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5717发布日期:2023-02-21 19:2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锻造加工是生产轴承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加工环节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在锻造扩孔工序中,锻件尺寸是通过人工观察扩孔机信号辊来检测的,当操作工看到信号轮转动时,说明锻件尺寸合格,人工启动自动卸料装置卸掉锻件,因轴承锻造是批量生产,产量高,为了节省时间,有时操作者会根据经验来判断锻件扩孔尺寸,并没有看到扩孔机信号轮的转动,这样就会出现误判,由于传统的锻造设备通常未配备对应的扩孔防错装置,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误差,若锻件尺寸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解决了由于传统的锻造设备通常未配备对应的扩孔防错装置,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误差,若锻件尺寸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表面相互卡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工作台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与撞针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撞针的底端与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相互搭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卡接有压辊,所述压辊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与支架的内壁相互卡接,所述压辊卡接在棘轮的内壁,所述棘轮外啮合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上表面与支架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机相耦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均呈十字形,所述压辊外套设有套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四个第二滑槽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二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四个第二滑块的一侧与同一个支架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卡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对应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辊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警报灯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警报灯与同一个压力传感器相耦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刹车轮的顶端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扶手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扶手外均套设有防护套。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通过设置棘轮、压辊、撞针和电动推杆,当套圈达到指定要求后,第一滑块下方的撞针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持续向下移动,最终与压力传感器接触,随后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第一电机进行控制,使得第一电机反向带动压辊转动,进而使得棘轮被棘爪卡住,使得压辊将停止转动,方便了该防错装置可对加工过程中的套圈进行防错处理,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大降低,避免了因套圈尺寸较小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6.2、该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滑块、支架和第二滑槽,在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滑块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也将开始带动支架移动,同时,支架上方的第二滑块将在工作台上方的第二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一电机在带动压辊转动同时也跟随压辊进行位置调节,方便了在压辊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对第一电机进行调节,使得第一电机始终为压辊提高动力,从而提高了第一电机的灵活性,同时方便了对第一电机进行导向和限位。
17.3、该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通过设置刹车轮、扶手和工作台,操作人员可通过扶手对工作台进行推动,当工作台受到推动后,工作台下方的刹车轮将开始转动,使得刹车轮带动工作台进行一端,因刹车轮自带锁死功能,使得刹车轮可对工作台进行限位,方便了通过刹车轮对该防错装置进行推动,使得该防错装置可根据工作需求快速更换工作场所,从而提高了该防错装置的适用性,同时,扶手上方的防护套可对操作人员的手掌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块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工作台、2第一滑块、3撞针、4第一滑槽、5压力传感器、6压辊、7第一电机、8支架、9第二滑块、10第二滑槽、11棘轮、12棘爪、13第二电机、14传动组件、15支撑辊、16电动推杆、17刹车轮、18扶手、19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锻造扩孔防错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内壁与第一滑块2的表面相互卡接,第一滑块2的上表面与电动推
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6的顶端与工作台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壁与第一滑块2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槽4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第一滑块2的下表面与撞针3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块2,使得第一滑块2带动压辊6在工作台1内部活动的同时,第一滑块2不仅可对压辊6进行导向,也可对压辊6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滑块2的灵活性得以提高,撞针3的底端与压力传感器5的上表面相互搭接,第一滑块2的内壁卡接有压辊6,压辊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电机7的表面与支架8的内壁相互卡接,压辊6卡接在棘轮11的内壁,棘轮11外啮合有棘爪12,棘爪12的上表面与支架8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5与第一电机7相耦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5和棘轮11,当压力传感器5受到挤压后将对第一电机7进行驱动,使得棘轮11反向转动并对压辊6进行限制,方便了该防错装置可对加工过程中的套圈进行防错处理,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大降低,避免了因套圈尺寸较小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4和第一滑块2均呈十字形,压辊6外套设有套圈,工作台1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10,四个第二滑槽10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二滑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四个第二滑块9的一侧与同一个支架8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滑块9,方便了在压辊6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对第一电机7进行调节,使得第一电机7始终为压辊6提高动力,从而提高了第一电机7的灵活性,同时方便了对第一电机7进行导向和限位,工作台1的内壁卡接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14对应的一侧传动连接,传动组件14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辊15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传动组件14,方便了为两个支撑辊15同时提高动力,从而提高了该防错装置的工作效率。
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警报灯19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警报灯19与同一个压力传感器5相耦合,通过设置警报灯19,方便了在棘轮11对压辊6进行限制的同时为操作人员提供警报,从而提高了该防错装置的适用性,工作台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刹车轮17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刹车轮17,方便了通过刹车轮17对该防错装置进行推动,使得该防错装置可根据工作需求快速更换工作场所,从而提高了该防错装置的适用性,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扶手18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扶手18外均套设有防护套,通过设置扶手18,方便了对工作台1进行推动的同时,扶手18上方的防护套可对操作人员的手掌进行保护。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使用前,操作人员可通过扶手18对工作台1进行推动,当工作台1受到推动后,工作台1下方的刹车轮17将开始转动,使得刹车轮17带动工作台1进行一端,因刹车轮17自带锁死功能,使得刹车轮17可对工作台1进行限位;
29.s2、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启动电动推杆16对第一滑块2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滑块2在工作台1内部的第一滑槽4内活动,并带动压辊6以及上方的套圈向两个支撑辊15靠拢,接着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7带动压辊6转动,同时,第二电机13将通过传动组件14带动两个支撑辊15转动,使得两个支撑辊15和压辊6对套圈进行扩孔处理,当套圈达到指定要求后,第一滑块2下方的撞针3在电动推杆16的带动下持续向下移动,最终与压力传感器5接触,随后通过压力传感器5对第一电机7进行控制,使得第一电机7反向带动压辊6转动,进而使得棘轮11被棘爪12卡住,使得压辊6将停止转动;
30.s3、在电动推杆16带动第一滑块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7也将开始带动支架8移动,同时,支架8上方的第二滑块9将在工作台1上方的第二滑槽10内移动,使得第一电机7在带动压辊6转动同时也跟随压辊6进行位置调节。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