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6614发布日期:2020-10-28 11: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用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生产药用辅料过程中需要挤压后进行干燥等过程。比如:预胶化淀粉,预胶化淀粉是改性淀粉,是将淀粉用化学法或物理法将淀粉颗粒部分或全部破裂而得到,在片剂中常用作粘合剂、稀释剂、崩解剂,预胶化淀粉具有自润滑作用,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目前,生产预胶化淀粉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挤出法,该方法是将含有一点水分的淀粉通过电磁加热辊进行压制,同时接受电磁加热辊的热量,通过电磁加热辊带来的剪切以及压缩作用使得物料熔融,而在粉碎之前还要再通过蒸汽干燥法获得干燥的预胶化淀粉。不过,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在电磁加热辊运动方向上设置刮刀来防止物料粘结,但其刮除能力以及自身结构强度还有待提高;其次,成对使用的电磁加热辊的间距都是固定的,没有可调节空间,从而使得加工灵活性降低;再者就是,采用蒸汽干燥方法消耗能源较多,而且干燥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预胶化淀粉在挤压和干燥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挤压效果和干燥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能力的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包括挤压箱,所述挤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所述挤压箱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辊组,所述电磁加热辊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下方均设置有刮刀,所述电磁加热辊组至少有三组且纵向交错分布,所述挤压箱的内部设置有供从动辊移动的水平滑轨,所述从动辊的两端设置有位于挤压箱外侧的定位装置,所述主动辊固定在水平滑轨上,所述主动辊上转动设置l形的溜板,所述溜板上设置有主刮刀,所述主刮刀通过角形架连接在溜板上,所述角形架上的两边与溜板分别有一个连接节点,所述溜板上靠近主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副刀槽,所述副刀槽中设置有副刮刀,所述副刮刀与主动辊圆周面的间距小于主刮刀与主动辊圆周面的间距,所述副刀槽的外侧设置有可连接副刮刀的固定螺栓,所述出料输送装置的上方沿其输送方向至少设置有三个红外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主刮刀与主动辊的径向间距大于副刮刀与主动辊的径向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轴套和与轴套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与挤压箱连接的连接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箱的侧面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中设置有与溜板连接的调节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溜板与挤压箱的侧面内壁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将挤压功能和干燥功能集于一体,生产效率较高;挤压箱中的电磁加热辊组的调节范围较广,适用性较好,而且利用刮和副刮刀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电磁加热辊上物料粘结的问题;利用红外加热器不仅具有均匀的加热效果,还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溜板、主刮刀、副刮刀和角形架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溜板、主刮刀、副刮刀和角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挤压箱;2、进料输送装置;3、出料输送装置;4、电磁加热辊组;41、主动辊;42、从动辊;5、水平滑轨;6、定位装置;61、轴套;62、连接板;63、通孔;7、溜板;8、主刮刀;9、角形架;10、副刮刀;11、固定螺栓;12、红外加热器;13、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用辅料挤压干燥一体机,包括挤压箱1,挤压箱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输送装置2和出料输送装置3,挤压箱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辊组4,电磁加热辊组4包括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的下方均设置有刮刀。其中,主动辊下方的刮刀为主刮刀8,从动辊42下方的刮刀为从刮刀。进料输送装置2、出料输送装置3和电磁加热辊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挤压箱中增加了调节电磁加热辊的结构,同时对与主动辊对应配合工作的刮刀提出改进,而且改变了干燥方式,通过多项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辊组4至少有三组且纵向交错分布,挤压箱1的内部设置有供从动辊移动的水平滑轨5,从动辊42的两端设置有位于挤压箱1外侧的定位装置6,主动辊41固定在水平滑轨5上,主动辊41上转动设置l形的溜板7,溜板7上设置有主刮刀8,主刮刀8通过角形架9连接在溜板上,角形架9上的两边与溜板7分别有一个连接节点,溜板7上靠近主动辊41的一端设置有副刀槽,副刀槽中设置有副刮刀10,副刮刀10与主动辊41圆周面的间距小于主刮刀8与主动辊41圆周面的间距,副刀槽的外侧设置有可连接副刮刀10的固定螺栓,出料输送装置3的上方沿其输送方向至少设置有三个红外加热器12。其中,电磁加热辊组4采用纵向交错的形式可为物料压制提供合理的工作空间,使电磁加热辊组之间的物料有足够的压制长度;水平滑轨5上的从动辊可移动,并且可由定位装置6实现定位,这样的话,利用其可移动的性质可满足对物料不同厚度的压制要求;角形架9的形状有利于其与溜板实现高稳定性的连接,而且溜板7的形状可为副刮刀提供支点,尤其是朝向主动辊方向。除了从动辊42下的从刮刀采用现有技术的设计外,本装置通过对主刮刀8和副刮刀10进行特殊设计有效改善了辊上物料的刮除效果,尤其是副刮刀10能够充分弥补主刮刀8的未能完成的遗漏部分,而且副刮刀10在副刀槽中的深度可灵活调整。本装置采用红外加热器12加热的方式,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对出料输送装置3上的物料的干燥程度较为均匀;采用多个红外加热器12可便于将出料输送装置提速,提高产出效率。

为了提高主刮刀8和副刮刀10的刮除效率,本实用新型除了设计将副刮刀10与主动辊圆周面的间距小于主刮刀8与主动辊圆周面的间距外,还设计将主刮刀8与主动辊的径向间距大于副刮刀10与主动辊的径向间距。这样的话,主刮刀8与主动辊上的物料的切向间隙较小,刮力较小且受力均匀,刮除效果较好,使用寿命较长;在主刮刀8刮除大部分粘结料之后,副刮刀10的工作量明显降低,减小其与主动辊41的切向间隙能够增加刮除力,效率较高且有效使用寿命较长。

为了提高从动辊42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置6包括轴套61和与轴套连接的连接板62,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63,通孔63中设置有与挤压箱1连接的连接螺栓。挤压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螺栓配合的箱体通孔。在选定主从动辊之间的间距之后,通过将从动辊42的一端套设在轴套61内部,并将连接板62与挤压箱固定连接便能将从动辊固定。

为了提高溜板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挤压箱1的侧面设置有弧形孔13,弧形孔13中设置有与溜板连接的调节螺栓,弧形孔的轨迹与溜板某连接点的转动轨迹重合,该连接点为调节螺栓的连接节点。

为了避免出现挤压箱漏料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过的溜板7与挤压箱1的侧面内壁相接,除了角形架9与溜板7的连接节点之外。这样的话,可将加入挤压箱1的物料基本上全部落在挤压箱1内部,从而避免出现漏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