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机升降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7564发布日期:2021-12-04 12:1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机升降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机升降腿。


背景技术:

2.压机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很广,现有技术的压机在工作时,存在有的时候因为高度的问题,使得液压机无法充分的工作,还需要人工去搬动或者架设一些设备才能到达水平位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机升降腿,该压机升降腿能够克服现有压机需要使用者使用工具才能调整其支撑腿的长度使其保持水平的缺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机升降腿,包括机架、支撑腿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所述机架,所述升降机构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升降机构由减速器和升降器组成,所述升降器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包括箱体、轴承、蜗杆、蜗轮和螺纹杆,所述蜗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螺纹杆一体成型,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螺纹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
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器包括外壳和顶杆,所述顶杆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顶杆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顶杆内部中空,所述顶杆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器的底部与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链接。
8.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的侧壁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器的侧壁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水平阵列分布,两端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操作端升降机构;所述操作端升降机构的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杆;其余的所述升降的所述蜗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原有的支撑腿进行改造,通过减速器和升降器的配合组成升降机构使其成为可升降腿,完成对压机高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机架时的侧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机架时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俯视图;
16.图4为图3中a

a截面的剖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18.图6为图5中b

b截面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减速器、101

箱体、102

蜗轮、103

螺纹杆、104

蜗杆、2

升降器、201

外壳、202

顶杆、203

限位块、3

把手、4

支撑腿、5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
[0025]
一种压机升降腿,包括机架、支撑腿4和升降机构,支撑腿4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升降机构上设有机架,升降机构由减速器1和升降器2组成,升降器2与减速器1固定连接。减速器1、升降器2和支撑腿4两两相互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牢固性。
[0026]
如图3

图6所示,减速器1包括箱体101、轴承、蜗杆104、蜗轮102和螺纹杆103,蜗杆104通过轴承与箱体101转动连接,蜗杆104贯穿箱体101,蜗杆10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02,蜗轮102的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螺纹杆103,螺纹杆103通过轴承与箱体101转动连接,螺纹杆103的螺纹端延伸至箱体101外部。减速器1由蜗轮蜗杆减速器改造而来,蜗杆104贯穿箱体101,那么蜗杆104探出箱体101的部分可以分别作为输入端和零减速输出端,螺纹杆103探出箱体101的部分便是减速输出端。
[0027]
升降器2包括外壳201和顶杆202,顶杆202侧壁上设有限位块203,限位块203沿顶
杆202的长度方向设置,外壳201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块203相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通过限位块203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得顶杆202与外壳201滑动连接,顶杆202内部中空,顶杆202内壁设有与螺纹杆103相配合的螺纹。限位块203与限位槽(图中被遮挡并未示出)的配合使得顶杆202与外壳201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旋转,避免出现工作误差。
[0028]
外壳201的底部与箱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杆202与螺纹杆103螺纹配合链接。这样在减速器1工作时顶杆202便可以在螺纹杆103的带动下往复移动。
[0029]
每一侧升降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升降机构之间水平阵列分布,两端的升降机构为操作端升降机构;操作端升降机构的蜗杆104的输入端与把手3相连,蜗杆104的零减速输出端设有连接杆5;其余的升降的蜗杆10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5;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杆5相连。连接杆5将相邻升降机构的蜗杆104连接起来使其可以同步运行,此举可以有效避免顶杆202探出长度不同问题的出现。
[003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转动把手3无需其他任何操作,即可完成单侧腿的升降。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