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8519发布日期:2021-12-29 17:0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和测量试验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钢筋延性标志的伸长率,长期以来用断口伸长率表达,但其只是局部区域的残余伸长,难以代表钢筋真正的变形能力。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均匀伸长率)才是钢筋变形能力的真正代表。
3.在《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

2012中5.3最大力总延伸率试验方法“手工方法”中,在没有标距制作装置的条件下一般使用钢锯人工划线的方法,此方法操作难度大且无法保证精度,工作效率极低。现有实验室采用密集打点式装置制作标距,此装置单次只能制作一个样品,效率不高,且打点密集需要试验员用肉眼在密集的标距中选取需要的标距,容易引起操作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可以实现单次多量样品标距制作一次成型,具有标距简洁、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和提升工作效率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提供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凹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凹槽,底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可与底板夹持配合的转动架,转动架的两侧沿横向分别开设有滑道,两滑道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两滑块之间转动安装有滑动滚轴,滑动滚轴上通过第一定位螺丝连接有至少两个可调节间距的轴套,轴套上在滑动滚轴的一侧铰接有向下倾斜的划线刀,轴套在划线刀的同侧固定有向上倾斜的压杆。
7.本方案通过转动架与底板之间配合对钢筋进行夹持,利用转动架上两个可调节间距的轴套对划线刀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并锁定位置,利用滑块在滑道内滑动,可实现单次多量样品标距制作一次成型,具有标距简洁、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和提升工作效率等优点。
8.作为优选,划线刀与压杆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9.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可以在划线刀在划线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刀片与钢筋硬接触造成刀片损坏或折断,有效保护划线刀。
10.进一步的,底板在其转动安装转动架的一侧上部通过竖向螺栓、调节螺母和锥形弹簧活动连接有可与底板调节间距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轴,转动架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11.转动架与固定杆之间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固定杆通过调节螺母、竖向螺栓和锥形弹簧之间配合可实现转动架与底板之间的间距调整,进而便于适配不同型号的钢筋进行划线。
12.进一步的,划线刀所在直线与压杆所在直线之间呈锐角夹角。
13.划线刀所在直线与压杆所在直线之间的呈锐角夹角,有助于通过下压压杆对划线刀进行调整,便于划线刀可与钢筋样品接触进行划线。
14.进一步的,各压杆的端部均通过滑套滑动套设在同一个推杆上。
15.各滑套通过同一个推杆串联后,可形成一个整体,在划线时可直接操作推杆来控制多个滑套带动压杆及轴套转动,进而可实现对划线刀的施压进行划线。
16.进一步的,每个滑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将滑套定位在推杆的第二定位螺丝。
17.滑套上设置螺纹孔,通过第二定位螺丝可对滑套进行定位,保证了其连接的轴套在滑动滚轴上位置的精确度,提高划线精度。
18.作为优选,转动架的自由端安装有把手。
19.转动架的自由端安装把手,方便通过把手操作转动架下压或抬起,用于与底板配合对钢筋进行夹持或松开,操作方便。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通过转动架与底板之间配合对钢筋进行夹持,利用转动架上两个可调节间距的轴套对划线刀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并锁定位置,利用滑块在滑道内滑动,可实现单次多量样品标距制作一次成型,具有标距简洁、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和提升工作效率等优点。
22.底板上部通过调节螺母、竖向螺栓和锥形弹簧之间配合,可实现转动架与底板之间距离调整,可满足转动架与底板之间对不同型号钢筋进行划线,拓宽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滚轴、划线刀及压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27.图中所示:
28.1、底板,2、凹槽,3、转动架,4、滑道,5、滑块,6、滑动滚轴,7、划线刀,8、压杆,9、缓冲弹簧,10、推杆,11、竖向螺栓,12、锥形弹簧,13、固定轴,14、调节螺母,15、把手,16、固定杆,17、轴套。18、第一定位螺丝,19、滑套,20、第二定位螺丝,21、钢筋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0.一种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原始标距制作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凹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凹槽2,底板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可与底板1夹持配合的转动架3,转动架3的自由端安装有把手15,便于进行转动夹持。
31.转动架3的两侧沿横向分别开设有滑道4,如图1所示,这里的横向是指滑槽4截面宽度方向,两滑道4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5,两滑块5之间转动安装有滑动滚轴6,滑动滚轴6上通过第一定位螺丝18连接有至少两个可调节间距的轴套17,轴套17上在滑动滚轴6的一侧铰接有向下倾斜的划线刀7,轴套17在划线刀7的同侧固定有向上倾斜的压杆8,划线刀7
所在直线与压杆8所在直线之间呈锐角夹角。
32.其中:为了对划线刀7进行有效保护,在划线刀7与压杆8之间连接缓冲弹簧9。划线刀7的一端与轴套17之间通过轴铰接,使得划线刀7可以转动,在对钢筋样品21进行划线时,划线刀7与钢筋样品21接触时,可通过缓冲弹簧9的作用,使得划线刀7可以向上运动一段距离,用于防止其与钢筋样品21硬接触,导致刀片受损,保证划线功能的同时,可以延长划线刀7的使用寿命。
33.各压杆8的端部均通过滑套19滑动套设在同一个推杆10上。每个滑套19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将滑套19定位在推杆的第二定位螺丝20。
3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0上共设置有四个滑套19,对应的滑动滚轴6上共设置四个轴套17,每个轴套17上均连接有划线刀7和压杆8。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要,选择划线的数量,可同时画两条、画三条、画四条甚至更多。
35.底板1在其转动安装转动架3的一侧的上部通过竖向螺栓11、调节螺母14和锥形弹簧12活动连接有可与底板1调节间距的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轴13,转动架3通过固定轴13与固定杆16转动连接。
36.本实用新型对钢筋划线的工作过程:
37.根据带划线的钢筋样品21型号调整转动架3与底板1之间的间距,在需要上升转动架3时,可调整调节螺母14在竖向螺栓11上的位置,进而可利用锥形弹簧12的弹力作用,实现位置的调整。
38.将待划线的钢筋样品21放置于底板1的凹槽2内,利用把手15按下转动架3,将钢筋样品21夹持在底板1凹槽2与转动架3之间,根据钢筋样品21的规格型号确定需要划线的间距,通过第一定位螺丝18调节滑动滚轴6上轴套17的位置,用于锁定划线间距,为了保证划线的稳定性,轴套17连接的压杆8端部上的滑套19与推杆10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丝20进行定位,下压把手15同时,同时下压推杆10,使得划线刀7转动一定角度并可与样品接触,推动推杆10使得滑块5沿滑道方向移动,可在滑动过程中使划线刀7在钢筋样品21上划过,标距一次成型,且标距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发》gb/t28900

2012中5.3最大力总延伸率试验方法“手工方法”的要求。
39.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