台203的另一端与第三柱体2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柱体204的另一端设有焊接头205,所述焊接头205呈条块状,且两侧为与第三柱体204一体成型的圆弧面,所述焊接头205上设有第一凹槽206。所述第一柱体201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202的直径,所述第三柱体204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一柱体201和第二柱体202的直径。

所述连接部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柱体301、第二锥形台302和第三锥形台303,所述第四柱体30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锥形台302和第三锥形台303,所述第二锥形台302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三锥形台303另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三锥形台303与高频振动发生器1连接,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呈圆柱形。

该焊熔装置还包括安装座4和固定块5,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与高频振动发生器1和连接部3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和连接部3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焊接部2置于安装座4外部;所述固定块5呈方形,其四角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5上设有与高频振动发生器1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固定块5通过第三凹槽扣在高频振动发生器1上,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与安装座4螺栓连接。所述安装座4与安装板6滑动连接,安装座4相对于安装板6在高频振动发生器1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安装板6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气缸7,所述第一传动气缸7的伸缩杆与安装座4通过连接件8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保护栏,所述保护栏包括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板6两侧的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向安装板6外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向安装板6外部延伸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中间设有第一圆形开口11,用以穿过焊接部2和连接部3。所述第一圆形开口11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12,所述第三连接板12与第一连接板9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板12之间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13,所述第四连接板13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开口14,用以穿过焊接部2;所述第三连接板12的端部设有v型开口15,所述v型开口15的底端与第四连接板13的外侧端面持平。所述保护栏、第三连接板12和第四连接板13可起到对焊接枪的保护作用。

所述安装板6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6上,所述固定板16与支撑板17滑动连接,固定板16相对支撑板17在高频振动发生器1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支撑板17上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气缸18,所述第二传动气缸18的伸缩杆与固定板17通过连接件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以保护气动气管和电缆线的保护套19,所述保护套19为链条式保护套。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滑动连接滑动架20。

该焊熔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该装置的滑动架20固定安装在高分子石墨碳棒发热轨生产线的设备上,电缆线经过切口漏出电缆线内部的金属导线后,并与石墨碳棒接触连接,电缆线外的绝缘层与石墨碳棒外包裹的绝缘层材料一致,通过滑动架20与支撑板17滑动连接来调节支撑板17在的具体位置,并通过第二传动气缸18牵引固定板16相对支撑板17滑动,进行位置调整,使得第三连接板12上的v型开口15与电缆线接触连接,且电缆线上的切口正对第四连接板13中间的第二圆形开口14,完成电缆定位,然后通过第一传动气缸7牵引安装座4相对于安装板6滑动137mm,使得焊熔枪的焊接头205穿过第二圆形开口14与电缆线接触连接,通过高频振动发生器1发出每秒几万次的高频振动,可达28000次/s,经过连接部3传送到焊接部2的焊接头205,由于石墨探头的导热性极强,并与金属导线接触连接,产生的振动作用与电缆线和石墨碳棒上,使得接触面迅速熔化,加上一定压力后,使得石墨碳棒与电缆线的绝缘层融合成一体,最终金属导线置于第一凹槽206内,成型后通过第一传动气缸7抽回焊熔枪,焊熔端冷却形成包裹金属导线的焊接帽,上述焊接过程在1s内全部完成。当焊接枪通过第一传动气缸7作用远离电缆线后,电缆线与石墨碳棒的接触点就形成一个坚固的分子链,达到焊接的目的,焊接强度能接近于原材料强度。

上述焊接工作可采用两个焊接枪交替工作,支撑板17上可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的连接部件及连接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与上述描述结构一致,所述滑动架20两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用以控制第一传动气缸7牵引安装座4在安装板6上的滑动距离,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两个第一传动气缸7交替工作,持续循环下去,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