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吹气功能设定器件的刺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5695发布日期:2023-07-07 11:0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锯机,其具有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该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枢转地支承在基板单元中和/或支承在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中。


背景技术:

1、已知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刺锯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刺锯机。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2、间隔开的连接区域。

3、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单元和基板的刺锯机,其中,壳体单元沿刺锯机的纵向方向比基板要长,尤其比基板要长至少25%、有利地要长大约40-60%。提出了,壳体单元和基板通过两个沿刺锯机的纵向方向与彼此间隔开的、尤其包括支承-和/或固定位置的连接区域尤其刚性地或阻尼地、尤其支撑地与彼此连接起来。由此能够提高刺锯机的稳定性。能够得到刺锯机的良好的操作灵敏性。尽管第二连接区域,仍然保持获得对有待加工的工件的尤其在基板的尾部区域中的良好的可见性。

4、提出了,基板、壳体单元和间隔开的连接区域限定了、有利地包围了开口、尤其穿透开口。开口或者说穿透开口提供了在抓住刺锯机或者说用该刺锯机工作时用于该刺锯机的用户的手的手指的位置空间。壳体单元有利地包括马达壳体区段和升降壳体区段。例如在包围壳体单元、尤其壳体单元的马达壳体区段和/或刺锯机的棒状手柄时,手的手指处在穿透开口中。该手指由此没有触碰工件。能够实现可靠地握住、抓住和/或引导刺锯机。在反向锯切、即用向上指向的锯片来锯切工件以便例如减少工件的目视表面处的切削撕裂时也会更为方便。大拇指能够处在穿透开口中。此外,通过开口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可见性。此外,例如能够通过开口或者说从开口出发来操纵操作元件或诸如此类物。

5、提出了,连接区域具有为基板的长度的至少25%、有利地为基板的长度的25-75%的间距并且/或者具有为刺锯机的纵向延伸的至少25%、有利地为刺锯机的纵向延伸的30-50%的间距。由此可靠地接纳壳体单元。将针对壳体单元的位于其间的壳体的负载保持得较小。能够保证从手柄出发到基板上的有利的压紧力分布。能够对壳体壁厚度合理地确定尺寸。保证良好的力分布。就这个间距而言,有时足够多的手指或者较大的用户手部在开口或者说穿透开口中找到足够的位置空间。有时能够通过开口保证足够的视野。能够有利地实现从刺锯机的尾部区域、例如电池进行力传递,例如在刺锯机倾倒时也能够进行力传递。

6、提出了,有利地在具有或者没有施加在刺锯机处的电池的情况下刺锯机的重心都处于开口或者说穿透开口之内或者处于开口与纵向轴线之间。重心因此尽可能处于基板附近和/或尽可能处于锯片附近。这有利于刺锯机的可靠的状态和/或操作灵敏性。特别地,刺锯机由此很难倾斜。例如在反向锯切时,使用者在锯切时除了压紧力之外必须维持(abfangen)或者通过其手施加较少的转矩。特别地,重心没有沿纵轴方向在后侧突出超过基板,由此,能够根据电池的大的或者相当小的重量有利地实现刺锯机在基板上的可靠的状态,有时不取决于电池装备有何种容量。

7、提出了,第一连接区域邻接于刺锯机的前侧的锯切-或切削区域布置,并且第二连接区域邻接于刺锯机的后侧的电池接口区域布置和/或邻接于壳体单元的马达壳体区段的尾部区域布置。尤其通过棒状手柄或者箍状手柄导入到壳体单元上的压紧力和/或例如必须在电池与基板之间传递的下落力能够理想地从壳体单元传递到基板上。总体上能够提高操作者友好性,有时提高对有待锯切的工件的可见性,并且/或者良好地对力进行转向或者导出。

8、提出了,第一连接区域布置在刺锯机的升降传动机构的与基板连接的传动机构-或支承凸缘的或者承载框架的区域中,并且/或者第二连接区域有利地布置在刺锯机的马达壳体区段的有利地加厚的、尤其基本上正方形地加厚的端部区域下方。通过一个或多个手柄、尤其棒状手柄和/或球形手柄或者箍状手柄、或者说马达壳体或升降壳体导入的力于是能够可靠地和/或平衡地传递到基板上或者说底板或者基板单元上。有利地,壳体单元通过传动机构-或支承凸缘或者说承载框架在第一连接区域中连接,于是能够例如将压紧-或保持力在这个区域中尽可能垂直地传递到基板上。正方形的加厚部有时也能够将棒状手柄与加厚的区域直观地划分开,因为无法如此容易地握住加厚的区域。加厚的区域有时尤其在电池和/或箍状手柄的连接的区域中强化壳体单元。由此能够增大用于支撑元件或者说第二连接区域的抵靠面。使得尤其到壳体单元上的力能够均匀地分布。特别地,无论是在有时以力或速度来将刺锯机竖立到电池上、在对电池或者说可更换电池组进行更换时,来自电池接口的力和/或在刺锯机倾倒时的力都能够良好地传递到尤其第二连接区域或者说基板上。

9、提出了,连接区域、尤其连接区域的分隔接缝相对于彼此具有竖直的偏移和/或水平的偏移,尤其具有15-20mm、尤其大约18mm的竖直的偏移和/或95-105mm、尤其大约100mm的水平的偏移。由此能够有利地尤其沿其垂直于工件抵靠面的高度来增大开口或者说穿透开口。例如,第一连接区域能够非常紧挨地布置在基板处,例如第二连接区域非常紧挨地布置在电池接口处,而尤其不必将电池接口布置在工件抵靠面附近,并且/或者例如在基板的后方的区域中为通过抽吸套管的吸尘例如提供位置空间。壳体单元、尤其壳体单元的马达壳体区段能够由此细长形地向后引导。对于反向切割来说,这能够具有优点,因为在连接区域中和/或在支撑元件的区域中实现了例如用于前臂和/或甚至前臂的抵靠面的位置空间。

10、提出了,至少由壳体单元限定的、在第一连接区域的和第二连接区域的连接平面中或者说分隔接缝平面中的连接面占据了通过工件抵靠平面中的底板来限定的连接面的大约20-40%、有利地大约30%,并且/或者至少由壳体单元限定的、在第一连接区域的连接平面或者说分隔接缝平面中的连接面大于在第二连接区域的连接平面或者说分隔接缝平面中的连接面,尤其大了20-60%、有利地大了大约40%。由此能够仅较小程度地由壳体单元来阻挡对工件的视野。此外,在壳体单元与基板或者说基板单元之间的中间空间提供了用于手指的尤其在穿透开口中的足够的位置空间。总体上,针对壳体单元与基板单元之间的连接能够需要较少的材料。尽管如此,通过壳体单元来保护与安全相关的区域、尤其锯切-和切削区域以免被接近。

11、提出了,至少由壳体单元限定的连接面、尤其由三个侧部或者说基本上u形地限定的连接面在第一连接区域的连接平面或者说分隔接缝平面中占据了通过底板在工件抵靠平面中限定的连接面的大约15-25%、有利地大约18%,并且/或者至少由壳体单元限定的连接面、尤其由四个侧部或者说基本上正方形地或矩形地限定的连接面在第二连接区域的连接平面或者说分隔接缝平面中占据了通过底板在工件抵靠平面中限定的连接面的大约10-15%、有利地大约13%。由此,能够仅较小程度地由壳体单元来阻挡对工件的视野。总体上,与通过底板限定的工件抵靠面有关的连接面较小,尽管如此能够通过其间隔开的结构来提供壳体单元与基板单元之间的稳定的连接。

12、支撑元件。

13、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单元和基板单元的刺锯机,该基板单元尤其包括基板、有利地包括基板和底板或滑动板,其中,壳体单元和基板尤其通过两个与彼此间隔开地构造的连接区域连接起来。

14、提出了,基板或者基板单元以及壳体单元通过支撑元件、尤其与基板一体式地构造的支撑元件连接起来,其中,支撑元件相对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成锐角地弓形地和/或折弯地伸展。通过成角度的或者弓形的定向,在壳体单元与基板之间产生了用于穿透开口的位置空间。支撑力能够良好地传递到基板或者说壳体单元上。通过折弯的设计方案,能够有利地形成集成的支撑面。穿透开口同样尽可能地大。参与的构件能够相对细长形地确定尺寸。材料使用有利地较少,因此重量也较小。由于一体性而能够非常刚性地构造所述连接。尤其在有利地在反向切割时前臂有时抵靠所在的区域中能够非常均匀地实现基板与支撑元件之间的过渡。

15、提出了,壳体单元和基板通过支撑元件、尤其可供使用(freigestellt)的支撑元件、尤其在支撑腿的区域中可供使用的支撑元件连接起来,该支撑元件有利地具有支撑端部和/或支撑面,该支撑端部和/或支撑面有利地构成用于壳体单元的第二连接区域。由此能够改善对工件和/或穿透开口的可见性。支撑元件能够用作用于手指和/或前臂(反向切割)的抵靠面。刺锯机由此保持得较轻。壳体不必加厚至基板。尽管有支撑元件,灰尘套管仍然找到位置空间以与基板能松开地连接。刺锯机的重量保持得相对较小。

16、提出了,支撑元件是进行承载的刚性的元件并且/或者与基板一体式地构造,该支撑元件尤其具有金属、例如铝合金,有利地由金属、例如铝合金构造而成。刺锯机由此保持得较轻并且尽管如此仍然比较稳定。由于一体性而能够非常刚性地构造所述连接。尤其在有利地在反向切割时前臂有时抵靠所在的区域中能够非常均匀地实现基板与支撑元件之间的过渡。支撑元件能够将力良好地且稳定地不仅从基板传递到壳体单元上而且也从壳体单元传递到基板上。

17、提出了,支撑元件、尤其支撑元件的支撑腿相对于基板和/或壳体单元构成了折弯的、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地伸展的和/或弓形的形状。通过成角度的或者弓形的定向,在壳体单元与基板之间形成了用于穿透开口的位置空间。支撑力能够良好地传递到基板或者说壳体单元上。通过折弯的设计方案,能够形成有利地集成的支撑面。同样能够尽可能大地构造穿透开口。参与的构件能够相对细长形地确定尺寸。材料使用有利地较少,因此重量也较小。

18、提出了,支撑元件形成了平行于基板和/或底板的工件抵靠面构造的、用于壳体单元的支撑面,该支撑面尤其也通过支撑端部来构造、有利地具有相对于基板的轴向的和竖直的偏移,该支撑元件尤其通过至少一个倾斜的、折弯的或者弓形的构造的支撑腿或支撑臂来与基板连接。由此能够避免壳体单元的过载。壳体单元能够保持平行于工件抵靠面或者说纵向轴线定向。由于支撑端部同样能够形成支撑面,因此不仅沿竖直方向而且也沿水平方向面状地和/或形状锁合地传递力。此外,通过另外的连接器件、例如螺纹连接能够建立摩擦锁合。总体上,能够在壳体单元与支撑元件或者说基板之间均匀地传递力。尽管与刺锯机的长度相比基板较短,通过轴向的和竖直的偏移仍然能够有利地将第二连接区域紧挨地定位在壳体单元的尾部区域处。

19、提出了,支撑元件的相对于基板的连接和支撑元件的相对于壳体单元的连接具有水平的偏移,有利地此外具有竖直的偏移。电池接口和/或壳体单元的力能够由此在尾部区域中可靠地传递到基板单元上。

20、提出了,支撑腿与基板和/或底板的工件抵靠面和/或支撑元件的用于壳体单元的支撑面围成30-60°、有利地大约40-50°的角度。由此能够有利地使得前臂在典型的反向切割的情况下以60-120°的角度范围有利地尽可能正交地抵靠在支撑元件处。支撑元件中的操纵元件由此能够良好地可见和/或操纵。对于接纳在穿透开口中的手指来说,这一点在支撑元件处的支撑方面能够是有利的。

21、提出了,支撑元件和壳体单元具有相应的形状锁合几何形状,该形状锁合几何形状尤其沿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垂直地或倾斜地伸展的空间方向、尤其相对于纵轴方向垂直地或倾斜地且沿刺锯机的升降轴线方向进行支撑,尤其具有在壳体单元方面支撑电池接口的形状锁合几何形状。能够有利地不仅沿竖直方向而且也沿水平方向形状锁合地传递力。由此不必仅通过摩擦锁合连接来传递力。此外,壳体单元和/或电池接口由此能够更为刚性。

22、提出了,壳体单元或者说马达壳体在第二连接区域中具有围绕纵向轴线的更大的周缘并且/或者尤其相对于环绕驱动单元的壳体区域或者说马达壳体区域加厚地构造、尤其基本上正方形地或者矩形地加厚地构造。加厚部将连接区域有利地直观地与抓握区域划分开。加厚的区域有时尤其在连接区域中并且/或者在电池和/或箍状手柄的连接的区域中强化壳体单元。能够增大用于支撑元件或者说第二连接区域的抵靠面。尤其到壳体单元上的力能够均匀地分布。

23、提出了,如此构造支撑元件,使得该支撑元件从基板出发朝向壳体单元逐渐缩小、尤其凹形地逐渐缩小,尤其具有减小的宽度。渐缩部、尤其凹形的渐缩部改善了反向锯切时的舒适性。手关节在反向切割时不必相对于前臂进行弯折。更确切地说,手背和前臂外表面能够在操作时相对于彼此保持尽可能笔直地定向或者说在一个平面中保持定向。这提高了舒适性,但是有时也提高了精确度。能够提高可见性。凹形也在触觉方面提供了舒适的支座,因为该凹形与椭圆形的前臂相同。能够由此提高对基板后方的区域的可见性。例如在窄的区域中锯切时和/或在曲线切割时能够降低与物体的碰撞危险。

24、提出了,支撑元件沿轴向突出超过基板,尤其在基板的背离锯切区域的侧部上突出超过基板。基板与刺锯机的前侧的端部或者说刺锯机的前部区域有利地基本上齐平地构造。由此能够将基板设计得较短,这正面地影响了刺锯机的机动性和/或对工件的可见性。支撑元件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提升。通过支撑元件沿轴向突出超过基板,使得该支撑元件有利地突伸到刺锯机的后方区域中、尤其突伸到电池接口的区域或者马达壳体的端部区域中。由此,能够将力从这个区域良好地朝基板进行转向和/或支撑。

25、提出了,在连接区域中布置阻尼元件,尤其在壳体单元与支撑元件之间进行布置。由此能够改善振动-和/或声音传递。特别地,由此能够提高针对使用者的安全性,例如通过手柄处的更小的振动值来提高该安全性。

26、提出了,支撑元件接纳闭锁机构、尤其操作-和/或卡锁元件、尤其至少一个固定元件,有利地接纳预紧的卡锁元件,以用于能松开地固定灰尘套管适配器。由此产生了功能集成。此外,这一点能够有利地通过开口或者说穿透开口来方便地实现。有利地提供了用于固定元件的移位、尤其枢转的位置空间。

27、能够改善刺锯机的人机工程学。通过穿透开口能够靠近刺锯机锯片的到工件中的插入点或者说刺入点来抓住刺锯机。开口能够实现可靠地抓住和/或握住刺锯机的手柄。大拇指和/或食指能够方便地操纵接通/关断开关。有利地在分隔平面两侧在壳体单元处、尤其在升降壳体区段中设置操作元件。这些操作元件由于加厚部而略微向外偏置(abgesetzt)。有利地沿竖直方向或者说升降轴线方向在加厚部与位于其上的升降壳体之间构造指印槽。该指印槽能够有利地在抓住球形手柄和/或抓住棒状手柄时用作用于用户手部的手指的额外的抵靠面、尤其用于手的在小拇指的区域中的外表面或者小拇指的外表面本身的额外的抵靠面。同样作为用于引导手部的食指和大拇指的抵靠面。特别地,能够使工具机的意外的关断变得困难,因为接通-关断手柄由于指印槽而偏置。通过尤其在第二连接区域中的加厚的或者说加宽的和/或形状变化的(相对于椭圆形/圆形更偏向为正方形/长方形)壳体单元,也避免了无意地操纵功能接口,因为这个区域明显与手柄、尤其棒状手柄偏置。通过在壳体单元与基板或者说基板单元之间的沿纵轴方向相对较短的第一连接区域(该第一连接区域尤其也由于第二连接区域而表现得较短),手柄关于纵向轴线处在锯片或者说升降轴线附近。棒状手柄由此能够足够长地构造,以便例如也给较大的用户手部提供足够的位置空间,而尤其不会无意地操纵功能接口。

28、提出了,棒状手柄的上方的和下方的抓握面在棒状手柄的面向锯片的端部处或者说在到升降壳体区段的过渡区域中基本上在共同的平面中结束,该共同的平面正交于纵向轴线伸展。由此能够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有利地握住手柄。手能够定位在升降轴线附近。能够尤其通过引导部的经提高的机动性和/或直接性来改善锯切结果。

29、提出了,电池接口与基板的第二连接区域之间的间距小于50mm、有利地25mm的距离。由此能够有利地通过第二连接区域来支持电池接口。这一点对于在刺锯机倾倒等时更换电池组是有利的。有时也能够延长刺锯机的寿命。

30、提出了,锯片与由基板和手柄包围的穿透开口之间的间距小于60mm、尤其50mm的距离。这一点改善了引导行为。手的转动点因此在升降轴线附近,这改善了刺锯机的引导特性。

31、吸尘套管。

32、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刺锯机,该刺锯机具有带有抽吸单元的基板单元,其中,抽吸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抽吸套管接纳部、尤其布置在基板单元中的抽吸套管接纳部,该抽吸套管接纳部构造用于与抽吸套管能松开地连接。提出了,刺锯机、尤其刺锯机的基板单元具有能运动的、尤其能枢转地得到支承的紧固元件,以用于形状锁合地固定抽吸套管。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连接并且松开抽吸套管。特别地,能够避免由于例如牵拉和转动弹性的摩擦锁合而拉出吸取软管。尽管有时狭小的位置关系,仍然能够实现抽吸套管与抽吸套管接纳部的可靠的和/或简单的连接。

33、提出了,紧固元件能枢转地布置在基板单元处和/或用于相对于基板单元的基板来支撑刺锯机的壳体单元的支撑元件处,有利地,支撑元件与在基板和壳体单元之间的第一连接区域间隔开地布置、尤其与基板的和壳体单元的邻近于锯切区域布置的连接-或者说支撑区域间隔开地布置。通过能枢转的布置能够实现直观的操作。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对连接的目视检查。能够节省空间地实现紧固元件的弹簧预紧。通过在支撑元件中的布置能够产生功能集成。有时非常容易地和/或在没有操作者手部紧握手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这个区域。

34、提出了,支撑元件从基板单元的基板出发折弯地或者弯曲地构造,尤其其中,紧固元件在倾斜的或弯曲的面、尤其表面中布置在刺锯机的基板与壳体单元之间,有利地相对于支撑元件的表面进行表面齐平地布置,有利地在支撑元件的面向壳体单元的侧部上的表面齐平地进行布置。由此能够有利地同时实现对壳体单元和基板单元的相对于彼此的良好的支撑。特别地,于是能够实现将支撑元件与工件抵靠面间隔开,尤其以用于通过支撑元件来形成稳定的且与工件抵靠面间隔开地提供的、用于壳体单元的连接面。有利地,支撑元件能够凹形地或凸形地弯曲。特别地,该支撑元件能够有利地在宽度方面逐渐缩小。特别地,该支撑元件与基板一体式地构造。

35、提出了,紧固元件能枢转地支承在凹缺中、尤其在支撑元件的凹缺中,尤其嵌入到、有利地表面齐平地嵌入到基板单元和/或支撑元件中。由此能够避免无意地松脱。特别地,能够清楚地将紧固元件的抓握区域划分开。能够避免将枢转机构弄脏,尤其避免了由于锯末或诸如此类物而引起的夹紧。

36、提出了,基板单元、有利地支撑元件完全沿周缘方向环绕紧固元件,尤其在紧固元件的枢转轴线平面(即紧固元件的枢转轴线所处的平面)中、尤其通过支撑元件中的凹缺来环绕该紧固元件。由此能够保护紧固元件以免受损害。特别地,该紧固元件即由塑料构造而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功能集成。

37、提出了,紧固元件的枢转轴承接纳在支撑元件的各一个支撑腿或者各一个支撑架中,尤其接纳在由于用于紧固元件的凹缺而分成两部分的支撑元件中,并且/或者支撑元件具有两个支撑腿或者支撑架,这些支撑腿相对于刺锯机的中间分隔平面或者说相对于中间分隔平面镜面对称地构造,尤其在这些支撑腿之间接纳有紧固元件。由此能够同样地良好地实现用于惯用左手者或者惯用右手者的紧固元件,或者说从两侧良好地实现。能够避免损害紧固元件。作用到壳体-或基板单元上的力、尤其横向力能够通过支撑元件来良好地传递。能够提高稳定性。

38、提出了,对紧固元件进行弹簧预紧,有利地该紧固元件对着基板单元能枢转地支撑、尤其对着支撑元件能枢转地支撑。由此能够提供紧固元件的到起始-和/或卡锁位置中的自动的移位。在引入到抽吸套管接纳部中时能够实现与抽吸套管的自动的卡锁。

39、提出了,例如通过引导-和/或滑动面来如此构造尤其具有对应的卡锁器件和/或配对卡锁器件的紧固元件和/或抽吸套管,使得紧固元件在将抽吸套管插入到抽吸套管接纳部中时自动地从卡锁位置枢转出来。特别地,其中,紧固元件在将抽吸套管完全插入到抽吸套管接纳部中时枢转回到卡锁位置中以便与抽吸套管处的相应的卡锁器件形成形状锁合的连接。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舒适性。抽吸套管能够直观地与刺锯机连接或者说与其分开。

40、提出了,紧固元件的抓握元件布置在基板单元的或者说支撑元件的面向刺锯机的壳体单元的侧部上、尤其面向穿透开口的侧部上,特别地,此外与支撑元件表面齐平的紧固元件基本上正交地突出、有利地通过基板单元或者说支撑元件与紧固元件之间的形状锁合而限制枢转。由此能够实现良好地够到抓握元件的或者说紧固元件。能够实现直观的操作。能够避免无意的操纵。能够由穿透开口实现良好的可够到性。

41、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基板单元、壳体单元和抽吸单元的刺锯机,其中,抽吸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抽吸套管接纳部,该抽吸套管接纳部构造用于与抽吸套管能松开地连接,其中,基板单元与刺锯机的壳体单元通过支撑元件支撑地连接起来。提出了,支撑元件具有用于固定抽吸套管的紧固元件,尤其具有能运动的、有利地能枢转的、优选能枢转地得到支承的紧固元件,有利地以用于将抽吸套管形状锁合地固定在抽吸套管接纳部之处、尤其之中。由此能够实现紧固元件到具有支撑元件的刺锯机中的功能集成,该支撑元件尤其具有两个间隔开的连接区域。

42、提出了一种用于前面所提到的刺锯机的抽吸套管,该抽吸套管具有至少一个形状锁合元件、尤其配对卡锁器件,以用于通过能运动地支承的紧固元件来进行固定。

43、摆动行程设定器件。

44、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刺锯机,其具有壳体单元、基板单元以及用于刺锯机的升降传动机构和/或驱动系的传动机构框架或支承凸缘,其中,摆动行程设定器件、尤其摆动行程枢转手柄能枢转地并且以悬臂的方式在传动机构框架或支承凸缘处得到支承。提出了,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沿轴向沿着其枢转轴线在背离传动机构框架或支承凸缘的侧部上被壳体单元包围。由此能够实现将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集成到壳体单元中。由此能够对其进行保护。能够实现壁部附近的锯切。有时也能够在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区域中包围壳体,这能够引起在抓住刺锯机时的更高的灵活性。有利地,摆动行程枢转手柄、尤其中部的区域沿周缘方向被壳体单元包围,尤其围绕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纵向轴线与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枢转轴线正交地进行包围。有利地,摆动行程设定器件通过接纳部与活节螺栓转动刚性地连接。特别地,通过形状锁合连接、例如插接连接来进行连接。该形状锁合连接能够尤其沿轴向能运动地并且沿周缘方向围绕活节螺栓抗转动地构造。“以悬臂的方式支承”不应该理解为沿轴向在接纳在转动轴线上的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两侧进行支承,而是仅在转动轴线的单侧进行支承。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典型地间接地与已知的摆动行程设定-和/或-生成机构相连接,以便能够典型地以不同的级别来实现摆动滚动杠杆的摆动运动。能够例如设置五个级别,例如引起刺锯机的锯片的在0-2°之间的摆动运动。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为此例如能够在针对没有摆动行程的零位中经由三个中间位置移位直至针对锯片的例如2°枢转运动的最大摆动行程的最大位置。在此,该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示例性地总共枢转了大约70-90°。

45、提出了,壳体单元形成用于摆动行程设定器件、尤其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防丢失部,尤其防止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沿着枢转轴线滑落,有利地没有另外的防护器件、如例如卡紧环或者螺纹件,而尤其通过壳体单元的处于内部的壳体壁可以说来作为止挡面。由此能够使壳体壁保持细长形。例如对于支承部位不需要加厚部。能够避免另外的防护器件,从而例如用于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活节螺栓能够较短和/或不沿轴向突出超过摆动行程设定器件。能够产生功能集成。

46、提出了,摆动行程设定器件、尤其摆动行程枢转手柄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至少基本上、有利地完全布置在壳体单元的投影面之内。可以说在竖直的投影中或者说垂直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的投影中。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壁部附近的锯切,尤其因为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不侧向地隆起。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能够得到保护。特别地,在刺锯机的运送、工作或者倾倒时该摆动行程设定器件通过壳体单元保持得到保护。能够实现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良好的可够到性。

47、提出了,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和/或与传动机构框架或支承凸缘在连接区域中、尤其两个连接区域中的第一连接区域连接起来,并且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至少一部分、尤其环绕枢转轴线的区域、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之内的部分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处于连接区域的投影面之内。由此能够提供功能集成。连接区域能够关于刺锯机的分隔平面尤其在锯片与穿透开口之间表现得非常窄。能够在抓住刺锯机时直观地且简单地操纵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有利地相对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布置,尤其直接地布置在连接区域的上方、尤其布置在基板单元或者说基板与壳体单元之间的第一连接区域的上方。

48、提出了,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尤其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抓握端部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穿透开口的区域中和/或布置在基板单元的和壳体单元的两个与彼此间隔开的连接区域之间。这能够有利地实现对摆动行程设定器件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保护和/或良好的可够到性。

49、提出了,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相对于刺锯机的锯切-或分隔平面布置在吹气功能设定器件、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对面。由此能够节省结构空间。能够提高锯机的紧凑性。能够改善刺锯机的直观的操作和其附加功能。清楚的空间上的分隔能够避免例如由于功能混淆而引起的错误操作。能够改善刺锯机的人机工程学。在此,锯切-或分隔平面通过升降轴线和马达轴线或者说刺锯机的纵向轴线撑开。

50、提出了,用于没有朝向锯切-或切削区域进行转向的吹送空气、尤其通过通风机叶轮所产生的吹送空气的吹出开口布置在连接区域中、尤其布置在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之间的两个间隔开的连接区域中的第一连接区域中,并且/或者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以及吹出开口的投影面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重叠。通过在连接区域中的布置而产生了功能集成。能够节省结构空间和/或构件、例如支承构件。能够简化装配。能够至少沿升降轴线方向非常紧挨地在锯切-或切削区域处对空气导引元件、尤其空气导引枢转活门进行定位。吹送空气或者冷却空气能够流动损失少地转向,这有时节省能量(通风机叶轮处的低的空气阻力)。有利地能够使排出空气在一范围中转向,有利地相对于分隔平面在0与90°之间、尤其相对于分隔平面朝刺锯机的尾部方向大约45°地转向。因此,该排出空气能够较少地干扰使用者。

51、吹气功能设定器件。

52、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单元和基板单元的刺锯机,该刺锯机具有吹气功能设定器件、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以用于可选地设定刺锯机的吹气功能,有利地通过尤其将马达冷却空气转向到刺锯机的锯切-或切削区域中或者朝吹出开口转向来进行设定。提出了,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枢转地支承在基板单元中和/或支承在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中。特别地,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枢转地支承在基板单元中并且此外通过刺锯机的壳体单元来得到支承。特别地,该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在连接区域的分隔接缝中和/或与之邻接地得到支承。特别地,基板单元从三个侧面包围吹气功能设定器件的枢转轴线、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并且从第四个侧面包围壳体单元,从而枢转轴线沿周缘方向被该基板单元在所有侧面上包围。有利地能够节省结构空间。产生了功能集成。吹气功能设定器件、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够得到保护。能够实现壁部附近的锯切。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够例如从对于没有吹出到锯切-或切削区域中但是朝向吹出开口转向而言的零位移位到朝锯切-或切削区域中的吹气位置中。在此,示例性地枢转大约60-90°。特别地,设置了卡锁器件,使得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直观地保持在两个位置中。

53、提出了,吹气功能设定器件、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至少基本上、有利地完全布置在壳体单元的投影面之内。可以说在竖直的投影中或者说在垂直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的投影中。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壁部附近的锯切,尤其因为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没有侧向地隆起。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能够得到保护。特别地,在刺锯机的运送、工作或者倾倒时通过壳体单元使其保持得到保护。能够实现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的良好的可够到性。

54、提出了,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和/或与传动机构框架或支承凸缘在连接区域中、尤其两个连接区域中的第一连接区域中连接起来,并且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的至少一部分、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之内的部分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处于连接区域的投影面之内。由此能够提供功能集成。连接区域能够关于刺锯机的分隔平面尤其在锯片与穿透开口之间表现得非常窄。

55、提出了,吹气功能设定器件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尤其吹气功能设定器件的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的抓握端部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穿透开口的区域中和/或布置在基板单元的和壳体单元的两个与彼此间隔开的连接区域之间。这一点能够有利地实现对吹气功能设定器件的或者说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的保护和/或良好的可够到性。

56、提出了,吹气功能设定器件相对于刺锯机的锯切-或分隔平面布置在摆动行程设定器件、尤其摆动行程枢转手柄对面。由此能够节省结构空间。能够提高锯机的紧凑性。能够改善刺锯机的直观的操作和该刺锯机的附加功能。清楚的空间上的分隔能够避免例如由于功能混淆而引起的错误操作。能够改善刺锯机的人机工程学。在此,锯切-或分隔平面通过升降轴线和马达轴线或者说刺锯机的纵向轴线撑开。

57、提出了,用于没有朝向锯切-或切削区域转向的吹送空气、尤其通过通风机叶轮所产生的吹送空气的吹出开口布置在基板单元与壳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并且/或者摆动行程设定器件的或者说摆动行程枢转手柄的以及吹出开口的投影面在沿着刺锯机的升降轴线的投影中重叠,并且/或者吹出开口相对于刺锯机的锯切-或分隔平面布置在吹气功能设定器件、尤其吹气功能设定枢转手柄对面。通过在连接区域中的布置产生了功能集成。能够节省结构空间和/或构件、例如支承构件。能够简化装配。能够至少沿升降轴线方向非常紧挨地在锯切-或切削区域处对空气导引元件、尤其空气导引枢转活门进行定位。吹送空气或冷却空气能够流动损失少地转向,这一点有时节省能量(通风机叶轮处的小的空气阻力)。有利地能够在一范围中使排出空气转向,有利地相对于分隔平面在0与90°之间、尤其相对于分隔平面朝刺锯机的尾部方向大约45°地转向。该排出空气因此能够较少地干扰使用者。

58、钳引导单元。

59、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单元和基板单元的刺锯机,该基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基板,其中,在刺锯机处、尤其基板单元处接纳了钳引导单元,该钳引导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钳引导部和设定器件、尤其调整螺纹件,其中,钳引导单元设置用于,设定能插入到刺锯机的工具接纳部中的锯片的横向间隙,其中,基板单元有利地为了能够实现接近设定器件而具有工具器件开口、尤其穿过基板的贯穿孔。设定器件、尤其调整螺纹件设置用于设定钳引导单元的引导槽的间距。工具器件开口有利地从锯切-或切削区域之外和/或基板单元的侧部穿过基板单元或者说基板延伸到基板单元的锯切-或切削区域。工具器件开口能够实现借助于工具、尤其借助于六边形扳手来接近钳引导单元的设定器件,有利地能够实现得到引导的接近。

60、提出了,工具器件开口的纵向轴线构造成基本上平行于基板单元的或者说基板或底板的工件抵靠面,尤其具有小于20mm、有利地小于15mm的间距,尤其具有大约13.5mm的间距。由此能够将钳引导单元非常紧挨地定位在工件抵靠面处。此外,当刺锯机处于工件抵靠面时能够设定钳引导单元。有利地得到了在刺锯机的侧部位置中对设定元件的可见性。

61、提出了,工具器件开口的纵向轴线构造成横向于、尤其垂直于刺锯机的分隔-或锯切平面、尤其刺锯机的通过刺锯机的纵向轴线和升降轴线撑开的分隔-或锯切平面。能够尤其以相对于刺锯机的或者说基板单元的侧面成直角来直观地设定钳引导单元。刺锯机能够可靠地放置在侧部上,而实行对钳引导单元的设定。

62、提出了,基板单元、尤其基板形成了用于钳引导单元的设定器件的丢失保护部,并且/或者设定器件无法通过工具器件开口取出。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舒适性。此外,有利地需要较少的构件、例如防护器件。有利地存在功能集成。

63、提出了,如此构造工具器件开口,使得该工具器件开口朝向设定器件变窄、尤其截锥状地变窄、并且/或者从工具器件开口的在基板中的有利地在外部的进入开口朝有利地在内部的逸出开口、尤其直至设定元件或者说直至锯切-或切削区域变窄。由此能够实现将工具良好地引导到设定器件。特别地,将工具直观地引导到设定器件。为此,用户不必看见设定器件。能够节省时间。提高了操作者友好性。有利地仅需要确定工具的转动位置,但是不需要确定在将工具引入到设定器件时的轴向的偏移。

64、提出了,工具器件开口布置成与基板单元的或者说基板的空气引导通道、尤其基板单元或者说基板之内的空气引导通道分开,尤其沿升降轴线方向观察布置在基板单元的背离工件抵靠面的侧部上。提出了,工具器件开口布置在基板单元的或者说基板的空气引导通道、有利地该基板单元或者说基板之内的空气引导通道、尤其切屑抽吸通道与刺锯机的壳体单元之间,尤其布置在基板单元的空气引导通道或者说切屑抽吸通道与基板单元的或者说基板的用于壳体单元和/或用于传动机构-或支承凸缘的连接区域之间。由此能够非常紧凑地构造刺锯机,能够节省结构空间或位置空间。手柄有时更为紧挨地布置在锯片处。钳引导部能够有利地紧挨地定位在工件抵靠面处。能够有利地实现功能集成。能够节省构件。

65、提出了,工具器件开口相对于刺锯机的基板单元与传动机构-或支承凸缘之间的螺纹连接沿刺锯机的纵轴方向相对于刺锯机的前侧或者说前部区域错位地布置,尤其沿升降轴线方向观察在螺纹连接的高度上错位地布置。有时钳引导单元的在基板单元处的抵靠面通过传动机构-或支承凸缘的在基板单元处的对置的抵靠来得到加强。钳引导单元能够非常紧挨地定位在工件抵靠面处。能够节省结构空间。

66、提出了,在基板单元或者说基板处布置了用于锯片的平行-或者说钳口引导部的两个符号,尤其在工具器件开口或者说通孔的右侧和左侧布置、有利地在平行于工件抵靠面的平面中布置,有利地布置了指向锯片的箭头,或者说布置了远离锯片指向的箭头。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出,通过朝向一侧或者说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工具、尤其六边形扳手或者说设定器件来减小间距,并且通过朝向另一侧或者说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来增大间距。由此能够改善直观的操作或者说操作舒适性。

67、提出了,钳引导单元、尤其钳引导部、有利地钳引导部的钳臂和/或引导槽布置在基板单元的或者说基板的在两侧环绕它们的抽吸通道之间,尤其布置在水平于和/或平行于工件抵靠面在两侧环绕它们的抽吸通道之间,有利地布置在沿周缘方向在两侧环绕的抽吸通道之间。由此,尤其尽管基板单元中的切屑抽吸通道仍然能够将钳引导部非常紧挨地定位在工件抵靠面处。这一点能够反作用于锯片的伸展。能够非常紧挨地在到工件中的刺入-或者说锯片进入点处通过钳引导部来引导锯片。能够改善锯切结果。

68、提出了一种切削撕裂保护部或者说提出了一种具有切削撕裂保护部的刺锯机,该切削撕裂保护部的轮廓、尤其厚度与钳引导部的轮廓相适配,并且/或者其中,钳引导部和/或切削撕裂保护部对于彼此表现出单侧的或者相互的过载保护、尤其塑性变形保护。由此能够得到功能集成。能够提高钳引导部和/或切削撕裂保护部的寿命。提高刺锯机的紧凑性。

69、钳引导部。

70、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用于刺锯机的钳引导部,该钳引导部具有第一和第二钳臂,该第一和第二钳臂通过轭梁连接并且在它们的自由的端部处具有面向彼此的引导槽。由此能够有利地提供弯曲弹性的钳引导部。这个钳引导部能够要求较少的结构空间。因此能够节省位置空间。钳引导部有时非常紧挨地布置在工件抵靠面处或者基板中,尤其由抽吸通道或诸如此类物侧向地环绕。能够要求刺锯机的紧凑性。重心有时进一步朝向工件抵靠面移位。

71、提出了,钳臂、轭梁和引导槽一体式地构造,尤其由金属构成,有利地由钢构成或者至少具有铁。

72、提出了,钳引导部在每个钳臂处具有用于设定器件的夹紧-或设定器件接纳部、尤其螺纹件,有利地在第一钳臂处具有螺纹并且在第二钳臂处具有螺纹件头部抵靠面。由此产生了功能集成,需要较少的构件,尤其没有作用到钳臂上的附加的夹紧-或止挡器件。

73、提出了,钳引导部尤其正交地从钳臂出发、尤其从钳引导部的基板抵靠面平面出发具有夹紧-和设定器件支臂,尤其具有超过钳臂的高度的、有利地超过多倍的高度。因此,设定器件没有由于该设定器件例如穿透钳臂而削弱该钳臂。能够有利地使得钳臂的尺寸设计保持细长。

74、提出了,夹紧-或设定器件接纳部相对于钳引导部的用于基板单元、有利地用于基板的抵靠面竖直地错位地布置,尤其通过夹紧-或设定器件接纳部所形成的设定器件纵向轴线相对于钳引导部的用于基板单元的抵靠面具有平行偏移。在装入在刺锯机中的钳引导部的情况下,能够有利地与刺锯机的工具抵靠面间隔开地实现使设定器件间隔开。

75、提出了,钳引导部具有固定器件凹缺、尤其螺纹孔、优选是螺纹长孔,有利地以便在刺锯机处、尤其刺锯机的基板单元处固定和/或校正钳引导部。因此能够在刺锯机处实现对钳引导部的校准或者说校正。有利地能够在钳臂弯曲的情况下有时通过使用者来修正所述校正。由此有时能够延长钳引导部的或者说刺锯机的寿命。有时能够通过用户来执行钳引导部的可更换性,实行校正。

76、提出了,钳引导部具有用于摩擦锁合地抵靠在基板单元处的抵靠面,其中,抵靠面具有形状锁合器件,尤其有利地多个平行的接片,这些接片基本上平行于钳引导部的纵向定向或者说平行于钳臂的纵向定向来布置,尤其布置在轭梁的区域中,有利地环绕固定器件凹缺,尤其在两侧布置、有利地相对于固定器件凹缺在两侧镜面对称地布置。由此能够改善钳引导部、尤其轭梁的相对于基板单元的定位,尤其更为稳定以防止意外的推移。有利地,钳引导部具有铁或者钢并且基板有利地具有铝,从而基板在固定钳引导部时通过形状锁合器件塑性地变形。能够提高强度。同样能够提高稳健性以防止作用到钳引导部上的碰撞或冲击。

77、提出了,钳臂尤其在轭梁附近的区域中相对于彼此至少部分地非对称地构造,并且有利地钳臂的承载着引导槽的端部区域和/或引导槽相对于彼此对称地尤其镜面对称地构造。由此能够尤其在借助于设定元件进行设定时实现钳臂的非对称的移位。于是有利地能够针对单侧地致紧的工具器件接纳部或者说锯片夹紧系统来优化钳引导部。相同的情况适用于以下三个段落。

78、提出了,第一钳臂比第二钳臂更为弯曲刚性地构造,尤其其中,第一钳臂基本上弯曲刚性地构造并且第二钳臂基本上可弯曲地构造。

79、提出了,第二钳臂具有横向于钳臂的定向、尤其横向于钳引导部的纵向轴线的定向的横向接片,尤其其中,横向接片构造为止挡器件、尤其构造为弯曲限制器件、有利地构造为过载保护。第一钳臂能够构成用于第二钳臂的配对止挡器件。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舒适性。

80、提出了,第一钳臂部分区段地双臂式地构造,有利地具有沿纵轴方向伸展的长孔,尤其其中,第一钳臂部分区段地具有尤其对置的第二钳臂的近似多倍、有利地三倍的宽度。

81、提出了,夹紧-或设定器件接纳部布置成与第二钳臂的横向接片邻接和/或与第一钳臂的加宽的区域邻接、尤其在钳引导部的沿纵轴方向背离轭梁和/或面向引导槽的侧部上邻接。由此能够避免钳臂的过载。能够提高刚度。特别地,于是能够强化夹紧-或设定器件接纳部。

82、提出了,钳引导部具有引入器件、定心器件和/或形状锁合器件,该引入器件、定心器件和/或形状锁合器件尤其基本上正交地从用于抵靠在基板单元处的抵靠面突出、尤其至少部分地逐渐成锐角、尤其朝其自由的端部逐渐成锐角。该引入器件、定心器件和/或形状锁合器件有利地横向于钳引导部的纵向轴线伸展。该引入器件、定心器件和/或形状锁合器件有利地在对置的端部处加厚、尤其哑铃状地加厚。由此能够提供装配辅助工具。此外,能够得到基板或者说基板单元与钳引导部之间的形状锁合。能够提高刚度。能够避免钳引导部的相对于基板单元的意外的推移或者移位。

83、提出了,引导槽具有用于刺锯机的锯片、尤其用于锯片的对置的侧面的对置的引导面,其中,对置的引导面沿钳引导部的纵轴方向和/或横向于该纵轴方向相对于彼此变宽、尤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变宽。引导槽此外能够具有平行于彼此定向的引导面。该引导面能够沿纵轴方向朝向背离轭梁的侧部变宽和/或沿升降轴线方向变宽、尤其朝用于基板单元的抵靠面的方向变宽。由此有利地能够可靠地引导不同宽度和/或不同厚度的锯片。即使在锯片伸展或者说扭曲时钳引导部也能够保持不损坏。能够可靠地接纳有限的较小宽度的锯片。能够增大装备有该锯片的刺锯机的使用范围。

84、提出了,钳臂和/或引导槽尤其在抵靠面平面与引导槽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具有偏转面。提出了,钳臂基本上沿着和/或横向于钳引导部的纵向轴线延伸,尤其沿着钳臂的承载引导槽的弯折的端部区域和/或沿着引导槽延伸。这些钳臂有利地沿升降轴线方向、尤其朝抵靠面平面变宽。这些钳臂有利地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变宽。提出了,沿着和横向于钳引导部的纵向轴线伸展的偏转面有利地倒圆角地过渡到彼此中。由此能够在锯片伸展时和/或在以损坏的或者弯曲的锯片运行刺锯机时避免钳引导部、尤其钳臂发生断裂。因此能够延长寿命。

85、提出了,钳引导部具有支撑面,该支撑面沿升降轴线方向构造得比钳臂要薄。该支撑面能够尤其朝轭梁方向从钳臂的承载引导槽的弯折的端部区域突出地构造。因此能够可靠地引导尤其较小宽度的锯片。能够提供对弯折的端部区域的加固。

86、提出了一种具有前面所提到的钳引导部的刺锯机。有利地在刺锯机的基板或者说基板单元处接纳了钳引导单元,该钳引导单元包括钳引导部和设定器件、尤其调整螺纹件,以用于设定能插入到刺锯机的工具接纳部中的锯片的横向间隙。特别地,其中,基板具有侧向的工具器件开口、尤其截锥状的工具器件开口。有利地用于能够借助于工具、尤其借助于内六边形扳手来实现受引导地接近钳引导部的设定器件。

87、功能接口。

88、与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相关联地或者不依赖于此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壳体单元和基板单元的刺锯机,其中,壳体单元包括马达壳体,该马达壳体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基板单元的工件抵靠面延伸。提出了,在马达壳体的背离工件抵靠面的上侧上布置了功能接口、尤其hmi,至少以用于设定驱动单元、尤其电动马达的运行级别和/或用于输出刺锯机的运行参数,该功能接口、尤其hmi尤其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器和/或至少一个设定按钮。由此能够实现对功能接口的舒适的操作。首先也能够在刺锯机的运行中确保可接近性和/或可见性。

89、提出了,功能接口布置在电池接口与手柄、尤其棒状刺锯机的环绕驱动单元的有利地棒状手柄之间,或者布置在电池接口与箍状刺锯机的箍状手柄之间。由此能够避免在手柄处抓住刺锯机时对功能接口的无意的操作。通过有时加厚的电池接口区域能够避免在放置刺锯机时对功能接口的损害。也能够在运行中确保对功能接口的良好的可见性。

90、提出了,功能接口布置在马达壳体的加宽部和/或加厚部的、尤其基本上正方形的或矩形的加宽部和/或加厚部的、有利地刺锯机的马达壳体区段的端部区域的区域中。由此能够可靠地通过马达壳体来接纳大多面状的或者笔直的功能接口和/或将其嵌入在该马达壳体中。能够改善用户友好性。能够提高稳定性或稳健性。

91、提出了,功能接口关于刺锯机的或者说马达壳体单元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壳体单元与基板单元之间的第二连接区域进行布置,尤其相对于与第一连接区域间隔开的第二连接区域进行布置,尤其其中,在连接区域、马达壳体与基板单元之间构造开口、尤其穿透开口。由此在操作功能接口时能够将力传递到基板上,尤其不必倾斜或者保持刺锯机。

92、提出了,功能接口嵌入到壳体单元中、尤其嵌入到马达壳体的上侧或者说其表面中,尤其使得在将刺锯机在任何位置中放置至少在平坦的表面上时该功能接口都不触碰平坦的表面,尤其不依赖于可更换电池组是否紧固在刺锯机的电池接口处。因此能够提高操作舒适性。

93、提出了,尤其在刺锯机实施为箍状刺锯机的情况下,功能接口倾斜于工件抵靠面和/或纵向轴线定向,尤其具有10-15°、有利地大约12.5°的角度,尤其相对于刺锯机的前侧安放;并且/或者功能接口通过构造在马达壳体与箍状手柄之间的中间空间、尤其抓握开口而可接近。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