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6670发布日期:2022-08-02 23:3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平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行钢管端面加工中,端面平整度是钢管平口加工的生产环节之一,不管是卷制钢管还是冷拔无缝钢管,端面平口加工制造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目前端面平口加工时,一般会先带动钢管进行转动,随后对钢管口进行加热,配合后期使用铁块对加热的部分进行挤压封平,上述操作皆依靠人手带动,因距离热源过近,工作人员会佩戴手套,但仍存在被烫伤的可能性,且操作量较大,效率不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需人手过多操作,减少被烫伤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效率的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手带动铁块进行移动挤压钢管口,因距离热源过近,工作人员会佩戴手套,但仍存在被烫伤的可能性,且操作量较大,效率不高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手过多操作,减少被烫伤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效率的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一转轴、高频加热管、扭簧、第二支撑架、第二转轴、第一活动板、第一固定杆、铁块、夹紧机构和推动机构,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架顶部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一转轴中部设有高频加热管,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顶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铁块,底板顶部一侧设有夹紧机构,对钢管进行夹紧,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推动机构。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滑轨、马达、第三转轴、全齿轮、活动环、连接板、导向框、夹板、第一活动杆和第一弹簧,底板顶部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一侧设有滑轨,滑轨内壁嵌入式设有马达,马达的发动轴上连接有第三转轴,滑轨内滑动式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内侧均设有导向框,导向框内侧均滑动式设有多个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内侧均设有夹板,第一活动杆均与导向框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板内壁顶部连接有活动环,活动环中部和第三转轴上均设有全齿轮,全齿轮互相啮合。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气缸和第二活动杆,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部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第二活动杆。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往返机构,往返机构包括有第三活动杆、第一活动块和拉伸弹簧,铁块下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第三活动杆底部设有第一活动块,铁块与第一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拉伸弹簧。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齿条和单向齿轮,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端部连接有齿条,第二转轴下部设有单向齿轮。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杆、第二连接杆、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第三连接杆、第四活动块和第二弹簧,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端部连接有第三活动块,第二连接杆端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第二连接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齿条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一侧连接有第四活动块。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板、第四活动杆、第二活动板和第三弹簧,第一固定板顶部设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杆,第四活动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板,第四活动杆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三活动块为橡胶材质。
13.1、高频加热管向左转动对钢管口进行加热,随后推动铁块与钢管口接触完成封平,实现基本功能;2、向内侧移动对钢管进行夹紧,配合封平,防止钢管转动时不慎甩出,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3、弹簧复位带动铁块向后移动,随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铁块转动与钢管口接触,无需人工关照时机,减少人工操作量;4、第四活动杆向前移动挤压钢管脱离夹板自动向下掉落,为避免取下钢管时温度太高烫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推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往返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和脱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脱离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的推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名称: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一转轴,4、高频加热管,5、扭簧,6、第二支撑架,7、第二转轴,8、第一活动板,9、第一固定杆,10、铁块,11、夹紧机构,111、第一固定板,112、滑轨,113、马达,114、第三转轴,115、全齿轮,116、活动环,117、连接板,118、导向框,119、夹板,1110、第一活动杆,1111、第一弹簧,12、推动机构,121、第二固定板,122、气缸,123、第二活动杆,13、往返机构,131、第三活动杆,132、第一活动块,133、拉伸弹簧,14、旋转机构,141、第一连接杆,142、齿条,143、单向齿轮,15、脱离机构,151、第二固定杆,152、第二连接杆,153、第二活动块,154、第三活动块,155、第三连接杆,156、第四活动块,157、第二弹簧,16、推料机构,161、第三固定板,162、第四活动杆,163、第二活动板,16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6.实施例1一种建筑加工用钢管封平口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一转轴3、高频加热管4、扭簧5、第二支撑架6、第二转轴7、第一活动板8、第一固定杆9、铁块10、夹紧机构11和推动机构12,底板1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部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架2顶部之间连接有扭簧5,第一转轴3中部设有高频加热管4,底板1顶部右前侧设有第二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6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板8,第一活动板8顶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9,第一固定杆9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铁块1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夹紧机构11,底板1顶部右后侧设有推动机构12。
27.夹紧机构11包括有第一固定板111、滑轨112、马达113、第三转轴114、全齿轮115、活动环116、连接板117、导向框118、夹板119、第一活动杆1110和第一弹簧1111,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右侧设有滑轨112,滑轨112内壁嵌入式设有马达113,马达113的发动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三转轴114,滑轨112内滑动式设有连接板117,连接板117内侧均设有导向框118,导向框118内侧均滑动式设有3个第一活动杆1110,第一活动杆1110内侧均设有夹板119,第一活动杆1110均与导向框118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11,连接板117内壁顶部连接有活动环116,活动环116中部和第三转轴114上均设有全齿轮115,全齿轮115互相啮合。
28.推动机构12包括有第二固定板121、气缸122和第二活动杆123,底板1顶部右后侧设有第二固定板121,第二固定板121上部左侧设有气缸122,气缸122的伸缩杆前部设有第二活动杆123。
29.工作人员可推动第一活动杆1110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1111被压缩,将钢管放置于夹板119之间,停止推动第一活动杆1110,第一弹簧1111复位通过第一活动杆1110带动夹板119向内侧移动对钢管进行夹紧,启动马达113,马达113的发动轴转动通过第三转轴114通过全齿轮115带动活动环116转动,活动环116转动带动连接板117及以上部件进行转动,如此便可带动钢管进行转动,随后启动气缸122和高频加热管4,气缸122的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杆123向前移动挤压高频加热管4进行转动,扭簧5发生形变,高频加热管4转动至与钢管外侧可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完毕,气缸122的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二活动杆123向后移动复位,高频加热管4不再受力,扭簧5复位带动高频加热管4转动复位,同时手动铁块10向后移动至极致,再90
°
向右转动第一活动板8带动铁块10与钢管的高温部分进行接触,钢管继续转动便可成对管口的封平,封平完毕推动第一活动板8和铁块10复位,随后停止马达113运作,推动第一活动杆1110向外侧移动,将封平完毕的钢管取下,放入新的钢管,重复以上操作便可对钢管进行再次封平,全部操作完毕,停止马达113、气缸122和高频加热管4运作即可。
3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7、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往返机构13,往
返机构13包括有第三活动杆131、第一活动块132和拉伸弹簧133,铁块10下部前侧连接有第三活动杆131,第三活动杆131底部设有第一活动块132,铁块10前侧与第一固定杆9之间均连接有拉伸弹簧133。
31.还包括有旋转机构14,旋转机构14包括有第一连接杆141、齿条142和单向齿轮143,气缸122的伸缩杆前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1,第一连接杆141前端连接有齿条142,第二转轴7下部设有单向齿轮143。
32.还包括有脱离机构15,脱离机构15包括有第二固定杆151、第二连接杆152、第二活动块153、第三活动块154、第三连接杆155、第四活动块156和第二弹簧157,底板1顶部前右侧设有第二固定杆151,第二固定杆15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152,第二连接杆152前端连接有第三活动块154,第二连接杆152后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53,第二连接杆152右侧与第二固定杆15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57,齿条142右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55,第三连接杆155前侧连接有第四活动块156。
33.初始状态第三活动块154抵住第一活动块132,拉伸弹簧133被拉伸,气缸122的伸缩杆伸长通过第一连接杆141先带动第四活动块156与第二活动块153接触,第二活动块153受力向右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52带动第三活动块154向右移动不再抵住第一活动块132,第二弹簧157被压缩,拉伸弹簧133复位带动铁块10向后移动至极致,第一连接杆141继续向前移动便可带动齿条142向前移动与单向齿轮143进行接触,单向齿轮143转动通过第二转轴7带动第一活动板8转动一周进行复位,期间铁块10转动90
°
时便可配合封平,随后手动推动第一活动块132向前移动带动拉伸弹簧133被拉伸,气缸122的伸缩杆缩短带动其上部件均反向运作,第二活动块153不再受力,第二弹簧157复位通过第二连接杆152带动第三活动块154向左移动抵住第一活动块132,期间齿条142向后移动与单向齿轮143进行接触时,单向齿轮143并不会发生转动。
3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推料机构16,推料机构16包括有第三固定板161、第四活动杆162、第二活动板163和第三弹簧164,第一固定板111顶部设有第三固定板161,第三固定板161中部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杆162,第四活动杆162右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63,第四活动杆162与第三固定板161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64。
35.为避免取下钢管时温度太高烫伤工作人员,下料时推动第二活动板163带动第四活动杆162向右移动挤压钢管脱离夹板119自动向下掉落,此时第三弹簧164被压缩,钢管掉出后,停止推动第二活动板163,第三弹簧164复位带动第四活动杆162向左移动复位。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