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8138发布日期:2021-05-14 12: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际控制调整时的平衡气压较难调节,向下的力调的过大时会将阴模压下,特别是充填量较小时会影响模具的调试进而影响到制品脱出后的质量;向下的力调节过小时,阴模向上反弹还是影响制品脱出后质量。以往采用机械挡块的方式来防止阴模反弹,无法单独控制阴模板的停止位置,需与阴模支撑挡块同时联动调整,否则会产生相互干涉而压坏机器,限制了制品的调整压制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控制装置包括阴模板、下导柱、脱模杆、下连接板、下t型头、下滑柱、下模梁、充填复位缸和液流控制机构;所述的阴模板通过下导柱连接在下连接板上,所述的下t型头连接在下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的下滑柱上端连接在下t型头下方,所述的下滑柱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横梁上;所述的填充复位缸上部分别连接有脱模杆,所述的下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只充填复位缸,并通过充填复位缸向上驱动阴模板填充复位,所述的填充复位缸上部分别连接有脱模杆,所述的脱模杆下部与下横梁相连接;所述的液流控制机构包括液流阀、常通电磁阀和常闭电磁阀,所述的常通电磁阀和常闭电磁阀并联设置,所述的常通电磁阀和液流阀并联设置。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气动控制方式来进行控制阴模平衡,可在任何位置单独来进行阴模防反弹控制,可完全取代原机械止挡阴模反弹的结构形式,可做到制品压制的无死点调整,拓宽了机器制品压制的调整及应用范围;2.增加本气动控制形式后,解决了原平衡压力无法调整准确的实际操作难点,只需将充填复位缸的上部压力调整稍大,即可有效防止阴模反弹,也可防止阴模被压下的现状,保证制品压制脱模后的正品率;3.采用气动控制阴模平衡的方法,较之以往机械平衡的结构气控形式简单、方便,几乎无制造周期,可进一步减小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产品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7.图中1是阴模板,2是下导柱,3是脱模杆,4是下连接板,5是下t型头,6是下滑柱,7是下横梁,8是充填复位缸,9是常通电磁阀,10是常闭电磁阀,11是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8.一种采用气动控制形式的阴模控制装置,所述的阴模控制装置包括阴模板1、下导柱2、脱模杆3、下连接板4、下t型头5、下滑柱6、下模梁7、充填复位缸8和液流控制机构;所述的阴模板1通过下导柱2连接在下连接板4上,所述的下t型头5连接在下连接板4的下方,所述的下滑柱6上端连接在下t型头5下方,所述的下滑柱6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横梁7上;所述的填充复位缸8上部分别连接有脱模杆3,所述的下横梁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只充填复位缸8,并通过充填复位缸8向上驱动阴模板1填充复位,所述的填充复位缸8上部分别连接有脱模杆3,所述的脱模杆3下部与下横梁7相连接;所述的液流控制机构包括液流阀11、常通电磁阀9和常闭电磁阀10,所述的常通电磁阀9和常闭电磁阀10并联设置,所述的常通电磁阀9和液流阀11并联设置。
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控制阴模的目的就是在压制结束后制品脱模前,要求阴模停止压制结束位置保持不动,等待脱模杆3到位使其向下运行并使制品脱出型腔。压制结束上冲退回,阴模在充填复位力的作用下会向上运行,此时充填复位缸8上部通气产生一个向下的力来平衡向上的阴模充填复位力,使阴模在原位置固定不动。
10.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工作开始前将液流阀11的溢流压力设定为系统压力0.7

0.8mpa,通过编程控制常通电磁阀9和常闭电磁阀10分别为常通状态和常闭状态,将常通电磁阀9换向后的排气口用堵头堵掉。开始压制时模架上安装模具的阴模板1通过导柱2连接在下连接板4上,并通过下t型头5 、下滑柱6最终连接在下横梁7上。下横梁7的两端与2只充填复位缸8相固结,并通过充填复位缸8的向上驱动完成阴模板1的充填复位功能。此时上冲向下压制完成上压、同步压制(下冲不动阴模板1通过同步压杆压住下移)及最终加压三加压后压制结束(180
°
位置)。此时常闭电磁阀10在180
°
位置提前5
°‑
10
°
通电换向打开,充填复位缸8上端通气并使上端压力稍大于下端通气后的压力,同时常通电磁阀9通电换向至堵死的出气端(设定为180
°
位置提前0
°‑5°
),于是气缸的活塞下端气体被封闭在气缸中,此时即使活塞上端压力稍大也无法将活塞推动下移,即连接在填充复位缸8上的下横梁7被停止在此位置不动,也即通过相关联件连接在下横梁7上的阴模板1被平衡在压制结束位置不动,完成既不向上反弹动作又不向下移动的控制。接着脱模杆3下移推动下横梁7向下移动开始脱模,此时连接下横梁7的气缸活塞跟随下移,气缸的下部的密封气体被逐渐压缩变大,当达到溢流阀11设定的溢流压力时,溢流阀11的阀打开排气,脱模杆3顺利向下运行完成脱模过程。在270
°
脱模结束前常通电磁阀9及常闭电磁阀10提前动作恢复其常通及常闭状态,动作过程进入下一个流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