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7856发布日期:2023-02-04 01: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打弯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打弯机。


背景技术:

2.钢丝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丝、镀层处理、收线打包和成品检验入库等工序,其中在收线打包工序中,经镀层处理后的钢丝通过钢丝收线器缠绕在工字轮上,缠绕在每个工字轮上的钢丝卷通常长度均相同,现有技术通常在钢丝拉丝后,生产的钢丝达到规定的长度后,在钢丝镀层之前将生产设备停机,人工对钢丝进行打弯处理形成一个标记,在钢丝镀层处理之后在钢丝打弯处将钢丝剪断,以保证缠绕在工字轮上的钢丝卷长度相同。然而采用人工打弯钢丝,需将钢丝生产设备停机,无法在打弯钢丝的同时继续工作,在钢丝打弯处理完成后需再次启动钢丝生产设备,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3.公开号为cn2111009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弯机,该打弯机解决了人工打弯钢筋或者钢条费时费力的问题,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压头和压块能加工多种特殊形状的弯折,而且加工精度高,相比于人工打弯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该打弯机无法在钢丝生产传输的同时实现对钢丝的打弯处理,其仍需人工操作才可完成对钢丝的打弯处理,无法实现打弯机对钢丝绳的自动打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打弯机无法在钢丝生产传输的同时对钢丝进行打弯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打弯机,该打弯机无需人工操作,在钢丝生产传输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钢丝自动打弯,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打弯机,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对称设有u形支架,两个所述u形支架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有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打弯机构,打弯机构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所述传动壳体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和两个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所述传动壳体的后侧板上固定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转轴穿过减速箱连接有转盘,转盘的边缘处开设有豁口,所述减速机上设有l形板,l形板上设置有正对所述豁口的光电开关,其中打弯机构通过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的开合实现对钢丝的打弯处理,控制台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光电开关相连接,plc控制器还与拉丝机的计米器相连接。
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u形支架内均对称设置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立板,所述导向杆的两端端部均与立板侧壁固定连接,连接轴用于安装立板,从而对导向杆的两端进行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靠近传动壳体的一端套设有固定板,所述传动壳体靠近固
定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板;其中一个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与立板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头,限位组件对传动壳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的后侧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l形块,l形块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套设有压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限位轮,限位轮位于生产传输钢丝的上方,对钢丝起到限位的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和减速机的转轴,所述传动壳体的后侧板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减速机的转轴伸入传动壳体内、且与两个第一轴承过盈配合,所述减速机的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均包括两个第二轴承、传动轴和从动齿轮,所述传动壳体的后侧板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的放置槽,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均固定安装在放置槽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轴承过盈配合、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减速机的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两个转动机构转动,从而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使两个转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条形板,两个所述条形板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均包括滑板,所述滑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螺栓。
12.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偏心轮、上压板和鱼眼轴承,所述第二偏心轮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过盈配合,所述上压板固定设置在滑板的外侧,所述鱼眼轴承的一端与固定螺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偏心轮的偏心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偏心轮、下压板和鱼眼轴承,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过盈配合,下压板固定设置在滑板的外侧,所述鱼眼轴承的一端与固定螺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偏心轮的偏心轴转动连接,当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时,在鱼眼轴承和固定螺栓的作用,以便第一偏心轮通过滑板带动下压板向上运动、第二偏心轮通过滑板带动上压板向下运动。
13.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打弯机构的u形支架一侧设置有t形板,所述t形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下滑轮,所述t形板的内侧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两端对称设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上滑轮,上滑轮位于所述下滑轮的正上方;远离所述打弯机构的u形支架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拉丝处理后的钢丝经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穿过,以保证拉丝处理后的钢丝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穿过。
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两个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轨道,轨道截面呈“u”字形结构,轨道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轨道两端底部均设有接近开关组件,所述接近开关组件包括与轨道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的端部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接近开关,其中接近开关组件对传动壳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打弯处理的钢丝一直带动传动壳体在导向杆上滑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拉丝机的计米器计算传输钢丝的长度,当达到设定值,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工作,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两个转动机构转动,从而分别使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进而带动上压板向下运动、下压板向上运动,通过上压板和下压板的闭合实现对钢丝的自动打弯,无需人工对钢丝进行打弯处理,在钢丝生产传输的过程中即完成对钢丝的打弯处理,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7.本实用新型的打弯机构在对钢丝进行打弯处理的过程中,上压板与下压板闭合的同时,钢丝带动传动壳体和打弯机构在导向杆上滑动,从而使缓冲弹簧压缩;在上压板和下压板张开后,缓冲弹簧使传动壳体和打弯机构向着相反的方向在导向杆上滑动,使传动壳体恢复到初始位置,其中限位组件对传动壳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弯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弯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弯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四;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11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9.附图中标号为:1为控制台,2为u形支架,201为连接轴,3为立板,4为导向杆,401为缓冲弹簧,5为固定板,6为轨道,601为传送带,7为安装板,8为传动壳体,801为限位板,9为条形板,10为滑板,1001为滑块,11为下压板,12为上压板,13为减速机,14为导向块,15为l形板,16为光电开关,17为转盘,18为豁口,19为l形块,1901为支撑杆,1902为安装座,1903为限位轮,20为滑轨,21为第一偏心轮,22为第二偏心轮,23为鱼眼轴承,24为连接件,25为导向轮,26为固定杆,27为连接杆,28为橡胶头,29为t形板,30为固定块,31为调节块,3101为调节螺栓,32为上滑轮,33为下滑轮,34为接近开关,3401为底板,3402为延伸板,35为主动齿轮,36为第一轴承,37为从动齿轮,38为传动轴,39为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如图1~图11所示,一种自动打弯机,包括控制台1,控制台1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台1上对称设有u形支架2,两个所述u形支架2之间设有两个导向杆4,两个导向杆4水平设置、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导向杆4上均套设有缓冲弹簧401;所述导向杆4滑动连接有传动壳体8,传动壳体8内部为中空的结构,所述传动壳体8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设置有打弯机构,打弯机构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所述传动壳体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和两个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机构
分别传动连接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所述传动壳体8的后侧板上固定设置有减速机13,所述减速机13的转轴的一端穿过减速箱连接有圆形转盘17,转盘17的边缘处开设有豁口18,所述减速机13上设有l形板15,l形板15上设置有正对所述豁口18的光电开关16,光电开关16与控制台1内的plc控制器相连接,其中plc控制器还与拉丝机的计米器和减速机13相连接,根据钢丝需缠绕在工字轮上的长度,设置计米器检测钢丝长度的设定值,当计米器达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13启动,从而使驱动机构带动两个转动机构转动,进而实现上压板组件与下压板组件之间的闭合,实现对钢丝的自动打弯处理;其中当转盘17的豁口18再次转动至光电开关16时,光电开关16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13停止,即完成本装置对钢丝的自动打弯处理。
32.两个所述u形支架2内均对称设置有连接轴201,连接轴201通过螺栓与u形支架2固接,两个所述连接轴201上固定套设有立板3,立板3对导向杆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两个所述导向杆4的两端端部均与立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轴201上安装立板3,从而便于对两个导向杆4的两端进行固定。
33.所述导向杆4靠近传动壳体8的一端套设有固定板5,所述传动壳体8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板801;其中一个所述立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组件,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数量为两个,限位组件包括与立板3固定连接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的一端穿过固定板5连接有连接杆27,其中连接杆27通过螺栓与固定板5固接,连接杆27与固定杆2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7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头28,橡胶头28正对限位板801、且与限位板801相接触,限位组件对传动壳体8起到限位的作用,在传动壳体8在缓冲弹簧401的作用恢复初始位置时,限位组件在限位板801的作用下,对传动壳体8起到阻挡的作用。
34.所述传动壳体8的后侧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14,本实施例中传动壳体8的后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14,每个导向块14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杆4相匹配的通孔,导向块14通过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上、且与导向杆4滑动连接,通过导向块14可带动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滑动,进而带动减速机13和安装板7上的打弯机构运动;所述传动壳体8的一侧设置有l形块19,l形块19通过螺栓与传动壳体8相连接,l形块19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杆1901,两个所述支撑杆1901上均套设有压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902,安装座1902的截面呈倒“u”字形结构,所述安装座1902内设有与安装座1902转动连接的限位轮1903,限位轮1903包括与安装座1902两侧转动连接的限位转轴,在钢丝传输的过程中,限位轮1903位于钢丝的上方,对钢丝起到限位的作用。
3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轴承36和减速机13的转轴,所述传动壳体8的后侧板和安装板7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36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对称开设,两个所述第一轴承36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减速机13的转轴伸入传动壳体8内、且与两个第一轴承36过盈配合,所述减速机23的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35,减速机23启动,减速机23的转轴带动主动齿轮35和转盘17进行转动。
36.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均包括两个第二轴承39、传动轴38和从动齿轮37,其中两个转动机构分别位于驱动机构的正上方和正下方,所述传动壳体8的后侧板和安装板7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39的放置槽,两个所述第二轴承39均固定安装在放置槽内,所述传动轴3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轴承39过盈配合、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轴承39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7固定套设在传动轴38上、且与主动齿轮35啮合连接,减速机13的转轴带
动主动齿轮35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齿轮35与从动齿轮37的啮合,带动两个转动机构转动,从而在第二轴承39的作用下,使两个转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转动,其中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的一侧安装有中心轴、另一侧安装有偏心轴。
37.所述安装板7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条形板9,条形板9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条形板9上均设置有滑轨20;所述上压板组件和下压板组件均包括滑板10,所述滑板10靠近安装板7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与滑轨20相匹配的滑块1001,滑块1001与滑轨20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0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螺栓,其中上压板组件的滑板10与下压板组件的滑板10相对设置。
38.所述上压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偏心轮22、上压板12和鱼眼轴承23,所述第二偏心轮22的中心轴与其中一个转动机构的第二轴承39过盈配合,上压板12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压板1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滑板10的外侧,所述鱼眼轴承23的一端与固定螺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偏心轮22的偏心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偏心轮21、下压板11和鱼眼轴承23,所述第一偏心轮21的中心轴与另一个转动机构的第二轴承39过盈配合,下压板1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凸起,其中上压板12的下部两端与下压板11的上部两端相匹配,下压板1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滑板10的外侧,所述鱼眼轴承23的一端与固定螺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偏心轮21的偏心轴转动连接,其中鱼眼轴承23包括两个鱼眼轴承组件,两个鱼眼轴承组件螺纹连接。第二偏心轮22转动,第二偏心轮22的偏心轴通过鱼眼轴承23带动上压板组件的滑板10向下滑动,从而滑板10带动上压板12向下运动;第一偏心轮21转动,第一偏心轮21的偏心轴通过鱼眼轴承23带动下压板组件的滑板10向上滑动,从而滑板10带动下压板11向上运动;当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均转动至半圈时,上压板12与下压板11闭合,从而实现对钢丝的自动打弯处理。
39.靠近所述打弯机构的u形支架2一侧设置有t形板29,所述t形板29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下滑轮33,下滑轮33还包括与t形板29固接的固定轴,所述t形板29的内侧设有调节块31,所述调节块31的两端对称设有调节螺栓3101,两个所述调节螺栓310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30,所述固定块30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上滑轮32,上滑轮32还包括与固定块30固接的固定轴,上滑轮30位于所述下滑轮33的正上方;远离所述打弯机构的u形支架2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导向轮25还包括与u形支架2固定连接的固定轴,拉丝处理后的钢丝经上滑轮32和下滑轮33之间穿过,以保证拉丝处理后的钢丝于上压板12和下压板11之间穿过。
40.所述传动壳体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件24,两个所述立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轨道6,轨道6截面呈“u”字形结构,轨道6内设置有传送带601,传送带60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中减速机13、光电开关16和接近开关34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导线以及电源线均从传送带601中穿过,对导线和电源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在传动壳体8移动时,导线和电源线发生缠绕或者磨损,所述传送带601的一端与连接件24相连接,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滑动时,可带动传送带601在轨道66内运动;所述轨道6两端底部均设有接近开关组件,所述接近开关组件包括与轨道6固定连接的底板3401,所述底板3401的端部设置有延伸板3402,所述延伸板3402远离底板3401的一端设置有接近开关34,接近开关34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其中接近开关34对传动壳体8的运动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当接近开关34检测到传动壳体8时,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使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停止,防止钢丝带动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一直滑动。
41.使用时,钢丝拉丝处理后,继续向前传输穿过上滑轮32和下滑轮33,使其位于上压板11与下压板12之间,同时位于限位轮1903和导向轮25的下方。在钢丝经过拉丝机拉丝处理时,拉丝机的计米器计算传输钢丝的长度,当达到设定值时,计米器将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13启动,减速机13的转轴带动转盘17和主动齿轮35转动,主动齿轮35带动两个转动机构的从动齿轮37转动,从而从动齿轮37带动传动轴38转动,两个传动轴38的端部带动位于安装板7上的第二轴承39内圈转动,从而在第二轴承39的作用下,两个传动轴38分别带动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转动。其中第二偏心轮22在鱼眼轴承23的作用下带动上压板组件的滑板10向下滑动,滑块1001在滑轨20上向下滑动,从而滑板10带动上压板12向下运动;第一偏心轮21在鱼眼轴承23的作用下带动下压板组件的滑板10向上滑动,滑块1001在滑轨20上向上滑动,从而滑板10带动下压板11向上运动,当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均转至半圈时,上压板12与下压板11闭合,进而实现对钢丝的打弯处理。当上压板12与下压板11闭合打弯钢丝的过程中,正在传输的钢丝带动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滑动,即导向块14在导向杆4向右滑动。
42.在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继续转动,第一偏心轮21和第二偏心轮22转动的同时带动上压板12向上运动、下压板11向下运动,当转盘17上的豁口18转动至光电开关16处时,光电开关16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减速机13停止工作,上压板12和下压板11恢复至初始位置,其中传动壳体8在缓冲弹簧401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即导向块14带动传动壳体8在导向杆4上向左滑动,使传动壳体8恢复到初始位置,限位组件对传动壳体8起到限位的作用,当限位板801与橡胶头28相接触时,传动壳体8停止向左运动。钢丝在经过打弯处理后,继续往后续工序传输进行镀层处理和收线打包,当钢丝生产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在钢丝打弯处将钢丝剪短,以保证缠绕在工字轮上的钢丝长度相同。后续钢丝打弯处理均与上述操作相同。
43.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