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666发布日期:2020-05-22 20:3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主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研发的中小型数控机床用主轴工件定位装置通常安装于刀盘上,通过刀盘刀座,固定定位机构,通过刀盘运动,将安装于主轴上的工件进行推进定位。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定位机构直接暴露于加工区域,在加工中与切削液油、气等长期接触会对机构造成损坏,影响定位机构寿命;且随着特殊定制化趋势发展,机台大多数情况下均处于满刀运转状态以配合不同加工工艺,导致定位机构无法借助刀盘安装,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将定位装置安装于主轴内部,具有定位装置不易受到加工环境影响,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不额外占用机床空间,满足更多加工需求的效果。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包括中空拉杆,所述中空拉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有夹头,另一端连接有固定件,所述中空拉杆内穿设有挡料杆,所述挡料杆穿过固定件并与固定件远离夹头一端通过固定块可拆卸连;

所述中空拉杆内部靠近夹头处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推杆和复位件,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挡料杆抵接,另一端与夹持在所述夹头上的工件端部抵接,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复位件未受力状态下带动所述推杆复位并且不与挡料杆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拉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推杆穿设在定位筒内,并且所述推杆由定位筒穿过的一端套设有套筒,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推杆穿设在复位件内,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套筒远离夹头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定位筒远离夹头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拉杆内固定连接有衬套,所述定位筒固定连接在套筒靠近夹头的一端,所述推杆套设在套筒内的一端位于衬套内,所述衬套靠近夹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定位筒接触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以及套筒与拉杆远离夹头一端的接触处均设置有油封,两个所述油封分别与拉杆和定位筒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靠近夹头一端螺纹连接有推块,所述推杆的直径大于推杆的直径;

所述套筒远离夹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螺母的直径与衬套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顶丝孔,所述顶丝孔内螺纹连接有顶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与挡料杆和固定件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挡料杆远离夹头的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料杆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内衬,所述环形内衬与中空拉杆的内壁贴合。

在通过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将工件插入夹头内,向后推动工件至其端部与推块抵接,再将工件夹持稳定,此时复位件受力拉伸,推杆远离夹头的一端与挡料杆端部抵接,工件达到定位效果,启动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将调节组件置于中空拉杆内,在实现定位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其由于直接与铁屑油雾接触,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由推杆和复位件组成的调节组件置于中空拉杆内部,即可在实现对工件的定位效果的同时节省数控机床空间,并提供有效保护;

2.通过套筒、衬套以及油封的设置,提高密封性,有效避免调节组件与铁屑等污染物接触,起到有效的保护;

3.通过连接在套筒端部的定位螺栓,保持推杆沿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中空拉杆;11、挡料杆;111、调节螺母;112、环形内衬;12、衬套;121、卡块;122、卡槽;2、夹头;21、工件;3、固定件;31、固定块;4、调节组件;41、推杆;411、推块;412、顶丝孔;413、顶丝;42、复位杆;43、套筒;431、油封;432、定位螺母;433、定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数控机床主轴,包括中空拉杆1,中空拉杆1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有夹头2,另一端连接有固定件3,中空拉杆1与夹头2和固定件3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中空拉杆1内穿设有挡料杆11,挡料杆11穿过固定件3并与固定件3远离夹头2一端通过固定块31可拆卸连接;中空拉杆1内部靠近夹头2处设置有用于对工件21进行定位的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包括推杆41和复位件,推杆41的一端与挡料杆11抵接,另一端与夹持在夹头2上的工件21端部抵接;复位件为弹性件,复位件未受力状态下带动推杆41复位,此时推杆41与挡料杆1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如图2所示,中空拉杆1内固定连接有衬套12,套筒43靠近夹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筒433,推杆41穿设在定位筒433内,并且推杆41由定位筒433穿过的一端套设有套筒43,套筒43与推杆41固定,与定位筒433活动连接,复位件为弹簧,推杆41穿设在复位件内,复位件的一端与套筒43远离夹头2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定位筒433远离夹头2一端。定位筒433固定连接在,推杆41套设在套筒43内的一端位于衬套12内,衬套12端部与挡料杆11贴合。推杆41靠近夹头2一端螺纹连接有推块411,推杆41的直径大于推杆41的直径,推块4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顶丝413孔412,顶丝413孔412内螺纹连接有顶丝413;套筒43远离夹头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432,螺母的直径与衬套12的内径相等。

如图2所示,衬套12靠近夹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1,卡块121与定位筒433接触处开设有卡槽122,卡槽122以及套筒43与拉杆远离夹头2一端的接触处均设置有油封431,两个油封431分别与拉杆和定位筒433抵接。令工件21的端部穿过夹头2并与推块411抵接,工件21安装定位完成,将工件21夹紧在夹头2上,此时复位件压缩,套筒43和推杆41一同向前运动并与挡料杆11抵接。将工件21拆卸下来后,推杆41失去来自工件21的力,复位件恢复原长,推杆41回到原位以便下一次加工。两个油封431与套筒43配合,有效避免弹簧与铁屑等污染物接触,延长使用寿命。不另外占用数控机床的空间,不影响数控机床上的正常加工。

如图2所示,固定块31与挡料杆11和固定件3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挡料杆11远离夹头2的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母111。挡料杆11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内衬112,环形内衬112与中空拉杆1的内壁贴合。在安装时令调节螺母111嵌设在数控机床上并转动连接,根据不同的工件21长度,转动调节螺母111对挡料杆11的长度进行调节。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通过数控机床对工件21进行加工时,将工件21插入夹头2内,向后推动工件21至其端部与推块411抵接,再将工件21夹持稳定,此时复位件受力拉伸,推杆41远离夹头2的一端与挡料杆11端部抵接,工件21达到定位效果,启动数控机床对工件21进行加工。将调节组件4置于中空拉杆1内,在实现定位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其由于直接与铁屑油雾接触,延长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