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2455发布日期:2020-06-05 21:5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属于化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尿素储运及堆放过程中,颗粒表面紧密接触,随着尿素颗粒温度和周围空气湿度的变化,颗粒表面发生吸湿和蒸发过程,并且在外界压力下颗粒会在表面液膜中出现再结晶,新结晶的尿素与其他晶体粘合在一起,导致了尿素结块。

尿素结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是销售到终端客户手里才发现尿素结块。对于结块的尿素,客户通常是用手将结块掰开,但是尿素结块处质地较坚硬,不仅掰开费力,而且会导致手部疼痛。如果使用硬物将其捣开会直接将尿素捣碎,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能够在不损伤尿素的前提下将尿素结块分离,只需要将装置摆动起来就可以不用管了,省时省力。

本发明所述的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固定立柱,立柱侧面设置圆筒形的摆筒,摆筒两端面通过盖板封堵,摆筒轴线垂直立柱并且摆筒上部铰接在立柱上部,经过摆筒圆心及该铰接点的直线为对称线,摆筒内对称设置两个压板,压板压合面上排布安装若干压辊,压辊的轴线垂直摆筒的端面,并且同侧压辊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压板上端固定簧片,簧片上端铰接在摆筒的盖板上,压板下部铰接在轨道板上端,轨道板下端铰接在摆筒的盖板上,轨道板上放置小球,簧片、压板、轨道板均以对称线对称设置,两压板下部向内倾斜,摆筒上部设置进料口,摆筒下部设置出料口。

压辊表面包裹橡胶层,橡胶层柔软可变形,不仅增加摩擦力,而且可以避免将尿素挤碎。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结块尿素从进料口放入摆筒,并且使得结块尿素位于两侧的压辊之间,然后手推摆筒使得摆筒做钟摆动作,当摆筒向有摆动时,左侧小球位置不变而右侧小球由于重力而滚动至轨道板与压板铰接处,使得左侧挤压板同时向对称线和向下移动。向对称线移动时,使得压辊对结块尿素进行挤压;向下移动时,对结块尿素进行揉搓,使得做外层的结块尿素颗粒分离。分离后的结块尿素整体直径变小,进而向下落下,直至被两侧的压辊卡住,重复上述过程。当摆筒回摆时,右侧小球复位而左侧小球由于重力而滚动至轨道板与压板铰接处,使得右侧挤压板同时向对称线和向下移动,而左侧挤压板在簧片带动下复位,这样其中一组压辊复位时另一组压辊工作,对结块尿素进行持续的挤压和揉搓。由于压辊可以自转,当压辊复位时就不会将与之接触的结块尿素带起。摆筒摆动后会摆动一段时间才会停止,操作人员将摆筒起摆后就可以不用管了,十分的省时省力,还不消耗能源。

压板下部挤压面上均排布固定若干分离棒,相邻分离棒之间的间隙大于尿素的直径而小于两倍尿素的直径,两压板上的分离棒均呈v形,两侧分离棒的非固定端交叉在一起。结块尿素被分离后最终会有两个或者三个尿素连在一起无法被挤压和揉搓开,这些尿素会被分离棒阻挡并滚落至v形分离棒底部,当对立方向的挤压板下行时会带动其上的分离棒下行。由于两侧分离棒的非固定端交叉在一起,该分离棒会卡入两尿素颗粒之间并施加压力使其分开。少量从分离棒中漏出的两结块尿素颗粒不影响整体肥料的合格率,后期使用时可以通过分拣的方式将其拣出。

分离棒表面光滑。表面光滑的分离棒可以更容易卡入两结块尿素颗粒之间,容易找正。

出料口上设置小门,通过小门将出料口封堵,避免物料抛洒。

出料口下方设置收集盘,收集盘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接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其中一组压辊复位时另一组压辊工作,对结块尿素进行持续的挤压和揉搓。由于压辊可以自转,当压辊复位时就不会将与之接触的结块尿素带起。摆筒摆动后会摆动一段时间才会停止,操作人员将摆筒起摆后就可以不用管了,十分的省时省力,还不消耗能源,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进料口;3、摆筒;4、簧片;5、橡胶层;6、压辊;7、结块尿素;8、压板;9、小球;10、盖板;11、轨道板;12、分离棒;13、底座;14、出料口;15、收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钟摆式尿素结块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垂直固定立柱1,立柱1侧面设置圆筒形的摆筒3,摆筒3两端面通过盖板10封堵,摆筒3轴线垂直立柱1并且摆筒3上部铰接在立柱1上部,经过摆筒3圆心及该铰接点的直线为对称线,摆筒3内对称设置两个压板8,压板8压合面上排布安装若干压辊6,压辊6的轴线垂直摆筒3的端面,并且同侧压辊6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压板8上端固定簧片4,簧片4上端铰接在摆筒3的盖板10上,压板8下部铰接在轨道板11上端,轨道板11下端铰接在摆筒3的盖板10上,轨道板11上放置小球9,簧片4、压板8、轨道板11均以对称线对称设置,两压板8下部向内倾斜,摆筒3上部设置进料口2,摆筒3下部设置出料口14。

压辊6表面包裹橡胶层5,橡胶层5柔软可变形,不仅增加摩擦力,而且可以避免将尿素挤碎。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结块尿素7从进料口2放入摆筒3,并且使得结块尿素7位于两侧的压辊6之间,然后手推摆筒3使得摆筒3做钟摆动作,当摆筒3向有摆动时,左侧小球9位置不变而右侧小球9由于重力而滚动至轨道板11与压板8铰接处,使得左侧挤压板8同时向对称线和向下移动。向对称线移动时,使得压辊6对结块尿素7进行挤压;向下移动时,对结块尿素7进行揉搓,使得做外层的结块尿素7颗粒分离。分离后的结块尿素7整体直径变小,进而向下落下,直至被两侧的压辊6卡住,重复上述过程。当摆筒3回摆时,右侧小球9复位而左侧小球9由于重力而滚动至轨道板11与压板8铰接处,使得右侧挤压板8同时向对称线和向下移动,而左侧挤压板8在簧片4带动下复位,这样其中一组压辊6复位时另一组压辊6工作,对结块尿素7进行持续的挤压和揉搓。由于压辊6可以自转,当压辊6复位时就不会将与之接触的结块尿素7带起。摆筒3摆动后会摆动一段时间才会停止,操作人员将摆筒3起摆后就可以不用管了,十分的省时省力,还不消耗能源。

压板8下部挤压面上均排布固定若干分离棒12,相邻分离棒12之间的间隙大于尿素的直径而小于两倍尿素的直径,两压板8上的分离棒12均呈v形,两侧分离棒12的非固定端交叉在一起。结块尿素7被分离后最终会有两个或者三个尿素连在一起无法被挤压和揉搓开,这些尿素会被分离棒12阻挡并滚落至v形分离棒12底部,当对立方向的挤压板8下行时会带动其上的分离棒12下行。由于两侧分离棒12的非固定端交叉在一起,该分离棒12会卡入两尿素颗粒之间并施加压力使其分开。少量从分离棒12中漏出的两结块尿素7颗粒不影响整体肥料的合格率,后期使用时可以通过分拣的方式将其拣出。

分离棒12表面光滑。表面光滑的分离棒12可以更容易卡入两结块尿素7颗粒之间,容易找正。

出料口14上设置小门,通过小门将出料口14封堵,避免物料抛洒。

出料口14下方设置收集盘15,收集盘15设置在底座13上,用于接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