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7979发布日期:2022-10-29 02:5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吸能盒是汽车保险杠系统中重要的吸能装置,安装在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作为一种低速安全保护系统而存在。
3.汽车吸能盒在铆合的过程中,现有的铆合装置结构较为单调,在压铸过程中操作工人只需将待铆合工件放置于铆合模具之间,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下铆合工件的轻微移位,为避免出现此现象,须操作工人手动进行扶持,较为耗费人力,给吸能盒的加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具备辅助限位、结构简单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架与传动机构,且固定机架位于传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固定机架侧视结构呈“l”型,且固定机架水平段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上压板,且上压板正对于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与减速箱,所述传动电机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且传动电机主体的下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基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的主体亦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上端外表面,减速箱基于传动电机的减速比为1:20,可有效的将传动电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低匀速转动,利于工人们对吸能盒员工件的放置操作。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架垂直段的下端焊接于基座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传动机构主体的下端外表面焊接于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另一侧,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机架水平段的下端,且上压板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于液压油缸的输出端,所述限位组件整体的下端分别焊接于传动机构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亦包括传动电机、减速箱、丝杆、限位滑槽、滑座、座板、限位滑块、主滑块、主滑槽、限位座,所述传动机构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节省了人力。
9.进一步的,所述滑座的下端外表面与基座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所述主滑槽与两个限位滑槽均由滑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且两个限位滑槽分别位于主滑槽的前后两侧,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减速箱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外表面焊接于主滑槽内壁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卡嵌于限位座的内壁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主滑块转动连接于丝杆的外壁,且主滑块于主滑槽的内壁滑动,四个所述限位滑块均由座板的下
端外表面开设且基于其中心矩形阵列,且四个限位滑块均分别与两个限位滑槽的结构相契合,所述座板基于四个限位滑块与两个限位滑槽滑动连接于滑座的上端外表面,主滑块为配套于丝杆外壁的附属滑块,结合丝杆可实现对座板往复运动。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第一调节螺杆、基板、第一限位杆、第二调节螺杆、滑板、第二限位杆与固定底板,且限位板、第一调节螺杆、基板、第一限位杆、第二调节螺杆、滑板、第二限位杆与固定底板均基于座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限位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间接的保障了工件的加工误差。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座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下端卡嵌于固定底板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与之转动连接,且第二限位杆的下端焊接于固定底板上端外表面的另一侧,所述滑板两侧的上下端分别由第二调节螺杆、第二限位杆贯穿且与之分别螺纹连接、滑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基于滑板相互垂直,且基板的下端焊接于滑板上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卡嵌于限位板后端外表面的中心且与之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分别焊接于限位板后端外表面的两侧,所述基板的前后端均由第一调节螺杆与两个第一限位杆贯穿且与之分别螺纹连接、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与基板的结构相契合,两个限位板的相对侧粗糙处理,以提高限位板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固件限位的稳固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传动机构,须对吸能盒上下工件铆合加工时,先将待铆合工件叠加式放置于座板的上端,并通过限位组件将工件限位夹持,待工件固定完毕后,操作工人控制启动传动电机,传动电机输出至减速箱,经减速箱减速处理后带动丝杆低匀速转动,随着丝杆的转动,主滑块遂基于丝杆于主滑槽的内壁往复滑动,随着主滑块的滑动带动座板分别基于两组限位滑槽与限位滑块往复滑动,待工件正对于上压板的下端后,停止传动电机的转动,即可进行对工件的铆合,减速箱基于传动电机的减速比为1:20,可有效的将传动电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低匀速转动,利于工人们对吸能盒员工件的放置操作,主滑块为配套于丝杆外壁的附属滑块,结合丝杆可实现对座板往复运动,所述传动机构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节省了人力;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限位组件,在对工件铆合之前,须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在对工件限位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将待铆合工件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工件优先放置于座板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处,而后正对于待加工工件的不同高度,操作工人进行旋动第二调节螺杆,随着第二调节螺杆的旋动滑板通过第二调节螺杆基于第二限位杆上下滑动,即实现对限位板高度的调节,待两个限位板的高度适合后,分别旋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杆,相对的,随着两个第一调节螺杆的旋动两个限位板分别基于两组第一限位杆相对滑动,直至两个限位板均贴合于待加工工件的两侧即可,即实现对工件的限位夹持,两个限位板的相对侧粗糙处理,以提高限位板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固件限位的稳固性,所述限位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间接的保障了工件的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解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结构的第二视图。
24.附图标记为:1、基座;2、固定机架;3、液压油缸;4、上压板;5、传动机构;6、限位组件;501、传动电机;502、减速箱;503、丝杆;504、限位滑槽;505、滑座;506、座板;507、限位滑块;508、主滑块;509、主滑槽;510、限位座;601、限位板;602、第一调节螺杆;603、基板;604、第一限位杆;605、第二调节螺杆;606、滑板;607、第二限位杆;608、固定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吸能盒铆合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架2与传动机构5,且固定机架2位于传动机构5的一侧,固定机架2侧视结构呈“l”型,且固定机架2水平段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油缸3,液压油缸3的输出端设置有上压板4,且上压板4正对于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组件6,固定机架2垂直段的下端焊接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传动机构5主体的下端外表面焊接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另一侧,液压油缸3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机架2水平段的下端,且上压板4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于液压油缸3的输出端,限位组件6整体的下端分别焊接于传动机构5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侧。
27.如图1、2与3所示的传动机构5,实施方式具体为:传动电机501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且传动电机501主体的下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基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减速箱502的主体亦固定连接于基座1的上端外表面,滑座505的下端外表面与基座1的上端外表面焊接,主滑槽509与两个限位滑槽504均由滑座505的上端外表面开设,且两个限位滑槽504分别位于主滑槽509的前后两侧,传动电机501的输出端与减速箱50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减速箱502的输出端与丝杆503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座510的下端外表面焊接于主滑槽509内壁的一侧,丝杆503的另一端卡嵌于限位座510的内壁且与之转动连接,主滑块508
转动连接于丝杆503的外壁,且主滑块508于主滑槽509的内壁滑动,四个限位滑块507均由座板506的下端外表面开设且基于其中心矩形阵列,且四个限位滑块507均分别与两个限位滑槽504的结构相契合,座板506基于四个限位滑块507与两个限位滑槽504滑动连接于滑座505的上端外表面。
28.如图1、3、4与5所示的限位组件6,实施方式具体为:固定底板608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座板506的上端外表面,第二调节螺杆605的下端卡嵌于固定底板608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与之转动连接,且第二限位杆607的下端焊接于固定底板608上端外表面的另一侧,滑板606两侧的上下端分别由第二调节螺杆605、第二限位杆607贯穿且与之分别螺纹连接、滑动连接,基板603基于滑板606相互垂直,且基板603的下端焊接于滑板606上端外表面的一侧,第一调节螺杆602的一端卡嵌于限位板601后端外表面的中心且与之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限位杆604的一端分别焊接于限位板601后端外表面的两侧,基板603的前后端均由第一调节螺杆602与两个第一限位杆604贯穿且与之分别螺纹连接、滑动连接,限位板601与基板603的结构相契合。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2与3,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5,须对吸能盒上下工件铆合加工时,先将待铆合工件叠加式放置于座板506的上端,并通过限位组件6将工件限位夹持,待工件固定完毕后,操作工人控制启动传动电机501,传动电机501输出至减速箱502,经减速箱502减速处理后带动丝杆503低匀速转动,随着丝杆503的转动,主滑块508遂基于丝杆503于主滑槽509的内壁往复滑动,随着主滑块508的滑动带动座板506分别基于两组限位滑槽504与限位滑块507往复滑动,待工件正对于上压板4的下端后,停止传动电机501的转动,即可进行对工件的铆合,减速箱502基于传动电机501的减速比为1:20,可有效的将传动电机501的高速转动转换为低匀速转动,利于工人们对吸能盒员工件的放置操作,主滑块508为配套于丝杆503外壁的附属滑块,结合丝杆503可实现对座板506往复运动,传动机构5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节省了人力;
31.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3、4与5,通过设有限位组件6,在对工件铆合之前,须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在对工件限位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将待铆合工件放置于两个限位板601之间,工件优先放置于座板506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处,而后正对于待加工工件的不同高度,操作工人进行旋动第二调节螺杆605,随着第二调节螺杆605的旋动滑板606通过第二调节螺杆605基于第二限位杆607上下滑动,即实现对限位板601高度的调节,待两个限位板601的高度适合后,分别旋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杆602,相对的,随着两个第一调节螺杆602的旋动两个限位板601分别基于两组第一限位杆604相对滑动,直至两个限位板601均贴合于待加工工件的两侧即可,即实现对工件的限位夹持,两个限位板601的相对侧粗糙处理,以提高限位板601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固件限位的稳固性,限位组件6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间接的保障了工件的加工误差。
3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