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9365发布日期:2021-03-02 20:2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箔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箔片连续折弯装置是以长的金属带料为原材料,由成形辊轮为成形工具,随着辊轮的旋转运动,将带料向前送进的同时顺次进行弯曲成形,以获得所需断面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现有的加工方式为人工操作,操作较为复杂,如此必然导致工作效率较低或者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的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一种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主动转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被动转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上的第一成型辊、固定套设于被动转轴上的第二成型辊;工作台的中部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分别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工作台上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的上部开设有上轴孔,且于上轴孔的下方开设有下轴孔,上轴孔及下轴孔内均设置有轴承座及轴承;主动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主动齿轮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第一成型辊位于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被动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第二成型辊位于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转轴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转动;第一成型辊的周向侧壁沿轴向间隔凹陷设置有若干凹模;第二成型辊的周向侧壁沿轴向突出设置有若干凸模,凸模可活动地伸入到凹模中;凸模的末端与凹模的底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大于金属箔带的厚度。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凸模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个凸模之间的距离。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型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成型辊的直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轴孔及第二支架的上轴孔均为沿竖直方向的长条孔,主动转轴突出于第二支架远离第三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开设有操作孔。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边角处开设有安装孔。
[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一成型辊一侧的导向机构。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型辊的周向侧壁局部地沿轴向凹陷设置有进料口。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的两侧相对于第一成型辊的轴心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60度。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主动转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被动转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上的第一成型辊、固定套设于被动转轴上的第二成型辊;工作台的中部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分别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工作台上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的上部开设有上轴孔,且于上轴孔的下方开设有下轴孔,上轴孔及下轴孔内均设置有轴承座及轴承;主动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的上轴孔内的轴承,主动齿轮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第一成型辊位于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被动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的下轴孔内的轴承,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第二成型辊位于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转轴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转动;第一成型辊的周向侧壁沿轴向间隔凹陷设置有若干凹模;第二成型辊的周向侧壁沿轴向突出设置有若干凸模,凸模可活动地伸入到凹模中;凸模的末端与凹模的底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大于金属箔带的厚度。如此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2中的第一成型辊和第二成型辊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4是金属箔板折弯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0、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主动转轴20、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20上的主动齿轮31、与主动齿轮31啮合的从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2同轴连接的被动转轴60、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20上的第一成型辊41、固定套设于被动转轴60上的第二成型辊42及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第一成型辊41一侧的导向机构50。
[0020]
工作台10的中部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分别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工作台10上于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之间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三支架13。工作台10的边角处开设有安装孔14,工作台10通过安装孔14进行固定。
[0021]
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及第三支架13的上部开设有上轴孔,且于上轴孔的下方开设有下轴孔。上轴孔及下轴孔内均设置有轴承座及轴承。
[0022]
主动转轴20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的上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13的上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12的上轴孔内的轴承。主动齿轮31位于第一支架11与第三支架13之间,第一成型辊41位于第三支架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
[0023]
被动转轴60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的下轴孔内的轴承、第三支架13的下轴孔内的轴承及第二支架12的下轴孔内的轴承。从动齿轮32位于第一支架11与第三支架13之间,第二成型辊42位于第三支架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
[0024]
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啮合。
[0025]
金属箔带100穿过导向机构50后从第一成型辊41与第二成型辊42之间穿过。导向机构50用于纠正金属箔带100的左右偏移度。
[0026]
主动转轴20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转动。
[0027]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架13的上轴孔及第二支架12的上轴孔均为沿竖直方向的长条孔,主动转轴20突出于第二支架12远离第三支架13的一侧的部分开设有操作孔21,当金属箔带100在第一成型辊41与第二成型辊42之间卡住时,可使用工具向上撬动主动转轴20,便于拉出金属箔带100。
[0028]
请参考图3及图4,第一成型辊41的直径大于第二成型辊42的直径。
[0029]
第一成型辊41的周向侧壁局部地沿轴向凹陷设置有进料口411,其余部分沿轴向间隔凹陷设置有若干凹模412。进料口411的两侧相对于第一成型辊41的轴心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60度。
[0030]
对金属箔带100进行加工前,将金属箔带100从进料口411处伸入到第一成型辊41与第二成型辊42之间。
[0031]
第二成型辊42的周向侧壁沿轴向突出设置有若干凸模421,凸模421可活动地伸入到凹模412中。凸模421的末端与凹模412的底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大于金属箔带100的厚度。
[0032]
本实施方式中,凸模421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个凸模421之间的距离。凹模412的宽度略大于凸模421的宽度,相邻的两个凹模41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个凸模421之间的距离。
[0033]
金属箔带100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制作形成的金属双极板具有若干突出部110,相邻的两个突出部11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20。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箔板连续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0、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主动转轴20、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20上的主动齿轮31、与主动齿轮31啮合的从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2同轴连接的被动转轴60、固定套设于主动转轴20上的第一成型辊41、固定套设于被动转轴60上的第二成型辊42;工作台10的中部靠近两侧边缘的位置分别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工作台10上于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之间向上突出设置有第三支架13;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及第三支架13的上部开设有上轴孔,且于上轴孔的下方开设有下轴孔,上轴孔及下轴孔内均设置有轴承座及轴承;主动转轴20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的上轴孔、第三支架13的上轴孔及第二支架12的上轴孔,主动齿轮31位于第一支架11与第三支架13之间,第一成型辊41位于第三支架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被动转轴60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的下轴孔、第三支架13的下轴孔及第二支架12的下轴孔,从动齿轮32位于第一支架11与第三支架13之间,第二成型辊42位于第三支架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啮合;主动转轴20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转动;第一成型辊41的周向侧壁沿轴向间隔凹陷设置有若干凹模412;第二成型辊42的周向侧壁沿轴向突出设置有若干凸模421,凸模421可活动地伸入到凹模412中;凸模421的末端与凹模412的底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大于金属箔带100的厚度。如此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
[0035]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