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0768发布日期:2021-08-24 12:4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桥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主机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后桥合装主要是由agv(自动导引运输车)配合完成,目前部分主机厂的后桥安装工艺是:agv跟随总装大链线,进入车身底部跟随前进,agv举升上升,上升至合装位置后,先固定副车架,然后agv举升机二次举升,对螺旋弹簧进行压缩,当螺旋弹簧到达合适位置后,打紧螺栓,举升机下降复位,后桥与后桥夹具脱离,完成后桥合装。这种后桥装配工艺,有以下不足之处:

1、需要agv进行二次举升,效率低;

2、压缩螺旋弹簧时,需要使用agv上的挂链拉住汽车车身,以免造成汽车车身的翻落,挂链挂钩的取放,都可能导致装配人员的误操作,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

因此,开发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以解决目前后桥弹簧装配需要agv进行二次举升,弹簧压缩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卡爪及下卡爪,所述上卡爪安装于上固定座上,所述下卡爪安装于下固定座上,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上固定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下固定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上固定座及所述下固定座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上固定座及所述下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滑轨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导向套及丝杠螺母,所述导向套套装于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丝杠通过所述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下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于所述下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块。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块。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夹具支架的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用于推拉所述支撑板的推拉杆。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上卡爪呈弧形结构,所述上卡爪的底部设有与后桥弹簧相适配的卡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上固定座上安装上卡爪,下固定座上安装下卡爪,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连接丝杠,通过转动丝杠带动上卡爪及下卡爪相互靠近,实现对后桥弹簧的预挤压,方便后桥弹簧的装配,操作简便,效率高;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使下卡爪上升一定距离之后可以停止,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机构可以保证上卡爪及下卡爪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因过度压缩造成机械损坏;

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及第一滑块,使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可以在支撑板上滑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后桥弹簧装配需要agv进行二次举升,弹簧压缩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支撑板,2、上卡爪,3、上固定座,4、下卡爪,5、下固定座,6、丝杠,7、第一限位机构,701、第一连接杆,702、第一限位块,703、固定块,704、第二限位块,8、第二限位机构,801、第二连接杆,802、第三限位块,9、第一滑轨,10、第一滑块,11、导向套,12、丝杠螺母,13、轴承,14、第二滑块,15、夹具支架,16、第二滑轨,17、推拉杆,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后桥弹簧预压夹具,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卡爪2及下卡爪4,上卡爪2通过螺栓安装于上固定座3上,下卡爪4通过螺栓安装于下固定座5上,上固定座3与下固定座5之间连接有丝杠6,丝杠6与下固定座5之间转动连接,并与上固定座3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转动丝杠6可以带动上卡爪2及下卡爪4相互靠近,实现对后桥弹簧的预挤压,方便后桥弹簧的装配,操作简便,效率高,下固定座5与支撑板1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7,上固定座3与下固定座5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机构8,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7,使下卡爪4上升一定距离之后可以停止,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机构8可以保证上卡爪2及下卡爪4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因过度压缩造成机械损坏。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及图2所示,支撑板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滑轨9,上固定座3及下固定座5上均设有与第一滑轨9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上固定座3及下固定座5上,上固定座3及下固定座5通过第一滑块10滑动安装于支撑板1的第一滑轨9上,通过设置第一滑轨9及第一滑块10,使上固定座3及下固定座5可以在支撑板1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上固定座3上设置有导向套11及丝杠螺母12,导向套11套装于丝杠6上,导向套11的作用在于保证丝杠6沿竖直方向移动,丝杠螺母12与丝杠6之间螺纹连接;

下固定座5上设置有轴承13,丝杠6通过轴承13转动安装于下固定座5上,由此实现丝杠6与下固定座5之间的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轴承13采用推力球轴承。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限位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杆701,第一连接杆701通过螺栓安装于下固定座5上,第一连接杆701上安装有第一限位块702,支撑板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块703,固定块703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块702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块704,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702和第二限位块704可以对下卡爪4进行限位,使下卡爪4上升一段距离之后就停止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702与第一连接杆7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二限位块704与固定块703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整第一限位块702与第二限位块704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二限位机构8包括第二连接杆801,第二连接杆801通过螺栓安装于上固定座3上,第二连接杆801上安装有与第一连接杆701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块802,通过设置第三限位块802可以限制上卡爪2与下卡爪4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因过渡压缩弹簧,导致弹簧或夹具机械损坏。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及图2所示,支撑板1的一侧螺栓安装有第二滑块14,支撑板1通过第二滑块14滑动安装于夹具支架15的第二滑轨16上,同时,第二滑轨16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对支撑板1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第一连接杆701上螺栓安装有用于推拉支撑板1的推拉杆17,通过设置第二滑块14、第二滑轨16及推拉杆17可以将预压夹具进行位置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上卡爪2呈弧形结构,上卡爪2的底部设有与后桥弹簧相适配的卡槽18,通过设置卡槽18便于固定弹簧,避免弹簧出现移动。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1-图3所示,首先,首先,将后桥及弹簧放置于装配线上,之后,通过推拉杆17将支撑板1推动到装配线的指定位置,并使上卡爪2与后桥上的弹簧相接触,并使弹簧卡入到上卡爪2底部的卡槽18内,为了便于将后桥弹簧预压夹具顺利的推入到装配线上,下卡爪4与后桥的底部之间会留有一定的间距,此时,转动丝杠6,上卡爪2由于抵靠于弹簧上,会受到弹簧的作用力,下卡爪2由于未接触后桥上,因此不受作用力,所以在丝杠6转动过程中,下卡爪2及下固定座5会沿第一滑轨向上滑动,同时,带动第一限位块702逐渐的靠近到第二限位块704,当第一限位块702与第二限位块704接触顶死时,下卡爪4及下固定座5停止上升,此时继续转动丝杠6,丝杠6会带动上卡爪2及上固定座3向下移动,从而压紧弹簧,并进行后桥装配;

此外,在上卡爪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三限位块802抵触到第一连接杆701时,上卡爪2与下卡爪4之间达到最小间隙,此时丝杠6无法继续转动;

当后桥装配完成后,反向转动丝杠6,使上卡爪2与下卡爪4反向移动,将后桥弹簧松开,之后,通过推拉杆17将预压夹具从装配线上抽出即可。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后桥弹簧装配需要agv进行二次举升,弹簧压缩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