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9684发布日期:2022-09-07 01:4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发展,客户对于钣金折弯成型的零件外观要求和产品精度追求越来越高。
3.传统模具在折弯成型时,是先通过内顶块的弹力压料,再由折弯成型冲头通过机台的传动力压制出所需的产品,也即由下模做顶块压料,在折弯成型时产品材料与凹模会产生摩擦,导致产品表面拉伤而影响产品外观,产生不良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在折弯成型时减少与产品的摩擦,以保护产品外观,提高良品率,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可相对运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上模本体下表面的成型冲头;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模本体上表面的导向块、内顶块、弹性机构、浮动块和摆动块;所述导向块设置有竖向的活动腔;所述内顶块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并在所述成型冲头和/或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做上下移动;所述浮动块套置在所述内顶块的上端,其两侧均枢接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随着所述浮动块在所述活动腔内的移动做0-90
°
之间的摆动。
7.所述上模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模柄、上模板、上垫板和上固定板。
8.所述下模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和下固定板。
9.所述导向块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腔上开口两侧的活动槽,常态下所述摆动块配合在所述活动槽内。
10.所述下模具还包括用于在所述下模本体上限位所述导向块的侧挡板。
11.所述下模本体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导向块配合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侧挡板嵌设在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
12.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安装板、活动板、活动杆和弹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模本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活动杆的中部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其端部活动穿设于所述下模本体并与所述内顶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活动杆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折弯成型的工艺时,当上模具下压后,成型冲头将压着零件使其与内顶块接触,并带动内顶块向下移动,内顶块带动其上的浮动块,并使摆动块逐渐向成型冲头方向摆动,也即摆动块逐渐与零件表面接触,从而减少摆动块在折弯过程中对零件的磨损;当上模具撤销施加的压力后,弹性机构将使内顶块带着零件复位,同时摆动块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内顶块的两侧张开并脱离零件表面,从而减少摆动
块这脱模过程中对零件的磨损,最终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品质;再者,下模具是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脱模,可以避免人员操作取料时模具可能造成的伤人现象,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折弯成型的过程示意图;
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1‑‑‑‑
成型冲头;
ꢀꢀꢀꢀꢀꢀ2‑‑‑‑
导向块;
ꢀꢀꢀꢀꢀꢀꢀꢀꢀ
2a
‑‑‑
活动腔;
[0018]
2b
‑‑‑
活动槽;
ꢀꢀꢀꢀꢀꢀꢀꢀ3‑‑‑‑
内顶块;
ꢀꢀꢀꢀꢀꢀꢀꢀꢀ4‑‑‑‑
浮动块;
[0019]5‑‑‑‑
摆动块;
ꢀꢀꢀꢀꢀꢀꢀꢀ6‑‑‑‑
模柄;
ꢀꢀꢀꢀꢀꢀꢀꢀꢀꢀꢀ7‑‑‑‑
上模板;
[0020]8‑‑‑‑
上垫板;
ꢀꢀꢀꢀꢀꢀꢀꢀ9‑‑‑‑
上固定板;
ꢀꢀꢀꢀꢀꢀꢀ
10
‑‑‑
下模座;
[0021]
11
‑‑‑
下垫板;
ꢀꢀꢀꢀꢀꢀꢀꢀ
12
‑‑‑
下固定板;
ꢀꢀꢀꢀꢀꢀꢀ
12a
‑‑
安装槽;
[0022]
13
‑‑‑
侧挡板;
ꢀꢀꢀꢀꢀꢀꢀꢀ
14
‑‑‑
安装板;
ꢀꢀꢀꢀꢀꢀꢀꢀꢀ
15
‑‑‑
活动板;
[0023]
16
‑‑‑
活动杆;
ꢀꢀꢀꢀꢀꢀꢀꢀ
17
‑‑‑
弹簧;
ꢀꢀꢀꢀꢀꢀꢀꢀꢀꢀꢀ
18
‑‑‑
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7]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
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33]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板式折弯模具结构,包括可相对运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
[0035]
上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以及安装在上模本体下表面的成型冲头1;
[0036]
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以及安装在下模本体上表面的导向块2、内顶块3、弹性机构、浮动块4和摆动块5;
[0037]
导向块2设置有竖向的活动腔2a;内顶块3设置在活动腔2a内,并在成型冲头1和/或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做上下移动;浮动块4套置在内顶块3的上端,其两侧均枢接有摆动块5;摆动块5随着浮动块4在活动腔2a内的移动做0-90
°
之间的摆动。
[0038]
参考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39]
上述上模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模柄6、上模板7、上垫板8和上固定板9。
[0040]
上述下模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10、下垫板11和下固定板12。
[0041]
上述导向块2设置有位于活动腔2a上开口两侧的活动槽2b,常态下摆动块5配合在活动槽2b内,保持水平状态,即此时摆动块5与成型冲头1的夹角为90
°

[0042]
上述下模具还包括用于在下模本体上限位导向块2的侧挡板13。
[0043]
进一步地,上述下模本体(也即上述的下固定板12上)设置有安装槽12a;导向块2配合在安装槽12a内,侧挡板13嵌设在导向块2与安装槽12a的侧壁之间,起到定位的作用。
[0044]
上述弹性机构包括安装板14、活动板15、活动杆16和弹簧17;安装板14固定在机台上,与下模本体保持相对固定;活动板15设置在下模本体与安装板14之间;活动杆16的中部活动穿设于安装板14并与活动板15固定连接,其端部活动穿设于下模本体并与内顶块3固定连接;弹簧17套置在活动杆16上,并位于安装板14与活动板15之间。当内顶块3向下移动时,弹簧17将被活动板15压缩,从而积蓄弹性势能,并在内顶块3受到的压力解除时释放其
弹性势能使得内顶块3复位。
[0045]
参考图2所示,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折弯成型的工艺时,当上模具下压后,成型冲头1将压着零件18使其与内顶块3接触,并带动内顶块3向下移动,内顶块3带动其上的浮动块4,并使摆动块5逐渐向成型冲头1方向摆动,也即摆动块5逐渐与零件18表面接触,从而减少摆动块5在折弯过程中对零件18的磨损;当上模具撤销施加的压力后,弹性机构将使内顶块3带着零件18复位,同时摆动块5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内顶块3的两侧张开并脱离零件18表面,从而减少摆动块5这脱模过程中对零件18的磨损,最终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品质;再者,下模具是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脱模,可以避免人员操作取料时模具可能造成的伤人现象,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安全隐患。
[0046]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