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46101发布日期:2021-08-03 14:32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是生活和工作附近区域的生活垃圾问题更加关注,因此,及时收集减少生活垃圾确保安全暂存已成为共识,以至于生活垃圾的压缩打包的应用和推广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多采用液压系统作为主要动力,并且多采用单次压缩进行打包作业,而为了满足单次压缩即可打包的功能,使得打包机构不能实现自动退料,以及连续的打包作业,因此实际操作时,还需要额外的设备辅助出料,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包括:

垃圾压缩仓,所述垃圾压缩仓的底面且靠近一端处设有出料端口,所述垃圾压缩仓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料端口的位置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垃圾压缩仓的顶面且远离出料端口的一侧处设有仓盖;

主压缩机构,所述主压缩机构用于对垃圾最终成型以及出料的压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液压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组件的活动端延伸至垃圾压缩仓的内部,且位于出料端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液压组件位于垃圾压缩仓内部的端部处设有第一压板;

副压缩机构,所述副压缩机构用于对垃圾的初步压缩,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二液压组件位于垃圾压缩仓且远离出料端口的端部,所述第二液压组件的活动端延伸至垃圾压缩仓内部,,所述第二液压组件位于垃圾压缩仓内部的端部处设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垂直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与出料端口适配,所述第二压板的边沿与垃圾压缩仓内部对应的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压缩仓的外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处设有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均与液压供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液压供给机构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均通过编码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的打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运行前检查:检查所述垃圾压缩仓、主压缩机构、副压缩机构、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压供给机构和控制箱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并进行及时的修复;

步骤二、导入垃圾:启动液压供给机构,并使主压缩机构和副压缩机构运行,进而使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复位,再将垃圾通过开启的仓盖送入垃圾压缩仓内部,再关闭仓盖后,对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编码器进行并行控制,以对垃圾进行压缩;

步骤三、完成压缩:所述副压缩机构进行第一次压缩,通过第二液压组件驱动第二压板对垃圾进行挤压,待对应的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编码器发出信号后保持位置,所述主压缩机构进行第二次压缩,通过第一液压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对垃圾进行挤压,待对应的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编码器发出信号后保持位置;

步骤四、完成压缩:所述主压缩机构第二次动作,通过第一液压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对垃圾进行再次挤压,达到设定的压力值后,开启出料端口,通过第一压板的推动作用将压缩后的垃圾推出垃圾压缩仓;

步骤五、完成垃圾的打包处理,之后循环作业。

步骤二中,在进行复位操作时,根据位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确定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的位置,若位置出现偏差,则应立即停机检查,进行再次复位检查后,确认无异常才可进行垃圾的送入。

步骤二中,所述仓盖在关闭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手动操作关闭仓盖。

步骤三中,所述副压缩机构在完成第一次压缩后,所述第一压板与对应的垃圾压缩仓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压板的宽度。

步骤四中,所述主压缩机构第二次动作后,所述第一压板到达出料端口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副压缩机构对送入垃圾压缩仓中的垃圾进行初步挤压,使得垃圾在水平位置上被压缩,之后主压缩机构动作,对进行初步挤压后的垃圾进行再次挤压,从而进一步压缩垃圾的体积,使其更加密实,之后通过主压缩机构再一次挤压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出料端口处挤出,即可完成一次垃圾打包,待副压缩机构和主压缩机构复位后,即可再次进行垃圾的打包,从而实现垃圾打包的连续作业,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压缩仓;11、出料端口;12、压力传感器;13、仓盖;2、主压缩机构;21、第一液压组件;22、第一压板;3、副压缩机构;31、第二液压组件;32、第二压板;4、位置传感器;5、液压供给机构;6、控制箱;7、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包括:

垃圾压缩仓1,垃圾压缩仓1的底面且靠近一端处设有出料端口11,垃圾压缩仓1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料端口11的位置处设有压力传感器12,垃圾压缩仓1的顶面且远离出料端口11的一侧处设有仓盖13;

主压缩机构2,主压缩机构2用于对垃圾最终成型以及出料的压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液压组件21,第一液压组件21的活动端延伸至垃圾压缩仓1的内部,且位于出料端口11的上方,第一液压组件21位于垃圾压缩仓1内部的端部处设有第一压板22;

副压缩机构3,副压缩机构3用于对垃圾的初步压缩,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组件31,第二液压组件31位于垃圾压缩仓1且远离出料端口11的端部,第二液压组件31的活动端延伸至垃圾压缩仓1内部,,第二液压组件31位于垃圾压缩仓1内部的端部处设有第二压板32,第一压板22与第二压板32垂直布置;

其中,第一压板22与出料端口11适配,第二压板32的边沿与垃圾压缩仓1内部对应的内壁间隙配合。

垃圾压缩仓1的外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处设有位置传感器4。

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均与液压供给机构5传动连接,液压供给机构5与控制箱6电性连接。

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均通过编码器7与控制箱6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2和位置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箱6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通过副压缩机构3对送入垃圾压缩仓1中的垃圾进行初步挤压,使得垃圾在水平位置上被压缩,之后主压缩机构2动作,对进行初步挤压后的垃圾进行再次挤压,从而进一步压缩垃圾的体积,使其更加密实,之后通过主压缩机构2再一次挤压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出料端口11处挤出,即可完成一次垃圾打包,待副压缩机构3和主压缩机构2复位后,即可再次进行垃圾的打包,从而实现垃圾打包的连续作业,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打包机的打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运行前检查:检查垃圾压缩仓1、主压缩机构2、副压缩机构3、压力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4、液压供给机构5和控制箱6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并进行及时的修复;

步骤二、导入垃圾:启动液压供给机构5,并使主压缩机构2和副压缩机构3运行,进而使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复位,再将垃圾通过开启的仓盖13送入垃圾压缩仓1内部,再关闭仓盖13后,对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压力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4和编码器7进行并行控制,以对垃圾进行压缩;

步骤三、完成压缩:副压缩机构3进行第一次压缩,通过第二液压组件31驱动第二压板32对垃圾进行挤压,待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4和编码器7发出信号后保持位置,主压缩机构2进行第二次压缩,通过第一液压组件21驱动第一压板22对垃圾进行挤压,待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4和编码器7发出信号后保持位置;

步骤四、完成压缩:主压缩机构2第二次动作,通过第一液压组件21驱动第一压板22对垃圾进行再次挤压,达到设定的压力值后,开启出料端口11,通过第一压板22的推动作用将压缩后的垃圾推出垃圾压缩仓1;

步骤五、完成垃圾的打包处理,之后循环作业。

步骤二中,在进行复位操作时,根据位置传感器4反馈的信息来确定第一液压组件21和第二液压组件31的位置,若位置出现偏差,则应立即停机检查,进行再次复位检查后,确认无异常才可进行垃圾的送入。

步骤二中,仓盖13在关闭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手动操作关闭仓盖13,采用手动的操作方式,跟有利于观察仓盖13是否关闭密实。

步骤三中,副压缩机构3在完成第一次压缩后,第二压板32与对应的垃圾压缩仓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压板22的宽度,使得第一压板22的挤压动作不会受到第二压板32和垃圾压缩仓1对应内壁的干扰。

步骤四中,主压缩机构2第二次动作后,第一压板22到达出料端口11内侧,使得压缩后的垃圾能够被第一压板22被完全的推出出料端口11,避免卡料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