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9600发布日期:2021-09-29 01:4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活塞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


背景技术:

2.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活塞杆的生产制造中,由于活塞杆粗胚是一种粗加工的圆柱形,在生产车间堆积在一起,常常出现活塞杆粗胚出现弯曲现象,弯曲的粗胚是不能够直接进行活塞杆加工的,需要对其进行校直、压直处理,一般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固定粗胚的两端,再对弯曲处进行挤压,使其恢复成合格的产品。
3.申请号为cn201920768040.9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活塞杆压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固定压直外壳,且工作台上端面对称放置两组v型块,所述压直外壳右侧设有手轮,所述手轮左端固定转轴,所述转轴左端穿过压直外壳并通过轴承与压直外壳内部左壁相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凸轮,所述压直外壳内部设有弹簧一和压头,所述压头上端和凸轮外表面相贴合,且压头下端穿过压直外壳并延伸至压直外壳下侧,所述弹簧一套设在压头外表面,且弹簧一下端与压直外壳内部底端相接触,该方案虽能够使粗胚校直时防止其晃动,但这种校直方法无法使粗胚完全恢复成圆柱,并且会造成挤压处形成凹陷,导致粗胚完全报废。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包括辊轴室,所述辊轴室内部设置有两组辊轴,所述辊轴之间位于所述辊轴室内腔下表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辊轴室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储料板,所述储料板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挡料板上方设置有活塞杆粗胚,所述辊轴室背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辊轴室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挤压板。
8.进一步地,所述辊轴室上表面两侧与所述辊轴表面贴合设置有过料板,所述辊轴两端与所述辊轴室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辊轴室内腔下表面中部,所述第一
气缸顶部设置有楔形块。
9.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板为倾斜设置的,所述储料板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开设有两个开槽,所述挡料板包括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分别位于所述开槽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板、转轴、第二气缸和固定箱,所述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底部与所述连接板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料板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卡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轮底部两侧,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辊轴卡接。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使用本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时,先桶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将第一挡料板顶出储料板,进一步工人将受损的活塞杆粗胚码放在储料板上方,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链条和从动齿轮配合带动两组辊轴进行同向转动,进一步控制第二气缸降下并带动连接板一侧上方的第一挡料板降到储料板底部,同时连接板另一端抬起,并将第二挡料板伸出储料板上方,此时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之间的活塞杆粗胚下滑至辊轴之间,而第二个活塞杆粗胚被第二挡料板挡住。进一步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挤压板挤压下滑至辊轴上方的活塞杆粗胚,并配合转动的辊轴使活塞杆粗胚进行校直,当校直完成后,启动第一气缸,利用第一气缸带动其顶部的楔形块向上顶被校直处理后的活塞杆粗胚,使活塞杆粗胚离开靠近进料口处的辊轴,进而使活塞杆粗胚离开两组辊轴上方并通过过料板离开辊轴室上方,完成活塞杆粗胚的校直处理。利用第二气缸、连接板、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的配合使活塞杆粗胚在进料时,能够有序的下料,使校直处理更加自动化,无需人工进行放料;利用转动的辊轴带动活塞杆粗胚进行转动,并配合挤压板对转动的活塞杆粗胚进行挤压,以达到校直效果,校直时不会出现活塞杆粗胚晃动,保证了活塞杆粗胚的校直质量。
14.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立体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辊轴室;101、过料板;2、辊轴;3、第一气缸;301、楔形块;4、进料口;5、储料板;501、开槽;6、挡料板;601、第一挡料板;602、第二挡料板;7、升降装置;701、连接板;702、转轴;703、第二气缸;704、固定箱;8、活塞杆粗胚;9、电机;901、主动齿轮;902、链条;903、从动齿轮;10、支撑板;11、电动伸缩杆;12、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3.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包括辊轴室1,所述辊轴室1内部设置有两组辊轴2,所述辊轴2之间位于所述辊轴室1内腔下表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辊轴室1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另一侧设置有储料板5,所述储料板5靠近所述进料口4一端设置有挡料板6,所述挡料板6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7,所述挡料板6上方设置有活塞杆粗胚8,所述辊轴室1背部设置有电机9,所述辊轴室1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下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底部设置有挤压板12。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辊轴室1来说,所述辊轴室1上表面两侧与所述辊轴2表面贴合设置有过料板101,所述辊轴2两端与所述辊轴室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固定于所述辊轴室1内腔下表面中部,所述第一气缸3顶部设置有楔形块301,利用第一气缸3带动其顶部的楔形块301向上顶被校直处理后的活塞杆粗胚8,使活塞杆粗胚8离开靠近进料口4处的辊轴2,进而使活塞杆粗胚8离开两组辊轴2上方并通过过料板101离开辊轴室1上方。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储料板5来说,所述储料板5为倾斜设置的,所述储料板5靠近所述进料口4一端开设有两个开槽501,所述挡料板6包括第一挡料板601和第二挡料板602,所述挡料板6分别位于所述开槽501内部,利用开槽501使挡料板6能够伸出储料板5上表面,进而挡住活塞杆粗胚8,其中开槽501的尺寸大于挡料板6的尺寸。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升降装置7来说,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连接板701、转轴702、第二气缸703和固定箱704,所述第一挡料板601和第二挡料板602底部与所述连接板701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01中部通过所述转轴702与所述固定箱70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70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701靠近所述第一挡料板601底部,利用第二气缸703带动连接板701一侧能够上下移动,其中连接板701中部通过转轴702与固定箱704转动连接,进而使连接板701两侧同时只能一个上升一个下降,进而使连接板701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挡料板601和第二挡料板602同时只能有一个伸出开槽501,避免储料板5上的活塞杆粗胚8一起滚入辊轴2上方。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9来说,所述电机9输出轴卡接有主动齿轮901,所述主动齿轮901通过链条902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903,所述从动齿轮903位于所述主动齿轮901底部两侧,所述从动齿轮903分别与所述辊轴2卡接,利用电机9带动主动齿轮901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901通过链条902同时带动两侧的从动齿轮903一起转动,进而使两组辊轴2能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并带动其上方的活塞杆粗胚8进行转动,此外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703、电机9和电动伸缩杆11均应该与控制器连接。
2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时,
先桶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703将第一挡料板601顶出储料板5,进一步工人将受损的活塞杆粗胚8码放在储料板5上方,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9,电机9通过主动齿轮901、链条902和从动齿轮903配合带动两组辊轴2进行同向转动,进一步控制第二气缸703降下并带动连接板701一侧上方的第一挡料板601降到储料板5底部,同时连接板701另一端抬起,并将第二挡料板602伸出储料板5上方,此时第一挡料板601与第二挡料板602之间的活塞杆粗胚8下滑至辊轴2之间,而第二个活塞杆粗胚8被第二挡料板602挡住。进一步启动电动伸缩杆11带动挤压板12挤压下滑至辊轴2上方的活塞杆粗胚8,并配合转动的辊轴2使活塞杆粗胚8进行校直,当校直完成后,启动第一气缸3,利用第一气缸3带动其顶部的楔形块301向上顶被校直处理后的活塞杆粗胚8,使活塞杆粗胚8离开靠近进料口4处的辊轴2,进而使活塞杆粗胚8离开两组辊轴2上方并通过过料板101离开辊轴室1上方,完成活塞杆粗胚8的校直处理。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利用第二气缸、连接板、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的配合使活塞杆粗胚在进料时,能够有序的下料,使校直处理更加自动化,无需人工进行放料。
30.2、利用转动的辊轴带动活塞杆粗胚进行转动,并配合挤压板对转动的活塞杆粗胚进行挤压,以达到校直效果,校直时不会出现活塞杆粗胚晃动,保证了活塞杆粗胚的校直质量。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以上公开的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