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961发布日期:2020-06-23 22:1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一些铸件在完成浇注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后续的精加工,如在铸件的预定位置上钻出工作孔,或对铸件进行铣销以加工出花键等精细结构。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加工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待加工铸件的稳定夹持,防止待加工铸件晃动。对于一些具有标准几何形状的待加工铸件,普通的夹具即能满足夹持需求。但是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部件,普通的夹具则难以满足夹持需求。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待加工铸件100,其上形成有圆弧形的豁口101,当需要对豁口两侧的位置进行精加工时,普通的夹具则难以满足夹持需求。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能够实现对带有圆弧形豁口的待加工铸件的稳定夹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所述待加工铸件上形成有圆弧形的豁口,所述夹具包括:

水平设置的支撑板;

设置在所述撑板一端的用于卡合待加工铸件的豁口的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卡合块的尺寸与所述待加工铸件上的豁口尺寸相匹配;

设置在所述撑板另一端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推拉机构及连接在所述推拉机构的末端的夹持块,所述推拉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持块在一夹持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在所述夹持块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能够实现对所述待加工铸件的夹持,在所述夹持块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待加工铸件能够被移置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或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移出。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导向套、推拉杆、铰链及翘杆,其中,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拉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持块,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经所述铰链铰接在所述翘杆的一端,所述翘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通过转动所述翘杆的自由端,能够推动所述推拉杆沿所述导向套来回移动,从而驱动所述夹持块在所述夹持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机构为驱动气缸,所述夹持块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合块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端向外延伸出所述卡合块。在所述待加工铸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时,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待加工铸件相抵靠。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中的夹具,通过卡合块和夹持件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够实现对带有圆弧形豁口的待加工铸件的稳定夹持,从而保证该类待加工铸件的后续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种带有圆弧形豁口的待加工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与待加工铸件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包括支架1、支撑板2、卡合块3及夹持件4等部件。

支撑板2水平固定在支架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为矩形的板状机构。

卡合块3为圆柱形结构,其固定在支撑板2的一端,卡合块3用于卡合待加工铸件100的豁口101。卡合块3的尺寸与待加工铸件100上的豁口101的尺寸相匹配。

夹持件4设置在所述撑板2的另一端,夹持件4包括推拉机构及连接在推拉机构的末端的夹持块41。推拉机构被配置为驱动夹持块41在一夹持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在夹持块41移动至夹持位置时,夹持块41和卡合块3能够实现对待加工铸件100的夹持,在夹持块41移动至释放位置时,待加工铸件能够被移置于夹持块41和卡合块3之间或从夹持块41和卡合块3之间移出。

如图2所示,为了节省夹具制造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机构为手动式结构,具体的,该推拉机构包括导向套42、推拉杆43、铰链44及翘杆45。其中,导向套42固定在支撑板2上,推拉杆43穿设在导向套42内,推拉杆43的一端连接夹持块41,推拉杆43的另一端经铰链44铰接在翘杆45的一端,翘杆4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人工转动翘杆45的自由端,能够驱动推拉杆43顺着导向套42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夹持块41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实现对待加工铸件100的夹持或释放。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则采用驱动气缸作为自动式的推拉机构。在这些实施例中,夹持块44与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连接,驱动气缸的活塞端在伸缩过程中带动夹持块41在夹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对待加工铸件100的夹持或释放。

为了防止待加工铸件100的豁口101与卡合块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还包括设置在卡合块3上的大致呈长方体结构的定位块5,定位块5的两端向外延伸出卡合块3。

在待加工铸件被夹持于夹持块41和卡合块3之间时,定位块5与待加工铸件100相抵靠,从而实现了对待加工铸件100的定位。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能够实现对带有圆弧形豁口的待加工铸件的稳定夹持,从而保证该类待加工铸件的后续加工精度。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所述待加工铸件上形成有圆弧形的豁口,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水平设置的支撑板;

设置在所述撑板一端的用于卡合待加工铸件的豁口的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卡合块的尺寸与所述待加工铸件上的豁口尺寸相匹配;

设置在所述撑板另一端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推拉机构及连接在所述推拉机构的末端的夹持块,所述推拉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持块在一夹持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在所述夹持块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能够实现对所述待加工铸件的夹持,在所述夹持块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待加工铸件能够被移置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或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导向套、推拉杆、铰链及翘杆,其中,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拉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持块,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经所述铰链铰接在所述翘杆的一端,所述翘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通过转动所述翘杆的自由端,能够推动所述推拉杆沿所述导向套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夹持块在所述夹持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为驱动气缸,所述夹持块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合块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端向外延伸出所述卡合块;

在所述待加工铸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块和所述卡合块之间时,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待加工铸件相抵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好包括支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待加工铸件的夹具,待加工铸件上形成有圆弧形的豁,该夹具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撑板一端的用于卡合待加工铸件的豁口的卡合块,卡合块为圆柱形结构,卡合块的尺寸与所述待加工铸件上的豁口尺寸相匹配;设置在撑板另一端的夹持件,夹持件包括推拉机构及连接在推拉机构末端的夹持块,推拉机构被配置为驱动夹持块在一夹持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在夹持块移动至夹持位置时,夹持块和卡合块能够实现对待加工铸件的夹持,在夹持块移动至释放位置时,待加工铸件能够被移置于夹持块和卡合块之间或从夹持块和卡合块之间移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带有圆弧形豁口的铸件的稳定夹持,从而保证该类铸件的后续加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谢大峰;钟长生;姚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捷特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