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4407发布日期:2020-09-15 19: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曳引机时,较大型电梯生产企业具有使用大型先进生产机械的能力,但是中、小型电梯生产企业还不具备使用先进生产机械的经济能力,使得曳引机在生产时,还处于完全人工组装的模式;但是,在曳引机生产时,具有行业要求,完全的人工手动组装不能满足行业要求的规定,所以,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曳引机的生产组装,制约着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以达到提高曳引机生产组装效率,且整体造价低、并能使曳引机生产满足行业要求的目的。

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子装配结构与转子装配结构;所述的定子装配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翻转工位、压机顶升工位、第二支撑架;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上依次安装有滚筒、顶升旋转工位、滚筒;

所述的转子装配结构为包括有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且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布置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一万向平台;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

所述的第四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且连接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二万向平台;并设置有转子定子结合电动行吊;

第二万向平台连接有第五支撑架,第五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且第五支撑架穿过静音测试房。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升旋转工位结构为:底端为气缸,在气缸动作端连接有支撑板,通过轴承在支撑板上安装有工位平台;工位平台的前后两侧为滚筒,左右两侧为短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工位结构为:包括有翻转框架与支撑腿,翻转框架呈长方体状,且一个相对面为曳引机进口与挡板,且在挡板内侧安装有橡胶垫,上面与下面安装有滚筒;在翻转框架中间位置,与支撑腿之间横梁通过轴连接;在翻转框架与支撑腿靠近处,在翻转框架与支撑腿上分别形成有固定扣,在固定扣内穿过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通过滑轨与滑块配合蝴蝶螺栓安装在翻转框架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机顶升工位结构为:包括有支撑台面,所述的支撑台面上设置升降滚动结构;在支撑台面上方固定有压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滚动结构为两条支撑梁安装在支撑轨道上,且在支撑梁上间隔布置有轴承;在支撑梁下侧连接有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音测试房墙体为岩棉彩钢板与阻燃吸音棉组成;且岩棉彩钢板处于外墙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气缸由总气源提供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曳引机的装配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工作模式,符合曳引机生产时的行业要求。且本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机顶升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1.1、滚筒;2、翻转工位;2.1、旋转框架;2.2、支撑腿;2.3、轴承;2.4、固定杆;2.5、挡板;2.6、橡胶垫;3、压机顶升工位;3.1、支撑台面;3.2、轴承;3.3、压机;3.4、支撑梁;3.5、气缸;4、第二支撑架;5、顶升旋转工位;6、电动行吊;7、第三支撑架;8、第四支撑架;9、第一万向平台;10、第二万向平台;11、转子定子结合电动行吊;12、第五支撑架;13、静音测试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子装配结构与转子装配结构;所述的定子装配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翻转工位2、压机顶升工位3、第二支撑架4;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4上端依次安装有滚筒1.1、顶升旋转工位5、滚筒1.1;所述的顶升旋转工位5结构为:底端为气缸,在气缸动作端连接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安装有轴承,在轴承上安装有工位平台;在工位平台的前后两侧为滚筒1.1,左右两侧为短滚筒1.2。

在第一支撑架1处,以电动行吊6将曳引机吊装上线;之后以人工在滚筒上安装并移动,在移动到顶升旋转工位5时,顶升旋转工位5升起,使其高度高于滚筒1.1表面,方便安装,并进行转动角度装配;装配完成后,降低到与滚筒1.1高度相同,在短滚筒1.2作用下,辅助人工,使曳引机向前继续运动;

所述的翻转工位2结构为:包括有翻转框架2.1与支撑腿2.2,翻转框架2.1呈长方体状,且一个相对面为曳引机进口与挡板2.5,且在挡板2.5内侧安装有橡胶垫2.6;所述的挡板通过滑轨与滑块配合蝴蝶螺栓安装在翻转框架内侧,可根据曳引机尺寸的大小,调整挡板的位置;上面与下面安装有滚筒1.1;在翻转框架2.1中间位置,与支撑腿2.2之间横梁通过轴2.3连接;在翻转框架2.1与支撑腿2.2靠近处,在翻转框架2.1与支撑腿2.2上分别形成有固定扣,在扣内穿过固定杆2.4。

所述的压机顶升工位3结构为:包括有支撑台面3.1,所述的支撑台面3.1上设置升降滚动结构;在支撑台面3.1上侧固定有压机3.3;所述的升降滚动结构为两条支撑梁3.4安装在支撑轨道上,且在支撑梁3.4上间隔布置有轴承3.2;在支撑梁下侧连接有气缸3.5,为支撑梁3.4升降提供动力。

翻转框架2.1的下面滚筒1.1与第一支撑架1上滚筒1.1在一个平面上,在曳引机进入到翻转框架内后,以挡板2.5与橡胶垫2.6共同作用,防止曳引机移位,之后将固定杆2.4拆下,将翻转框架2.1以轴2.3为支撑点,上下方向翻转,使翻转框架2.1的上面与1.1与第一支撑架1上滚筒1.1在一个平面上,也是与顶升压机的支撑梁3.4在同一个平面上,之后以固定杆2.4固定翻转框架2.1与支撑腿2.2的相对位置;并人工推动到压机顶升工位3上;在轴承3.2作用下,将曳引机推动到压机3.3下侧,之后在气缸3.5作用下,支撑梁3.4下降,使曳引机处于支撑台面3.1上,在压机3.3工作完成后,气缸3.5将支撑梁3.4升起,与第二支撑架4中的滚筒1.1水平,继续向前推动曳引机;

所述的转子装配结构为包括有第三支撑架7与第四支撑架8,且第三支撑架7与第四支撑架8布置角度呈直角,且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一万向平台9;第三支撑架7与第四支撑架8上安装有滚筒1.1;

所述的第四支撑架8与第二支撑架4连接,且连接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二万向平台10;并设置有转子定子结合电动行吊11;

第二万向平台10连接有第五支撑架12,第五支撑架12上安装有滚筒1.1;且第五支撑架12穿过静音测试房13。所述的静音测试房墙体13为岩棉彩钢板与阻燃吸音棉组成;且岩棉彩钢板处于外墙面。



技术特征:

1.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子装配结构与转子装配结构;所述的定子装配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翻转工位、压机顶升工位、第二支撑架;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上依次安装有滚筒、顶升旋转工位、滚筒;

所述的转子装配结构为包括有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且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布置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一万向平台;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

所述的第四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且连接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二万向平台;并设置有转子定子结合电动行吊;

第二万向平台连接有第五支撑架,第五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且第五支撑架穿过静音测试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旋转工位结构为:底端为气缸,在气缸动作端连接有支撑板,通过轴承在支撑板上安装有工位平台;工位平台的前后两侧为滚筒,左右两侧为短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工位结构为:包括有翻转框架与支撑腿,翻转框架呈长方体状,且一个相对面为曳引机进口与挡板,且在挡板内侧安装有橡胶垫,上面与下面安装有滚筒;在翻转框架中间位置,与支撑腿之间横梁通过轴连接;在翻转框架与支撑腿靠近处,在翻转框架与支撑腿上分别形成有固定扣,在固定扣内穿过固定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通过滑轨与滑块配合蝴蝶螺栓安装在翻转框架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机顶升工位结构为:包括有支撑台面,所述的支撑台面上设置升降滚动结构;在支撑台面上方固定有压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滚动结构为两条支撑梁安装在支撑轨道上,且在支撑梁上间隔布置有轴承;在支撑梁下侧连接有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音测试房墙体为岩棉彩钢板与阻燃吸音棉组成;且岩棉彩钢板处于外墙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曳引机生产系统,包括定子装配结构与转子装配结构;定子装配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翻转工位、压机顶升工位、第二支撑架;转子装配结构为包括有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且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布置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一万向平台;第三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第四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且连接角度呈直角,在连接处设置为第二万向平台;并设置有转子定子结合电动行吊;第二万向平台连接有第五支撑架,第五支撑架上安装有滚筒;且第五支撑架穿过静音测试房。本实用新型中,曳引机的装配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工作模式,符合曳引机生产时的行业要求。且本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欢;陈健;徐勤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宏运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