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631发布日期:2020-10-28 12:5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杆式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连杆式夹紧装置,以往,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26598号小册子)记载的那样,有如以下那样构成的连杆式夹紧装置。

在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被插入到壳体中的杆的上部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有夹紧臂的左端部,在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上部外周的支承部能够绕轴心转动地安装有环状的被支承构件。利用连杆构件将设置于上述被支承构件的枢轴支承部与上述夹紧臂的长边方向上的中途部连结。在上述支承部及上述被支承构件设置有承接部件,所述承接部件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上述连杆构件作用于上述枢轴支承部的向上的力。在上述支承部,利用锁定部件将上述被支承构件固定于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

上述承接部件具备至少一个外螺纹区域和至少一个内螺纹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外螺纹区域形成于壳体的支承部的外周,所述至少一个内螺纹区域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与该外螺纹区域螺合的方式形成于被支承构件的内周。

在将夹紧臂的夹紧位置向绕杆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情况下,首先,在解除了由所述锁定部件进行的对所述被支承构件的固定的状态下,使上述被支承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绕轴心转动上述预定角度,接下来,利用锁定部件将该转动角度位置的被支承构件固定于上述支承部即可。

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夹紧臂的夹紧位置设定在绕杆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26598号小册子(2008年10月23日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的以往技术有以下的问题。

由于通过形成于壳体的支承部的外周的外螺纹区域与形成于被支承构件的内周的内螺纹区域的螺合而使上述被支承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转动,因此,被支承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会微妙地偏移。因此,变更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夹紧臂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也会微妙地偏移。另外,解除夹紧而使夹紧臂向远离工件的方向回转的释放状态下的夹紧臂的位置由于向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变更而微妙地偏移。并且,夹紧臂的夹紧位置处的预先调整了的水平状态也会微妙地偏移。

因此,在将夹紧臂的夹紧位置向绕杆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结构中,仍留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目的在于实现将夹紧位置高精度地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连杆式夹紧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例如如图1~图5或图6和图7或图8~图11或者图12所示,本发明将连杆式夹紧装置如以下那样构成。

连杆式夹紧装置具备:壳体3,所述壳体3供杆1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插入;夹紧臂30,所述夹紧臂30上下摆动自如地与所述杆12的上部连结;连杆构件33,所述连杆构件33具有摆动自如地与所述壳体3连结的连杆下部35和摆动自如地与所述夹紧臂30连结的连杆上部34;转动支承构件26,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形成为能够支承在设定夹紧位置时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所述壳体3;以及螺栓46,所述螺栓46在所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将所述壳体3固定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

本发明能够发挥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将夹紧臂的夹紧位置向绕杆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情况下,首先,在解除了由所述锁定构件进行的对所述转动支承构件的固定的状态下,使上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绕轴心转动预定角度,接下来,利用锁定构件将该转动角度位置的壳体固定于上述转动支承构件即可。

由于以使壳体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方式形成有转动支承构件,因此,与所述以往技术不同,能够将向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夹紧臂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为恒定。

另外,解除夹紧而使夹紧臂向远离工件的方向回转的释放状态下的夹紧臂的位置也被保持为恒定。

而且,夹紧臂的夹紧位置处的预先调整了的水平状态被保持为恒定。

结果,能够将夹紧臂的夹紧位置高精度地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连杆式夹紧装置还具备承接构件b,所述承接构件b为了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33作用于所述壳体3的向上的力而设置于所述壳体3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之间,所述壳体3具有传递面37,所述传递面37向所述承接构件b传递作用于所述壳体3的向上的力,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具有承接面27,所述承接面27承接传递到所述承接构件b的向上的力。

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传递面、承接构件及承接面可靠地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向上的力。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所述承接构件b包括沿着所述壳体3的外周配置的挡圈38。

在该情况下,由于挡圈一体地安装于壳体,因此,在用于换产调整等的分解时等没有丢失的担忧,处理变得便利。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所述承接构件b包括沿着所述壳体3的外周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楔构件41。

在该情况下,利用楔构件的楔效应,能够强力地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向上的力。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为了从所述壳体3的下方将所述挡圈38安装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之间,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被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壳体3的上方移动。

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用于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向上的力的挡圈组装在壳体与转动支承构件之间。

例如如图8~图11所示,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为了连结所述连杆下部35,所述壳体3具有枢轴支承部28,所述枢轴支承部28向比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3d靠半径方向上的外方且所述壳体3的上方突出,用于将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从所述壳体3的上侧安装于所述壳体3的避让凹部51形成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

在该情况下,由于转动支承构件形成有避让凹部,所以能够以从枢轴支承部避让的方式从壳体的上侧安装于壳体。因此,可以得到能够有效地利用杆的力而向下按压工件并且组装性也优异的连杆式夹紧装置。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具有从下侧依次形成的大径孔53和小径孔54,所述避让凹部51沿着周向形成于所述小径孔54。

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形成用于避免安装时的与枢轴支承部的干涉的避让凹部。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凸缘部58从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3d朝向所述大径孔53突出设置,所述凸缘部58具有传递面59,所述传递面59向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传递作用于所述壳体3的向上的力,承接从所述传递面59传递的向上的力的承接面56形成在所述大径孔53与小径孔54之间的台阶部55。

在该情况下,不用设置承接构件,能够利用传递面和承接面可靠地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向上的力。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在所述避让凹部51的上侧从所述内周壁52向半径方向上的内方突出并与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3d抵接的罩部50形成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

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罩部来防止切屑等异物侵入到转动支承构件与壳体之间。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所述壳体3具有:环状槽63、64,所述环状槽63、64沿周向形成于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以及流体供给排出口(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21),所述流体供给排出口为了对使所述杆12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压力流体进行供给及排出而形成于所述环状槽63、64。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设定夹紧位置时使壳体朝向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而使得流体供给排出口的位置变化,也能够不进行换产调整地经由环状槽在形成于工作台的流体供给排出口与形成于壳体的流体供给排出口之间对流体进行供给及排出。

优选的是,在上述发明中添加如下的结构。

为了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所述连杆构件33作用于所述壳体3的向上的力,连杆式夹紧装置还具备形成于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的外螺纹部70和形成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的内螺纹部71,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经由所述外螺纹部70和所述内螺纹部71承接作用于所述壳体3的向上的力。

在该情况下,在上述转动支承构件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转动时,转动支承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但壳体的落座部由工作台的孔的锥形面从下方承接,壳体本身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偏移。因此,变更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夹紧臂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偏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连杆式夹紧装置的非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是上述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上述连杆式夹紧装置的俯视图,(a)是设定夹紧位置前的俯视图,(b)是设定夹紧位置后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在上述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壳体与转动支承构件之间组装有挡圈的形态的纵剖视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a)是连杆式夹紧装置的俯视图,(b)是连杆式夹紧装置的纵剖视图,且是(a)中的5b-5b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7(a)是示出上述连杆式夹紧装置的转动支承构件和楔构件的立体图,(b)是示出安装于转动支承构件的楔构件的立体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连杆式夹紧装置的非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c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形成于上述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壳体的环状槽的示意图。

图11(a)~(c)是示出将上述转动支承构件从壳体的上侧安装于壳体的详细形态的纵剖视图。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a)是连杆式夹紧装置的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a)所示的d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的非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的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的俯视图,(a)是设定夹紧位置前的俯视图,(b)是设定夹紧位置后的俯视图。

该实施方式例示了在作为固定台的工作台1配置有连杆式夹紧装置2的情况。该夹紧装置2的筒状的壳体3被插入到形成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的孔1b中。

载置于该工作台1的上表面1a的工件w由上述夹紧装置2固定。

活塞11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且呈气密状地插入到上述壳体3的缸孔10,杆12从该活塞11一体地向上突出。该杆1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且呈气密状地插入到壳体3的上端壁3a。形成在壳体3的下端壁3b与上述活塞11之间的夹紧室15与形成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夹紧用的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连通。

另外,形成在壳体3的上端壁3a与上述活塞11之间的非夹紧室19与形成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非夹紧用的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连通。

枢轴支承部28从壳体3的上端壁3a的一部分一体地向上突出。另外,夹紧臂30的长边方向上的左端部(一端部)利用第一销31在垂直面内摆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杆12的上部。该夹紧臂30的长边方向上的中途部利用第二销32在垂直面内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连杆构件33的连杆上部34。另外,该连杆构件33的连杆下部35利用第三销3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枢轴支承部28。此外,如图4所示,上述连杆构件33以从两侧夹着上述枢轴支承部28及夹紧臂30的方式设置有两个,但在图1、图2中,仅图示出一方的连杆构件33。

上述壳体3的主体部3c以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能够绕轴心转动的方式插入到形成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的孔1b中。该壳体3的上端壁3a的下表面被工作台1的上表面1a从下方支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在绕轴心朝向所期望的方向旋转后的状态下呈气密状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孔1b。

如图3所示,在壳体3的上端壁3a的外周壁3d沿着周向形成有传递面37。在该传递面37安装有截面圆形的挡圈38。

在所述壳体3的上端壁3a的外周部外嵌有环状的转动支承构件26。该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面26a形成为随着朝向上方而朝向轴心缩窄。转动支承构件26经由挡圈38将在设定夹紧位置时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壳体3固定于工作台1。此时,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1a与转动支承构件2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如图3及图1所示,螺栓46的向下的紧固力经由转动支承构件26和挡圈38向将壳体3压靠于工作台1的方向作用。结果,能够将壳体3可靠地固定于工作台1。

另外,在夹紧动作时,夹紧臂30推压工件w的力的反作用力作为第三销36的力而作用于壳体3,该向上的力经由作为承接构件b的挡圈38由固定于工作台1的转动支承构件26从上方可靠地承接。

被插入到转动支承构件26的螺栓插入孔48中的螺栓46的腿部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的内螺纹孔49螺合。

图5是示出在连杆式夹紧装置2的壳体3与转动支承构件26之间组装有挡圈38的形态的纵剖视图。

如图5所示,转动支承构件26被设置成能够向壳体3的上方移动,以使形成于壳体3的上端壁3a的周面的传递面37露出。因此,在转动支承构件26向壳体3的上方移动而使传递面37露出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挡圈38从壳体3的下方安装于在传递面37形成的槽。

另外,能够利用挡圈38可靠地防止转动支承构件26从壳体3的上端壁3a的外周壁向下方脱落。

上述夹紧装置2如以下那样动作。

如图1、图2所示,在夹紧动作时,在将非夹紧室19的压力油排出并且向夹紧室15供给压力油时,所述杆12上升,所述夹紧臂30绕第二销32沿顺时针的方向进行驱动,设置于该夹紧臂30的右端部的推压螺栓57向下按压所述工件w。在该夹紧动作时,夹紧臂30推压工件w的力的反作用力作为第三销36的力而作用于壳体3,该向上的力经由作为承接构件b的挡圈38由固定于工作台1的转动支承构件26的承接面27从上方可靠地承接。

与上述情况相反地,在非夹紧时,将夹紧室15的压力油排出,并且向非夹紧室19供给压力油。于是,上述杆12下降,上述夹紧臂30向逆时针的方向退避。

在将夹紧臂30的夹紧位置向绕杆12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的情况下,首先,在解除了由所述螺栓46进行的壳体3向转动支承构件26的固定的状态下,使上述壳体3相对于转动支承构件26绕轴心转动预定角度,接下来,利用螺栓46将该转动角度位置的壳体3固定于上述转动支承构件26即可。

由于以使壳体3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方式形成有转动支承构件26,因此,与所述以往技术不同,能够将变更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夹紧臂3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为恒定。

另外,解除夹紧而使夹紧臂30向远离工件w的方向回转的释放状态下的夹紧臂30的位置也被保持为恒定。

而且,夹紧臂30的夹紧位置处的预先调整了的水平状态被保持为恒定。

结果,能够将夹紧臂30的夹紧位置高精度地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

〔实施方式2〕

利用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a)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a的俯视图,(b)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a的纵剖视图,且是(a)中的5b-5b线的向视剖视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在如下方面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所述承接构件b是沿着壳体3的外周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楔构件41。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三个楔构件41沿着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隔开相等间隔地配置。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发挥如下的优点。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将夹紧臂30的夹紧位置变更到绕杆12的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之后,在利用螺栓46将转动支承构件26紧固于工作台1时,三个楔构件41从角度彼此相差120度的三个方向朝向轴心牢固地压靠壳体3。因此,能够避免壳体3的横向的位置从预定的中心位置偏移,能够将壳体3牢固地固定在预定的中心位置。

〔实施方式3〕

利用图8~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b的非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c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形成于连杆式夹紧装置2b的壳体3的环状槽63、64的示意图。

枢轴支承部28向壳体3的上方突出。并且,枢轴支承部28与壳体3的外周壁3d相比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尺寸d3。这是因为,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销31成为力点,第三销36成为支点,推压螺栓57成为作用点,并通过杠杆原理,以连杆构件33与杆12的轴心平行的姿态向下按压工件w,因此,在与外周壁3d相比使枢轴支承部28向半径方向上的外方突出并延长力点(第一销31)与支点(第三销36、第二销32)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杆12的力而强力地向下按压工件w。

该第三实施方式在如下方面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在连杆式夹紧装置2b既未设置挡圈38也未设置楔构件41。

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具有从下侧依次形成的大径孔53及小径孔54。

用于将转动支承构件26从壳体3的上侧安装于壳体3的避让凹部51沿着周向形成于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的小径孔54。

壳体3具有凸缘部58,所述凸缘部58从外周壁3d朝向转动支承构件26的大径孔53突出设置。凸缘部58具有传递面59,所述传递面59向转动支承构件26传递作用于壳体3的枢轴支承部28的向上的力。在转动支承构件26的大径孔53与小径孔54之间的台阶部55形成有承接面56,所述承接面56承接从凸缘部58的传递面59传递的向上的力。在转动支承构件26的下表面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之间形成有间隙d1。

大径孔53的直径被设定为比凸缘部58的直径大。小径孔54的直径被设定为比壳体3的外周壁3d的直径大与卡合间隙d2相当的长度。

转动支承构件26具有罩部50,所述罩部50在避让凹部51的上侧从内周壁52向半径方向上的内方突出并与壳体3的外周壁3d抵接。由此,由于避让凹部51的上侧的罩部50外嵌于壳体3的外周壁3d,所以能够防止在与工件w关联的作业中产生的切屑等异物侵入到小径孔54与壳体3的外周壁3d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避让凹部51形成为槽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用与转动支承构件26不同的构件来构成罩部50,并将避让凹部51形成为切口状,在壳体3的外周壁3d与避让凹部51之间嵌入该不同的构件。

壳体3的上端壁3a的上表面为随着向半径方向上的外方推进而变低的倾斜面。转动支承构件26的罩部50的上表面也为与壳体3的上端壁3a的倾斜面连续的倾斜面。因此,在与工件w关联的作业中产生的切屑变得容易流动,能够防止切屑向上表面的堆积。

如图8及图10所示,形成在壳体3的上端壁3a与活塞11之间的非夹紧室19与形成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非夹紧用的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连通。并且,形成在壳体3的下端壁3b与活塞11之间的夹紧室15与形成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夹紧用的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连通。

用于向非夹紧室19对压力油进行供给排出的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1形成于工作台1的。并且,用于向夹紧室15对压力油进行供给排出的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2形成于工作台1。

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1和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相连的环状槽63在安装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o型环65与o型环66之间沿着壳体3的主体部3c的周向形成于整周。并且,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2和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相连的环状槽64在安装于壳体3的主体部3c的o型环66与o型环67之间沿着壳体3的主体部3c的周向形成于整周。

上述转动支承构件26如以下那样安装于壳体3。

图11(a)~(c)是示出将上述转动支承构件26从壳体3的上侧安装于壳体3的详细形态的纵剖视图。

首先,如图11(a)所示,将转动支承构件26配置在非夹紧状态下的连杆式夹紧装置2b的上方。然后,以使非夹紧状态下的连杆式夹紧装置2b的夹紧臂30和连杆构件33穿过由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形成的空间的方式使转动支承构件26下降。

接着,以使壳体3的枢轴支承部28靠近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的方式使转动支承构件26横向移动。之后,一边保持转动支承构件26的与枢轴支承部28相反侧的部分,一边使转动支承构件26的枢轴支承部28侧的部分下降,使转动支承构件26倾斜。

然后,以使转动支承构件26的枢轴支承部28侧的避让凹部51靠近壳体3的枢轴支承部28侧的外周壁3d的方式使转动支承构件26向左斜上方并行移动。接着,如图11(b)、图11(c)所示,以使转动支承构件26的与枢轴支承部28相反侧的部分下降的方式以转动支承构件26的枢轴支承部28侧的部分为支点而使转动支承构件26逆时针转动。之后,形成在转动支承构件26的大径孔53与小径孔54之间的承接面56与形成在壳体3的凸缘部58的传递面59抵接,如图11(d)所示,将转动支承构件26安装于壳体3。

上述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发挥如下的优点。

由于在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周壁52形成有避让凹部51,所以转动支承构件26以从向比壳体3的外周壁3d靠半径方向上的外方且壳体3的上方突出的枢轴支承部28避让的方式从壳体3的上侧安装于壳体3。因此,可以得到能够有效地利用杆12的力而向下强力地按压工件w并且组装性也优异的连杆式夹紧装置。

由于在从壳体3的外周壁3d朝向所述大径孔53突出设置的凸缘部58形成有向转动支承构件26传递作用于壳体3的向上的力的传递面59,且承接从传递面59传递的向上的力的承接面56形成在大径孔53与小径孔54之间的台阶部55,因此,能够利用既未设置挡圈38也未设置楔构件41而削减了部件件数的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承接在夹紧动作时从连杆构件33作用于壳体3的向上的力。

由于在避让凹部51的上侧从内周壁52突出并与壳体3的外周壁3d抵接的罩部50形成于转动支承构件26,所以能够防止切屑等异物侵入到转动支承构件26的小径孔54与壳体3的外周壁3d之间。

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1和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相连的环状槽63沿着周向形成,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2和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相连的环状槽64沿着周向形成。因此,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1与环状槽63相对。并且,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2与环状槽64相对。因此,不论壳体3转动到怎样的转动角度位置,均能够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1通过环状槽63而向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供给压力油,能够从工作台压力油供给排出口62通过环状槽64而向压力油供给排出口17供给压力油。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

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夹紧臂30绕轴心回转并且进行升降动作的回转式夹紧装置。

示出了承接面27为平面状的例子,但承接面27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

挡圈38的截面并不被限定于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四边形形状。

示出了三个楔构件41的例子,但也可以配置四个以上的楔构件41。

代替例示的液压复动式,驱动上述活塞11及杆12的部件既可以为通过液压夹紧并且通过弹簧恢复的部件,也可以为通过弹簧夹紧并且通过液压恢复的部件。代替压力油等液体,在该驱动部件中使用的压力流体也可以为压缩空气等气体。

上述夹紧装置2、2a也可以与图示上下相反地配置或斜向地配置。

〔第四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a)是连杆式夹紧装置2c的夹紧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a)所示的d部的放大剖视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锥形面68以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展的方式形成于工作台1的孔1b的上部。与该锥形面68卡合的落座部69以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展的方式形成于壳体3的上端壁3a。该壳体3以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能够绕轴心转动的方式插入到孔1b中。该壳体3的落座部69由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相邻地形成的锥形面68从下方支承。由此,以使壳体3的轴心与孔1b的轴心一致的方式将壳体3插入到孔1b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在绕轴心朝向所期望的方向旋转后的状态下呈气密状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孔1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落座部69呈锥状地形成于壳体3的外周壁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以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1a平行的方式呈水平状地形成落座部69,该呈水平状地形成的落座部69由上表面1a从下方支承。

如图12(b)所示,利用壳体3的外螺纹部70的上表面来构成传递面37。环状的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螺纹部71与壳体3的外螺纹部70螺合。通过使螺栓46通过转动支承构件26的螺栓插入孔48而固定于工作台1,从而使转动支承构件26将在设定夹紧位置时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壳体3固定于工作台1。此时,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1a与转动支承构件2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与图3及图1中的前述结构同样地,螺栓46的向下的紧固力经由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螺纹部71和壳体3的外螺纹部70向将壳体3压靠于工作台1的方向作用。结果,能够可靠地将壳体3固定于工作台1。

由于以使壳体3一边将轴心的位置保持为恒定一边朝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转动的方式形成有转动支承构件26,因此,与所述以往技术不同,能够将变更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夹紧臂3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为恒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杆式夹紧装置2c中,壳体3的外螺纹部70与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螺纹部71螺合。因此,在上述壳体3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承构件26的内螺纹部71绕轴心转动时,虽然会认为壳体3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但由于壳体3的落座部69由工作台1的孔1b的锥形面68从下方承接,所以壳体3本身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偏移。因此,变更到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夹紧臂3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偏移。另外,解除夹紧而使夹紧臂30向远离工件w的方向回转的释放状态下的夹紧臂30的位置不会由于壳体3向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的变更而偏移。并且,夹紧臂30的夹紧位置处的预先调整了的水平状态也被维持。即,能够高精度地将夹紧位置2c向绕轴心的所期望的转动角度位置变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而言,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2:夹紧装置、3:壳体、12:杆、17: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1::压力油供给排出口、26:转动支承构件、27:承接面、28:枢轴支承部、30:夹紧臂、33:连杆构件、34:连杆上部、35:连杆下部、37:传递面、38:挡圈、41:楔构件、46:螺栓(锁定构件)、50:罩部、51:避让凹部、52:内周壁、53:大径孔、54:小径孔、55:台阶部、56:承接面、58:凸缘部、59:传递面、63:环状槽、64:环状槽、68:锥形面、69:落座部、70:外螺纹部、71:内螺纹部、b:承接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