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9061发布日期:2021-03-23 11:2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适当长度的棒材是制作钻具的必需原材料,在制作加工棒状短料段时,一般使用直径16-60毫米,长度1.5-3米的长棒料,经常会面对需要利用棒料剪断机对长棒料进行加工剪断,形成一节一节的短棒料,而上料过程大多数情况是将其人工放置在棒料剪断机入料端,这样才能保证料段可以逐个连续进入设备,由于长棒料搬运困难,这样入料非常不方便,且效率极低。

为了减小人工成本,多采用液压挡料装置,当挡料板下落,棒材自动滚至现有的可以自动上料的上料架,多数采用运输托辊,但是这样的上料方式,很不稳定,棒材在自重的惯性作用下,存在滑落的风险,造成设备停机,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其可以平稳传输棒材,减小滑落的风险,可以进行连续上料,提高加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拨料组件及棒料输送组件;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支架、转轴、多个拨料支撑板、驱动装置;所述上料支架包括底部支撑架、斜面槽钢,底部支撑架上部两侧各连接一条斜面槽钢,斜面槽钢向拨料组件一侧倾斜,若干棒料横向放置在两侧的斜面槽钢之间,底部支撑架上安装拨料支架,拨料支架为u型拨料支架,转轴两端与u型拨料支架转动连接,转轴上均匀且可拆卸连接多个拨料支撑板,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拨料支撑板垂直于转轴,拨料支撑板外径包括四个内凹弧段,所述四个内凹弧段均匀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拨料组件,利用带有四个内凹弧段的拨料支撑板,进行棒料的转移,减短了棒料自己滑行的距离,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棒料规格、尺寸,更换拨料支撑板,使得拨料支撑板尽可能贴合棒料表面,对其进行支撑,减小滑落的风险,可以进行连续上料,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两端分别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连接至拨料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多个拨料支撑板中心设置内螺纹,转轴与拨料支撑板螺纹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给更换拨料支撑板,采用带有不同尺寸的内凹弧段进行不同规格棒料的转运。

优选的,所述拨料支撑板上的内凹弧段为直径为r1的圆弧端,r1大于待加工棒料直径小于1.5倍的待加工棒料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电机;所述电机连接至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至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减速机、电机、连接轴、连杆、拨柱及旋转板;所述拨料支架上安装固定板,旋转板转动连接至固定板,连接轴转动连接至固定板,旋转板连接至转轴;所述旋转板的外径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凹弧段及内凹滑槽,所述电机连接至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连接至连接轴一端,连接轴另一端垂直连接连杆,连杆上安装拨柱,拨柱与所述内凹滑槽配合,电机驱动连接轴转动,带动连杆旋转,拨柱在内凹滑槽内滑动,拨动旋转板旋转。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连接轴在固定板上转动,带动连杆旋转,拨柱以连接轴为圆心旋转,此过程中拨柱在内凹滑槽内滑动,依次不断进出四个内凹滑槽,拨动旋转板旋转,从而驱动转轴转动,进行棒料转移。拨柱每转动一周,旋转板旋转90°,可完成一根棒料的移动,这样传动,不仅可以连续上料,还可以在上料的棒料之间保证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拨柱为圆柱销,所述内凹滑槽包括直线缺口段及半圆型缺口段。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便于拨柱在内凹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设置角度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棒料输送组件包括托轮支架、托轮主轴及托轮;所述拨料支撑板下料边缘设置棒料输送组件,多个托轮支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上,托轮通过托轮主轴与托轮支架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托轮在托轮驱动装置作用下,将棒料向前输送,输送至棒料剪断机入料端。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一端与底部支撑架转动连接,斜面槽钢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至底部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待上料的棒料置于斜面槽钢之上,最前端的棒料位于多个拨料支撑板上,转轴旋转带动,第一个棒料从多个拨料支撑板移动至棒料输送组件,此过程中第二个棒料落至下一个内凹弧段内。第一个棒料完成第一阶段上料,上料至托轮,托轮驱动装置(采用公知常识中的驱动方式即可)驱动托轮转动将棒料向前输送,输送至棒料剪断机入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可以平稳传输棒材,减小滑落的风险,可以进行连续上料,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棒料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旋转板旋转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旋转板旋转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旋转板旋转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8为棒料由拨料支撑板移动至棒料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料支架,1.1、底部支撑架,1.2、斜面槽钢,2、拨料组件,2.1、拨料支架,2.2、转轴,2.3、拨料支撑板,2.3.1、内凹弧段,2.4、驱动装置,2.4.1、减速机,2.4.2、电机,2.4.3、固定板,2.4.4、连接轴,2.4.5、连杆,2.4.6、拨柱,2.4.7、旋转板,2.4.7.1、内凹弧段,2.4.7.2、内凹滑槽,2.4.7.3、直线缺口段,2.4.7.4、半圆型缺口段,3、棒料输送组件,3.1、托轮支架,3.2、托轮主轴,3.3、托轮,4、棒料,5、双列深沟球轴承,6、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1、拨料组件2、棒料输送组件3;所述拨料组件2包括拨料支架2.1、转轴2.2、多个拨料支撑板2.3及驱动装置2.4;所述上料支架1包括底部支撑架1.1、斜面槽钢1.2,底部支撑架1.1上部两侧各焊接一条斜面槽钢1.2,斜面槽钢1.2向拨料组件2一侧倾斜,若干棒料4横向放置在两侧的斜面槽钢1.2之间,底部支撑架1.1上安装拨料支架2.1,拨料支架2.1为u型拨料支架,转轴2.2两端与u型拨料支架转动连接,转轴2.2上均匀且可拆卸连接多个拨料支撑板2.3,转轴2.2连接驱动装置2.4,所述拨料支撑板2.3垂直于转轴2.2,拨料支撑板2.3外径包括四个内凹弧段2.3.1,所述四个内凹弧段2.3.1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两端分别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5连接至拨料支架2.1。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多个拨料支撑板2.3中心设置内螺纹,转轴2.2与拨料支撑板2.3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上的内凹弧段2.3.1为直径为r1的圆弧端,r1大于待加工棒料4直径小于1.5倍的待加工棒料4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减速机2.4.1、电机2.4.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连接至转轴2.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固定板2.4.3、减速机2.4.1、电机2.4.2、连接轴2.4.4、连杆2.4.5、拨柱2.4.6及旋转板2.4.7;所述拨料支架2.1上安装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连接轴2.4.4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连接至转轴2.2;所述旋转板2.4.7的外径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凹弧段2.4.7.1及内凹滑槽2.4.7.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输出轴连接至连接轴2.4.4一端,连接轴2.4.4另一端垂直连接连杆2.4.5,连杆2.4.5上安装拨柱2.4.6,拨柱2.4.6与所述内凹滑槽2.4.7.2配合,电机2.4.2驱动连接轴2.4.4转动,带动连杆2.4.5旋转,拨柱2.4.6在内凹滑槽2.4.7.2内滑动,拨动旋转板2.4.7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拨柱2.4.6为圆柱销,所述内凹滑槽2.4.7.2包括直线缺口段2.4.7.3及半圆型缺口段2.4.7.4。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1.2设置角度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棒料输送组件3包括托轮支架3.1、托轮主轴3.2及托轮3.3;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下料边缘设置棒料输送组件,多个托轮支架3.1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1.1上,托轮3.3通过托轮主轴3.2与托轮支架3.1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1、拨料组件2、棒料输送组件3;所述拨料组件2包括拨料支架2.1、转轴2.2、多个拨料支撑板2.3及驱动装置2.4;所述上料支架1包括底部支撑架1.1、斜面槽钢1.2,底部支撑架1.1上部两侧各焊接一条斜面槽钢1.2,斜面槽钢1.2向拨料组件2一侧倾斜,若干棒料4横向放置在两侧的斜面槽钢1.2之间,底部支撑架1.1上安装拨料支架2.1,拨料支架2.1为u型拨料支架,转轴2.2两端与u型拨料支架转动连接,转轴2.2上均匀且可拆卸连接多个拨料支撑板2.3,转轴2.2连接驱动装置2.4,所述拨料支撑板2.3垂直于转轴2.2,拨料支撑板2.3外径包括四个内凹弧段2.3.1,所述四个内凹弧段2.3.1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两端分别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5连接至拨料支架2.1。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多个拨料支撑板2.3中心设置内螺纹,转轴2.2与拨料支撑板2.3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上的内凹弧段2.3.1为直径为r1的圆弧端,r1大于待加工棒料4直径小于1.5倍的待加工棒料4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减速机2.4.1、电机2.4.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连接至转轴2.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固定板2.4.3、减速机2.4.1、电机2.4.2、连接轴2.4.4、连杆2.4.5、拨柱2.4.6及旋转板2.4.7;所述拨料支架2.1上安装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连接轴2.4.4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连接至转轴2.2;所述旋转板2.4.7的外径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凹弧段2.4.7.1及内凹滑槽2.4.7.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输出轴连接至连接轴2.4.4一端,连接轴2.4.4另一端垂直连接连杆2.4.5,连杆2.4.5上安装拨柱2.4.6,拨柱2.4.6与所述内凹滑槽2.4.7.2配合,电机2.4.2驱动连接轴2.4.4转动,带动连杆2.4.5旋转,拨柱2.4.6在内凹滑槽2.4.7.2内滑动,拨动旋转板2.4.7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拨柱2.4.6为圆柱销,所述内凹滑槽2.4.7.2包括直线缺口段2.4.7.3及半圆型缺口段2.4.7.4。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1.2设置角度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棒料输送组件3包括托轮支架3.1、托轮主轴3.2及托轮3.3;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下料边缘设置棒料输送组件,多个托轮支架3.1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1.1上,托轮3.3通过托轮主轴3.2与托轮支架3.1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棒料剪断机连续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1、拨料组件2、棒料输送组件3;所述拨料组件2包括拨料支架2.1、转轴2.2、多个拨料支撑板2.3及驱动装置2.4;所述上料支架1包括底部支撑架1.1、斜面槽钢1.2,底部支撑架1.1上部两侧各连接一条斜面槽钢1.2,斜面槽钢1.2向拨料组件2一侧倾斜,若干棒料4横向放置在两侧的斜面槽钢1.2之间,底部支撑架1.1上安装拨料支架2.1,拨料支架2.1为u型拨料支架,转轴2.2两端与u型拨料支架转动连接,转轴2.2上均匀且可拆卸连接多个拨料支撑板2.3,转轴2.2连接驱动装置2.4,所述拨料支撑板2.3垂直于转轴2.2,拨料支撑板2.3外径包括四个内凹弧段2.3.1,所述四个内凹弧段2.3.1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两端分别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5连接至拨料支架2.1。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2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多个拨料支撑板2.3中心设置内螺纹,转轴2.2与拨料支撑板2.3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上的内凹弧段2.3.1为直径为r1的圆弧端,r1大于待加工棒料4直径小于1.5倍的待加工棒料4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减速机2.4.1、电机2.4.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连接至转轴2.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2.4包括固定板2.4.3、减速机2.4.1、电机2.4.2、连接轴2.4.4、连杆2.4.5、拨柱2.4.6及旋转板2.4.7;所述拨料支架2.1上安装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连接轴2.4.4转动连接至固定板2.4.3,旋转板2.4.7连接至转轴2.2;所述旋转板2.4.7的外径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凹弧段2.4.7.1及内凹滑槽2.4.7.2,所述电机2.4.2连接至减速机2.4.1,减速机2.4.1输出轴连接至连接轴2.4.4一端,连接轴2.4.4另一端垂直连接连杆2.4.5,连杆2.4.5上安装拨柱2.4.6,拨柱2.4.6与所述内凹滑槽2.4.7.2配合,电机2.4.2驱动连接轴2.4.4转动,带动连杆2.4.5旋转,拨柱2.4.6在内凹滑槽2.4.7.2内滑动,拨动旋转板2.4.7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拨柱2.4.6为圆柱销,所述内凹滑槽2.4.7.2包括直线缺口段2.4.7.3及半圆型缺口段2.4.7.4。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1.2设置角度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棒料输送组件3包括托轮支架3.1、托轮主轴3.2及托轮3.3;所述拨料支撑板2.3下料边缘设置棒料输送组件,多个托轮支架3.1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1.1上,托轮3.3通过托轮主轴3.2与托轮支架3.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槽钢1.2一端与底部支撑架1.1转动连接,斜面槽钢1.2另一端通过气缸6连接至底部支撑架1.1。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