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2745发布日期:2023-04-21 02: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属于钢丝处理。


背景技术:

1、钢丝生产关键工序是拉丝工段,拉丝是通过模具将钢丝由粗规格拉拔为细规格,拉拔状态为干式拉拔,通过钢丝表面涂层及经过拉丝粉盒携带拉丝粉进行润滑,拉丝过程中钢丝在模具内发生形变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积聚无法及时消除就会影响钢丝内部组织结构的转化,进而影响钢丝机械性能,甚至出现伤丝断丝等情况。所以如何提高拉拔过程中的顺畅度,消除钢丝在模盒中形变产生的大量热量,成为提高拉拔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2、传统拉拔冷却系统采用模盒水冷结构,冷却水流入模盒内,水流对模盒内拉丝模冷却,避免模盒内拉丝模表面升温,进而消除拉拔过程钢丝与模具作用集聚的热量。但是,目前模盒水冷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冷却水流不稳定,模盒内易进入拉丝粉等杂物造成管路堵塞,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保证了水流的稳定性,去除了冷却水中的杂质,提高了冷却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模盒,模盒一端与冷却水塔输入端连接,冷却水塔输出端依次设置过滤装置和水软化装置,水软化装置输出端设置水箱,水箱输出端设置水泵,水泵输出端连接模盒另一端,模盒、冷却水塔、过滤装置、水软化装置、水箱和水泵通过水路连接;冷却水塔与过滤装置之间设置自来水补水装置,水箱上设置纯净水补水装置,水路上设置控制装置。

3、所述的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罐和/或活性炭过滤罐。

4、所述的水软化装置为钠离子交换器。

5、所述的模盒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6、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装置和第二水位控制装置,自来水补水装置与第一水位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纯净水补水装置与第二水位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7、所述的第一水位控制装置包括置于冷却水塔中的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一补水控制电箱。

8、所述的第二水位控制装置包括置于水箱中的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二补水控制电箱。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水塔、过滤装置、水软化装置、水箱、自来水补水装置及纯净水补水装置,保证了水流的稳定性,去除了冷却水中的杂质,提高了冷却效果。

11、(2)模盒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水流确保冷却效果,保证钢丝的高速拉拔的质量。

12、(3)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装置和第二水位控制装置,自来水补水装置与第一水位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纯净水补水装置与第二水位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水位控制装置控制自来水的补给,第二水位控制装置控制纯净水的补给。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盒(2),模盒(2)一端与冷却水塔(3)输入端连接,冷却水塔(3)输出端依次设置过滤装置和水软化装置,水软化装置输出端设置水箱(11),水箱(11)输出端设置水泵(12),水泵(12)输出端连接模盒(2)另一端,模盒(2)、冷却水塔(3)、过滤装置、水软化装置、水箱(11)和水泵(12)通过水路连接;冷却水塔(3)与过滤装置之间设置自来水补水装置(4),水箱(11)上设置纯净水补水装置(10),水路上设置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罐(8)和/或活性炭过滤罐(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软化装置为钠离子交换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模盒(2)内设置压力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装置(5)和第二水位控制装置(9),自来水补水装置(4)与第一水位控制装置(5)电性连接,纯净水补水装置(10)与第二水位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水位控制装置(5)包括置于冷却水塔(3)中的第一水位传感器(51),第一水位传感器(51)电性连接第一补水控制电箱(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水位控制装置(9)包括置于水箱(11)中的第二水位传感器(91),第二水位传感器(91)电性连接第二补水控制电箱(9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高速拉拔用水冷却循环系统,属于钢丝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模盒,模盒一端与冷却水塔输入端连接,冷却水塔输出端依次设置过滤装置和水软化装置,水软化装置输出端设置水箱,水箱输出端设置水泵,水泵输出端连接模盒另一端,模盒、冷却水塔、过滤装置、水软化装置、水箱和水泵通过水路连接;冷却水塔与过滤装置之间设置自来水补水装置,水箱上设置纯净水补水装置,水路上设置控制装置。本技术保证了水流的稳定性,去除了冷却水中的杂质,提高了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金,徐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创大钢丝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